[名人自傳範例] 鄧曉華 克拉法則雕琢璀璨履歷

重量愈重、克拉數愈高的鑽石,價值相對珍貴。台灣通用磨坊總裁鄧曉華認為,職場亦然,愈有實力的工作者,前途愈無量,「而年輕人就如未經雕琢的鑽石,履歷表是他們向雇主介紹自己,將來價值多少克拉數的潛力報告書。」

鄧曉華本身就是顆在職場發光的美鑽。她是旗下擁有哈根達斯(Haagen-Dazs)、灣仔碼頭、綠巨人等世界知名食品品牌集團通用磨坊(General Mills),台灣區首位本土籍人才出任的總裁。

鄧曉華大學考上台大外文系,雖非從小立定的志向就讀商學院,她仍激勵自己:「實現理想不見得需要限制形式,工作是完成理想的媒介。即使就讀、從事的非心中的第一志願,並不代表將來不能在別處發揮夢想。」

鄧曉華大學畢業後,不急於找工作,而是買了張機票,當起背包客,飛往歐洲自助旅行一個半月,從深度旅行中,細細品味文化藝術,也體驗了不同的文化衝擊。

腳踏實地 從基層開始歷練

回到台灣,抱持凡事需腳踏實地、從基層做起的態度,鄧曉華不以「薪資」作為找工作的標準。當她發現報紙上國際青年商會「執行秘書」的徵才資訊,雖然只有薄薪1.8萬元,甚至不及當時的家教收入,她仍決定一試。

這兩年的工作經驗,鄧曉華確定一輩子職涯方向。她說,青商會每月舉辦許多活動,走訪不同國家、拜訪當地政要,常接觸到多元種族和不同文化的人,她從中學會待人處世的技巧,更徹底打開國際觀,確認自己的未來:「要當個走到鄉間,聆聽各種故事,並適時幫助別人的工作者。」

媒體的工作性質,和她的志趣最為吻合,因此,她決定赴美就讀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新聞與公共關係研究所,累積相關知識。不過,拿到碩士班畢業證書後,鄧曉華又走了一回人生岔路。她飛到夏威夷的飯店應徵三個月的短期工讀,負責飯店行銷公關,嘗試不同型態的工作體驗。

機會總是出奇不易地報到。回國前,某位正在尋求團隊夥伴的企業行銷主管,從留學生資訊中發現她的亮眼資歷,雙方深談後雖未成功,但個性積極的鄧曉華緊抓機會,請教那位主管自己的特質和背景,適合到哪些公司求職,較有勝算。

她針對建議,主動出擊向P&G遞履歷,成功獲得品牌副理機會。在P&G她以平均「兩年」速度輪調新職務和職位,曾歷練品牌副理、經理、大中華行銷總監等,期間也被外派至日本和中國。

自我經營 生活中累積經驗

鄧曉華後來轉任嬌生集團亞太區經銷總監,負責開拓青少年清潔用品市場,因為用心傾聽青少年消費者心聲,有亮麗表現。直到以食品為主的通用磨坊,產業性質雖迥於先為前日用品的經驗,她認為:「道理共通,食品業相當重視食用安全,對人的關注更不能馬虎。」

面對職場,她認為,求職者平時即需用心經營自己,累積豐富生活經驗,寫履歷表時,才擁有足夠素材向雇主證明自己潛力。

「履,是鞋子;歷,則是經歷。履歷表要真正走過、經歷才會寫得好。」 她以自己為例建議職場新手,撰寫履歷表時,須掌握「克拉(CARAT)法則」,才有機會脫穎而出。

在描述個人過去經歷時,除了要詳實描述每項豐功偉業的(Context)、執行方案(Action)和最後成果(Result);還得詳述自己經歷事件後的反思(After thought)。例如,社會新鮮人可寫出社團和社區服務活動經驗中,所學到的和需補足處。

竭力助人 實現目標不懈怠

鄧曉華認為:「有成果,也要有反省,不斷自問若再執行一次,如何規劃會更完滿?如此,能令人感覺到,此鑽石可費心雕琢。」隨時反躬自省,時時督促自己,不能懈怠向前邁進腳步,也是她的工作態度。

始終心懷初入職場時「竭力助人」的初衷,她藉由工作上的各種活動,完成理想。築夢不限形式。

例如,她負責歐雷時,和夥伴跳脫產品導向的行銷思維,提出「六分鐘護一生」的公益活動。

從一塊璞石,鄧曉華透過人生中每一個工作,用心磨練自己,在職場上發亮。她建議社會新鮮人,不妨為自己設定一個人生目標,懷抱熱情,尋找和此有所聯結的工作目標,專業累積才會快,成就感也高。「關鍵是你想成為何種人?」然後不斷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