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家了
從小,阿澤就是個被貼滿標籤的小孩。
「不會讀書」、「坐不住」、「愛做白日夢」,這些標籤在他的人生開場白裡像滾燙的鐵條一樣,狠狠地燙進了他的皮膚。別人家的小孩拿著獎狀回家,他帶回來的只有被紅筆劃滿的考卷和老師的嘆氣。媽媽常說他是迷路的魚,明明生活在水裡,卻不知道該怎麼游。
但阿澤從來不信命,他相信自己只是還沒找到海洋。
他的世界裡有一扇窗,是他畫的。他會拿起蠟筆在牆上、桌子上、甚至哥哥的作業簿上塗鴉。他畫海、畫火箭、畫會說話的鯊魚。他的鯊魚還有自己的名字,叫「肚肚」,因為牠總是餓。媽媽氣得要命,但最後還是留下了那些畫,貼在冰箱上。
直到有一天,學校來了一個代課老師。
那是一個穿著長裙、帶著香草味道的女老師。她沒有像其他人那樣一看到阿澤的成績就搖頭,而是蹲下來看他桌子上的畫。「這是你畫的?」她問。
「嗯……」
「這鯊魚會說話嗎?」
「會啊,牠肚子很餓,想吃起司蛋糕。」
那天以後,她每次上課都會讓阿澤畫一張「今天的鯊魚小劇場」。全班都愛看,有的還開始跟著畫。她還幫阿澤報名了學校的繪畫比賽,結果——他得了第二名。第一次站在頒獎台上時,他緊張得發抖,但手裡那張證書像陽光一樣,暖得他眼淚差點掉下來。
從那天起,他開始相信,也許他不是迷路的魚,而是另一種動物,只是大家搞錯了。
他開始努力學習別人怎麼用文字說故事,他的語文成績雖然沒有飛躍成長,但老師說他寫得像在拍電影。高中時,他參加了一個學生短片比賽,拍了一部叫《肚肚的夏天》的動畫。畫風簡單,劇情荒唐,但有一段,觀眾全部笑了。那是一隻鯊魚在沙灘上穿比基尼跳舞,還大喊:「我要吃起司蛋糕!」評審笑到不行,結果他得了人氣獎。
就在所有人都覺得他可能會走藝術這條路時,他卻選了建築系。
沒人懂他的選擇,連媽媽也困惑。但他說:「我想幫大家蓋可以裝得下夢的房子。」
大學四年,他不是最頂尖的學生,卻是最認真又最特別的那一個。別人交模型,他交一座會旋轉的鯊魚公園,還附上肚肚的故事。他在畢業展時放了一本繪本在模型旁邊,那是《肚肚的家》。一個迷路的鯊魚,找到了牠的海洋。
後來他真的成為了一個建築師。
不過他沒去那些大公司,而是跑去一間社區工作室,每天幫老人家、單親媽媽和街頭藝人設計小房子。他的設計有一個特色,就是窗戶一定很大,牆壁總會留一面空白,讓人自由塗鴉。他說:「如果當年沒有人讓我塗鴉,我可能也不會走到今天。」
阿澤的故事被一個網路雜誌寫出來,有人說他是建築界的童話師。那張鯊魚穿比基尼的畫作後來也變成了他品牌的標誌,名叫「肚肚設計」。
有人問他:「你有想過放棄嗎?」
他笑笑:「當然有啊,小時候考試考到全班最後一名的時候,我一度以為自己就是個廢物。但還好,我沒有把那些畫丟掉,還好有人看到那些畫有多可愛。」
他不是天才,也不是什麼偉人,他只是沒有放棄那隻總是餓的鯊魚。
他說:「有時候啊,我們不是做不到,是還沒找到適合我們的那個舞台。」
他的故事就這樣一點一滴被更多人知道,更多小孩畫了鯊魚,畫了奇怪的宇宙飛船和冰淇淋火山。甚至有一間學校,真的請他幫忙設計一個「想像力教室」,裡面什麼都有,唯一的規則就是「沒有規則」。
那年他回到自己的小學,看到教室外牆被畫滿了鯊魚,有一隻還穿著太空衣。他站在陽光下,聞到一點點香草的味道,彷彿那個帶他走進故事的老師還站在他身邊。
他輕輕說:「肚肚,我們回家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