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他每天穿越全台北,送的不只是食物,還是命運的轉折
小歐今年三十歲,長得有點像瘦版的李國毅,騎車時愛穿一件紅色防風外套,背後印著一個快要掉漆的「速食熊貓」。他不是一開始就當外送員的,之前做過補習班行政、電影剪接助理,甚至還去當過保險業務。每份工作都做不到一年,不是被炒就是自請離職。不是他不努力,是他總覺得「這不是我要的生活」。
直到三年前,一次酒後的宿醉,他醒來發現自己居然報名了外送平台。他想說反正也沒別的選項,就開始跑單,從台北橋一路送到象山,有時還被叫去陽明山接燒肉便當下山——他以為自己會撐不久,結果卻撐到變傳奇。
他的外送生涯有個不成文的規則:永遠不要只送餐。這規則不是誰教他的,是他自己發現的。他發現台北人不只嘴巴餓,還有心靈飢餓。有時送餐順便送衛生棉;有時客人點一份滷肉飯,卻用備註欄寫下「我今天很想死」。
那次他猶豫了,還是把飯送過去。是一個看起來約二十多歲的女生,眼睛腫得像包子。她開門的時候一臉驚訝,「你真的來了?我以為我會來不及取消……」他沒說什麼,只是把滷肉飯遞過去,然後又從外套裡掏出一瓶溫熱的蘋果西打,是他平常騎車會帶的。「這個不收費,妳先喝一口再決定明天要不要再活下去。」他笑笑的說,然後轉身離開。過了幾天,他收到一則訊息,是平台傳來的感謝留言:「你拯救了我那天的黑洞。」
後來他開始慢慢注意每一筆訂單後面的人。有次他接到一筆單子,是晚上十一點的蛋餅加大冰奶。他心想這種深夜早餐組合,八成是加班狗。果然一送到,是一位穿著卡其色西裝的業務男,滿臉油光,嘴唇乾裂。他遞餐的時候突然問:「你最近有沒有覺得,你其實是來還債的?」那男的一愣,然後眼眶就紅了。「你是誰?你怎麼知道我剛剛才跟自己說我這輩子都在還業障?」
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總能說中別人的心事,可能是直覺,也可能是他早就把「備註欄」當成台北最赤裸的許願池。他說過最多的一句話是:「我只是送餐的,其他都是附加價值。」
當然,也不是每一單都那麼戲劇性。有時也只是送錯地址、被狗追、或在雨中等紅燈等到懷疑人生。有次他在永康街差點撞上一位穿高跟鞋追公車的女生,對方直接摔進他的前輪。他嚇壞了,趕快下車扶人,結果女生竟然開口:「你是不是小歐?我在Dcard看過你的故事欸!」
他驚訝地說:「原來你是活人。」
女生回:「我當然是活人,不然你剛剛不就撞到鬼了?」
那天之後他們變成朋友,有時她會叫餐、指定要他送,還會多給一瓶飲料費。後來他才知道,原來那女生是心理諮商師,她說:「你做的比我還像心理師,真的。」
他其實沒讀什麼書,也不太會安慰人。他只是在這城市的每一條巷弄裡,聽到了太多人的無聲吶喊。他開始偷偷在餐袋裡放小紙條,寫些像是「你真的很棒」、「今天不開心也沒關係」、「想哭的話可以打電話給前任(開玩笑的啦)」。大部分人沒回應,但也有幾個會留言說:「謝謝你的紙條,我笑了。」
有次他半夜送宵夜,地址是一棟舊公寓五樓沒電梯,他喘著氣走上去,門打開是一個滿臉淚痕的中年阿姨。她看到他就說:「終於來了,我快撐不下去了。」
他一愣,以為她是肚子餓到極限,結果發現她點的是兩個雞排、一杯珍奶和一碗湯——那不是一個人的量。他問:「是幫別人點的嗎?」她搖頭:「是點給我死去的老公的。今天是他走三週年。」
他沒有說什麼,只是把餐點一樣一樣擺在她家神明桌前,然後對著桌子說:「先生,您的宵夜來了,夫人有夠有心的。」
那阿姨笑了,然後邊笑邊哭。他沒有收小費,但下樓時天氣突然放晴。
他也送過一對正在離婚的夫妻,那次地址很詭異,是一戶透天厝,但備註寫:「請敲後門,不要正門,會有人吵架。」他乖乖照做,果然敲後門開門的是一個滿臉疲憊的男人,他接過三份便當說:「我老婆叫的,但她說不想看到我。」他遞完餐,突然聽見屋裡有人大喊:「你連便當都不會選,難怪婚姻才會爛!」
他本來想轉身離開,但回頭說了一句:「便當選得再差,也不代表人爛。你們只是太累了,不要在餓的時候決定離婚。」他話一講完,屋裡安靜了幾秒,然後傳來女人的聲音:「你什麼星座的?」
他笑笑說:「我是跑腿座的。」
城市這麼大,每個人都在趕路。有些人趕著談戀愛,有些人趕著失戀。他騎車騎久了,開始可以預判一個訂單的悲傷濃度。像是某天凌晨一點,他收到一筆單,備註只有兩個字:「辣死。」他心想這八成是失戀發酒瘋點的,果然一到現場,對方是個眼神放空的男生,邊收餐邊說:「我就想知道辣死是不是會比較不痛。」
他遞上餐,說:「不會比較不痛,但你會想上廁所,至少分心一下。」
對方笑了,說:「謝啦哥。你應該出書。」
他說:「我比較想出一個專門送心靈雞湯的app,名字就叫『靈送』。」
這樣的故事他講不完。有送到山上的小木屋,也有送到墳前的蛋糕。有客人點了十二份滷肉飯說要送給流浪漢,他一個個送完還自己加碼買了瓶水。有時他會在路邊停下車,只是為了幫一隻卡在欄杆的小貓脫困。他不覺得自己偉大,只是覺得「順便」也是一種存在方式。
有次他騎車時被後面轎車追撞,對方下車大罵:「你外送的命就不是命嗎?」他坐在地上痛得說不出話,卻看到前方有個老爺爺拄著拐杖慢慢走來,把他扶起來說:「你是小歐吧?我孫子都看你影片長大的。」
他那天沒報警,只是說:「下次開車慢一點,這城市已經夠快了。」
他跑了三年單,總共送了超過一萬三千筆訂單。有人說他是城市裡的守護神,有人說他是外送界的周星馳。他笑說自己只是剛好活得比較久,比較多感觸而已。他依然每天穿那件掉漆的外套,騎車穿梭在台北街頭,只要app一響,他就會出發,帶著便當、故事、還有一點點不可言喻的溫柔。
他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不跑了,也許改行,也許搬家,也許開店。但他想,如果哪天真的不跑了,他會寫一本書,叫做《你點的不是餐,是我》。
然後封面就放那張他穿紅外套、笑得像白癡的照片。因為他相信,在這個快得讓人喘不過氣的城市裡,只要有人願意停下來,聽一聽外送員的故事,那世界就還值得繼續跑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