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一起瞎忙的青春,其實超有價值
你知道嗎,其實大學根本是一個合法瞎忙的樂園。真的!我不是在唬爛你,講白一點,大學根本就是一個讓你盡情試錯、狂打怪、一直換地圖的練功場。只要你還沒畢業,就還有本錢亂搞——嗯,我的亂搞是指探索人生啦,不是去當社會邊緣人喔。
像我大一的時候,天真的以為自己超適合讀外文系,還幻想自己畢業後會變成那種穿西裝、拿著咖啡在國際機場來去自如的帥氣翻譯。不過現實是……我連莎士比亞都看不懂,最後是靠死背文法混過期中考,看到「Thou art」只想翻桌。結果不到一學期,我就開始懷疑人生,開始偷跑去旁聽心理系的課。那時候我還不敢轉系,只敢偷偷摸摸去蹭課,像個搞外遇的伴侶一樣心虛。
但也因為這樣,我才發現,原來自己其實對人怎麼想事情、怎麼做決定這種東西,比文法結構還有興趣一百倍。最後我大三才轉過去,雖然多讀了一年,可是完全不後悔。因為那段時間的迷惘、掙扎、換跑道,現在回頭看,都成了我非常重要的經歷。
朋友這件事更是試錯重災區。你知道那種一進大學就瘋狂想交朋友的衝動嗎?我就是那種會硬著頭皮參加迎新、班遊、宿營,然後希望能跟大家打成一片的人。結果,前幾個學期我交到了一些「表面朋友」,說好聽是朋友,其實根本是有事才會想到你,沒事就像空氣一樣的那種存在。
有一次我生病,躺在宿舍三天,那群朋友完全沒人發現,還在群組開心討論要去哪裡唱KTV。我那時候真的超心寒,躺在床上邊發燒邊自問:「我是不是根本就不重要啊?」但也是因為那一次,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交朋友的方式,開始學會辨認什麼是真心的關心,什麼是社交上的客套。
後來我交到一群真正合拍的死黨,我們可以大半夜聊一些無聊的哲學問題,比如「如果世界末日,你會帶誰逃亡」之類的,然後笑到肚子痛。這些人才是我人生裡真正的寶藏,而我之所以能找到他們,也是因為我曾經交錯了人,摔過跤,才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關係。
講到打工,唉,我還真是各種奇葩經歷的集合體。我曾經去過飲料店打工,結果因為手太抖,被老闆娘笑說「你是要把珍珠倒在地上請地板吃嗎?」還有一次在百貨專櫃當臨時工,因為記不住價格,被客人罵到快哭。那時候真的覺得自己好廢,但後來想想,那些經驗不但讓我更能體諒服務業的辛苦,也讓我知道自己真的不適合需要大量手動記憶的工作。
而且啊,你知道有些打工其實根本是人生小劇場。像我有一份打工是在兒童才藝教室當助教,結果被一個五歲小朋友當成哥哥,每天跑來抱大腿跟我說:「哥哥你最帥!」雖然知道是小孩隨口說說,但那種莫名其妙被崇拜的感覺真的很療癒耶,比薪水還讓人開心(笑)。
至於愛情嘛……嗯,這題有點難講。不過既然都說了這麼多,也不怕丟臉。我大學的初戀是一段很「文青式」的愛情,我們會一起看老電影、交換詩集,還會約在操場看星星(結果被蚊子咬得亂七八糟)。但後來我們漸漸發現,其實只是彼此都在追求一種浪漫想像,而不是對方這個人。分手的時候我超難過,連續好幾個禮拜都不想出門,還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值得被愛。
可是現在回頭看,那段戀情讓我學會很多。學會分辨浪漫跟真實的差別,學會一段感情裡不能只有情緒,還要有溝通和理解。後來的感情就越來越健康,也比較知道自己要什麼、不要什麼。
所以如果你現在還在大學,拜託,真的拜託你,不要把這段人生最有本錢犯錯的時間浪費掉。你想學吉他?去啊,就算最後只會彈一首五月天的《知足》,那也是你自己的成就。你想試試創業?衝吧,失敗了再回來念書都來得及。你想當YouTuber?試試看嘛,就算訂閱數只有你媽跟你表弟,也是一個開始。
大學不是讓你立刻成為人生勝利組的地方,而是讓你不斷跌倒、不斷站起來、從每一次錯誤裡學會一點點自己的地方。這種學習是你以後出了社會,再也買不到的。
人生其實就像逛夜市,你不可能一開始就知道哪一攤好吃,你就是要先吃錯幾家難吃的臭豆腐,才會知道哪一家才是讓你感動到流淚的那種。大學就是那個你可以不停試吃、還不會拉肚子的夜市。
所以啊,別再因為一次選錯科系、一次交錯朋友、一份瞎到爆的打工、一段失敗的感情,就否定自己整個人生。這些錯誤都是你未來會偷偷笑著回憶的材料。反正你還年輕,時間就是你最大的資本,不試錯才是最大錯。
加油啦,迷路的時候就多走幾步,說不定你會找到一家沒人知道但超好吃的鹽酥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