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安蛋餅哥

大學畢業後才知道,原來以前那麼爽

還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,我以為自己終於自由了。沒人管你穿什麼、吃什麼、幾點回家,連上課睡覺都不會有人叫你起來。那時候每天就是翹課、追劇、打LOL、跟朋友瘋到凌晨,覺得自己人生正要開始,超嗨。

但後來才發現,其實大學根本就是生活的緩衝帶,一種被包裝得很精美的過渡期。它就像一條看起來很自由,其實偷偷架了護欄的跑道——你可以跌倒、可以迷路,甚至可以發爛渾水,但總有人在後面撐你。

比如說,早八的課你永遠賴床,但室友會拿枕頭打你叫你起來;報告你忘了交,同學會貼心地提醒你;有時心情很差,還有朋友陪你去操場散步,買珍奶、吃鹹酥雞,聽你幹譙人生。

那時候,我真的以為這樣是理所當然的。

但,等到畢業,才發現那一切根本是VIP等級的照顧。

我記得我畢業第一份工作,是在一家小公司當助理,薪水不高、事情很多,還常常要加班。某天因為一個Excel表格沒填好,被主管念到快崩潰。當下我突然很想回到大學教室裡,哪怕是聽一場又臭又長的通識課也好。

你知道嗎?出了社會後,真的沒有人會提醒你報告要交、資料要整理、時間要守。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,沒人有空拉你一把。你出包了,就自己吞。你遲到被扣薪,沒人會幫你說話。你犯錯被罵,也不能回家哭著跟媽媽告狀。

生活就是這麼現實,沒在等人長大。

剛畢業那陣子,我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:「怎麼沒有人教我這個?」

比如租房,明明合約看起來都OK,結果後來才發現水電費貴得像搶錢;去銀行辦信用卡,搞不懂各種年費、回饋規則,結果莫名其妙被收了錢;保險業務員講得天花亂墜,簽了才發現根本不適合我。

這時候才懂,原來以前那些被爸媽唸「要看清楚再簽」、「錢要算清楚」的話,其實都是真的。而我以前只是沒在聽。

有一次我失業,在家躺了兩個月,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「沒有人等你」。朋友們都有自己的生活、工作、另一半,大家會安慰你個幾句,但接下來的路還是你要自己走。

我記得那陣子每天都超喪,睡到下午兩點起床,窩在沙發上滑手機滑到半夜。滑到最後不只是手機發燙,連我的心也有點焦。好像一轉眼,大學的自由變成了人生的自由落體,而我沒有降落傘。

後來我開始逼自己動起來,先接案子、去面試、跑人力銀行、把LinkedIn改到不能再浮誇,甚至還去上一些免費的線上課程——也才慢慢找到新的方向。雖然過程真的很累,但那一刻我才終於接受,「長大」這件事就是不斷面對沒人幫你的時候,還是要硬著頭皮撐下去。

想一想,大學時候真的太天真了。那時候以為自己有多獨立,其實只是因為身邊還有很多人默默幫你擦屁股。

比如那次我期末報告差點沒交,室友看到我在房間狂打電動,還直接幫我印了上傳版本,提醒我:「欸,你不是要交嗎?」還有某次喝醉被路邊的計程車司機趕下車,是朋友來救我、扛我回宿舍,隔天還煮泡麵給我醒酒(雖然他很氣我吐在他鞋子上)。

現在呢?再喝醉,只能自己用Google Map找路回家;報告沒交,就等主管拿紅筆劃你的KPI。

不過也不能一直哀嘆啦,雖然畢業後的生活很硬,但說真的,也是這樣才會開始長大。

我學會自己煮飯(雖然第一鍋蛋炒飯炒成了蛋炒黑炭)、學會記帳(因為被信用卡帳單嚇到)、學會談薪水、寫履歷、看人眼色…這些技能以前根本沒想過會用到,現在卻變成生存必備。

還有一點也很妙,就是以前覺得「被罵」是很丟臉的事,現在反而感激每一次被罵的機會。因為有人願意指出你的問題,比那些笑笑不講的人好多了。真的出社會久了你就知道,能夠被罵,其實代表你還有被期待的價值。

所以啊,如果你還在大學,真的要珍惜那段日子。趁還有人提醒你、還有人陪你發呆耍廢的時候,好好玩、好好試錯,累積點笑話也好、做錯幾件蠢事也沒關係,反正有人會接住你。

但也別完全混過去,因為再怎麼延後,長大這件事還是會找上門的。

如果你已經畢業了,那也沒關係。每個人都是這樣跌跌撞撞才找到自己的節奏。有時候你會覺得全世界都對你很兇,但回頭看,其實那些跌倒和撞牆的時刻,才是讓你真正變厲害的地方。

所以,加油啦,我們都一樣,都是在沒有緩衝的跑道上,一邊跑一邊找方向的人。

只是偶爾會想念,那條曾經有朋友、有室友、有課堂、有宵夜的舊跑道而已。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12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