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博班心得] 我在博士班所犯的「錯」 (李慶芳)

錯誤,是學習的開始鍵

這是一次去清大科管所分享個人的學習經驗,所訂的講題是「反省博士班所犯的錯誤」。當天,我談過去在博士班所犯的「錯誤」,希望聽者用比較輕鬆的心情看待這個求道過程。當天,有同學直接問我是如何定義「錯誤」?我認為有時犯了錯誤,但當下自己都不覺得那是錯誤,直到後來的反省,才了解過去確實有「錯誤」。然而,再換個角度想想,而這些錯誤其實都變成一種經驗。所以,個人的現況多是過去累積的錯誤所造成的,只是自己在當下沒有察覺出來。


錯誤一:博士班得念幾年?

當天,有人問我:「博士班要念幾年才可以?」我則從個人的經驗開始敘說:「回想2001到2006年,正是我就讀博士班的時期,…我總共念了5年才畢業。其實,我在2000年就決定要念博士班,但那年我未曾準備,所以也就沒膽去考,但事實上已經開始準備,包括去參加研討會[1]、回學校參與會議等。嚴格來說,我念了6年。雖然,每一個學校的體制都有不同的規範,念博士班確實有年限的體制,但每個人所花費的時間不盡相同,例如:要有幾篇I之類的規定。我接觸的人當中,最快的只要三年半,慢的拖到九年,似乎也沒有一定的標準。」

然而,我們要反省的是,「幾年」根本不是問題的關鍵?關鍵是,你的能力準備好了嗎?教授一般認為適當的時間是全職5年的訓練,要是沒有經濟壓力,也可以多念幾年。其實,問博士畢業需要幾年的時間是一種錯誤,想想看,「畢業門檻需要兩篇SCI,SSCI」的意涵是什麼?原本的意義應該是「確保博士有做研究的能力」;然而,有人想走捷徑。於是「SCI,SSCI」又被解釋為「有I並不等於研究能力」。

因此,有的學校規定要念很多年,也很多人一直在想「我要花幾年才能畢業」的問題。我也問過這種問題,但是回過來看自己,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思維,毫無意義可言。例如:三年半的時間畢業固然快速,但要是沒準備好,或是跟錯了指導教授,誤將論文投稿到品質不良的期刊,那會使往後升等之路困難重重,學術生涯勢必縮短,那才是真正的「錯誤」。

反省: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想,其實博士班的訓練,是替未來的學術或教學鋪路之過程。在台灣的學術情境中,博士班畢業以後;初期,外界會以指導教授的地位表現來評斷其學生。這時,學生無疑是指導教授的化身,所以讀博士跟對指導教授是一件很重要的人生選擇,除非你有非常自主的想法與作法。中期,外界會以你的表現認定你的成果。總之,許多事要以長遠來的觀點來看,而不是以畢業來切割,洪世章老師曾說:「很多博士生的眼中,只有畢業兩個字。」


錯誤二:要念很多種文獻?

第二個錯誤應該是,要看哪些文章?又要念幾篇才能畢業?回顧我博士一、二年級時,我花費大量時間在資料庫上,我總單純地輸入幾個關鍵字:例如:知識管理(knowledge management)組織學習(organizationallearning),結果所搜尋到的資料高達數千筆,我只能瞎子摸象般地亂看文章,根本無法分辨文章的好壞。後來,在指導老師蔡老師與蕭瑞麟老師的引導下,我才懂要多注意ASQ、OS、OrgStudies、AMJ、AMR、MISQ等期刊,後來我才知道這些是所謂A級的期刊,但我在博一時,我完全不懂期刊的等級與數屬性,誤以為有「I」就是好的,沒「I」就是壞的期刊。

初期,我犯的錯誤是,像無頭蒼蠅般下載大量與很多種類的文章,例如:教育類也有談知識管理與組織學習,但關心的重點會不太相同。雖然這是個錯誤,但讓我學習到「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,不可能看完全部的期刊」,所以期刊的選擇勢必應以優良者為主,更何況要看完優良期刊都也很困難了。好的指導教授會告訴你去看哪些優良期刊,而A級期刊中有許多好的研究問題,這些研究問題大多被學者研究過,具有一定數量的文獻資料可供參考。

反省:以現在狀況反省我念博班的經驗,我有了一些新體會。首先,從好期刊下手:博士班務必跟對指導教授,他可以告訴你有哪些A級期刊,這麼一來,你才能從期刊中找到切入點,找到「一篇經典文章」發展你有興趣的研究問題,作為探索的起點。其次,往前往後追文獻:你再利用「這篇經典文章」的參考文獻,往前、往後追尋前後時代的經典文獻,慢慢你便會形成一條研究脈絡。最後,鎖定關鍵大師:當你尋找文獻資料時,如果發現數篇文獻都聚焦在同一個「作者」上,那他肯定是該領域的關鍵人物,後續搜索那位「大師」是否有新發表的文章,這也是一個有效掌握文獻脈絡的方法。


錯誤三:文獻該讀幾篇?

過去與一些老師互動的過程中,他們經常告誡我在閱讀文獻時,心裡必須具備問題意識,邊看文獻邊問自己:這個標題有趣嗎?標題之下有什麼關鍵字?從理論資料到結論有連貫性嗎?之間的推理關係為何?如果只是不假思索的看文獻,頂多了解作者所欲傳達的內容,但無法曉得作者是如何寫出這份資料。所以研究者必須帶著思考的心態來閱讀文獻,過程中時時保存著問題意識,例如:這篇文獻跟我的研究有何關係?自己從文獻中學到什麼?

因此,第三個錯誤的問題是,我該念幾篇文章?也問錯了,重點不在於你讀幾篇文章才可以,而是你讀懂了幾篇與你研究最有關的經典之作。許多老師的分享建議,只要關鍵的5篇經典,便能有好的創意。當初,老師們一直跟我強調「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」,所以看懂文獻後,須將文獻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,最後再用自己的資料重新詮釋這個故事或概念,不用太過客觀,就算講錯也無礙,因為質性研究者並不相信世界上有真相。讀完一篇文獻,我就盡量嘗試去寫出它的重點跟啟發,如果不逼迫自己動筆,那知識永遠不會有公諸於世的一天,只要動了筆,多少也能寫出些內容來。例如,就我所知,方世杰老師,不論要投稿到哪裡,他都習慣每個星期至少寫一篇五百字的文獻回顧。

我閱讀文獻時,習慣思考它的研究問題是什麼?再來反問自己的研究問題是什麼?接下來再問這個研究問題有趣嗎?並且思考作者為何這樣寫,而我看完後又該如何改寫?自己改寫須先破題,即用自己的語言與方式來表達概念,無須再幫作者複述一遍。而質性研究者要有一個體認,寫文章、寫個案是給別人看,並非寫給自己看,所以行文運筆以簡單明瞭為主,務必使沒有背景知識的人也能看懂。最後,你也要與作者進行對話,思索著作者如何建構問題以及文獻中有哪些主要發現,你將發現每段都有正反兩面與作者論述的出發點,然後對該文獻做出一個屬於自己風格的總結。這樣正如同老師們一直以來的提醒,要求我要做出自己的風格,千萬別依循著教授的風格。


是作品,不是作業

回想起來,當初我在職唸博士班,總將唸博士視為一種「工作」,心裡常有一種不平衡感,容易產生負面的思維與情緒。一旦視研究為工作,文章必定失去靈魂。後來,我對研究進行自我詮釋,才使自己快樂起來。如果再讓我當一次博士生,我不會再把閱讀文獻與寫論文當成「工作」,我會把它當成學習並轉化為我的作品。因為那是我做出的作品,心態便相對地不同,會感覺比較快樂,而快樂做事的效率一定事半功倍。現在,如果你把指導教授當成惡魔,那你一定苦不堪言,試著把他當作是你的合作者,相信你會快樂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