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博班心得] 研究之道,答辯之間(廖啟旭)

自從提了第一次論文口試企畫書(proposal)之後,援前例,我需要寫一份答辯書給口試委員。這個前例,其實僅有一例,是thinker創下的前例。不過,我相信這將會成為我們這個質性研究團體的慣例。

為何要寫答辯稿?我想許多人都有些困惑,這個問題我將在下面討論。在這幾個禮拜,我就掙扎在答辯思考的漩渦中。想當然爾,蕭子看到我寫的答辯稿,第一次的反應是「寫什麼東西」、「連考官問題都搞錯」。但是,我是根據錄音檔寫下的問題,絕對是原汁原味的引用考官的話,問題怎麼會搞錯?

蕭子堅持,「你連考官的問題全都誤會!全部重寫!」。重寫,已經成為是老師與我共同語言。在這個星期六,蕭子特別為了這件事,犧牲美好的星期六早晨好好跟我「討論」一番。以下是我對寫答辯稿這件事的一點看法。

讀懂問題的心

「為何蕭子一直說我看不懂考官問題?為何原汁原味的引用,還是不對?」因為,就算是親耳聽與親眼見,聽話人還常常誤解說話人的意思。起碼,我就是其中之一!

若考官將問題陳述很清楚,答辯者是可以直接引用。但並不是每一位考官的問題都會陳述的很清楚。常見的原因是,如果考官所提的問題,是當場受其他考官所激發或是靈機一動而出現,因此很可能只有模糊的概念或是欠缺很完善的邏輯,這就需要我們去完善考官的想法。

另外一種原因則是,考官準備相當充分,在他的提問之下,往往隱含著一套更深層的問題。這種提問是「投石問路型」,若是答辯者只注意回答「石頭」而忽略了「路」,那麼就可能會引發考官更多的問題,造成「一花引得萬花開」,答辯者就慘了。

要怎麼解決?透過重新形塑(reframe)問題,是解決的唯一方式。

重新形塑問題是將問題重新拆解,找出問題中的關鍵點,推敲考官原本的想法,再用自己的話說一次。這對考官問題有點模糊時相當有用。當你把考官的話說清楚,事實上就是在取得考官和你之間共識的一個機會。

不過,推敲並不容易,誤解倒是很容易,特別是對「投石問路型」的問題時,常常會遇到「牛頭不對馬嘴」的事。所以在這階段,需要與指導教授不斷討論,以指導教授的經驗,避免你走太多的彎路。

有識者問:「你改考官的問題,會不會是對考官不敬,考官心理會很不爽,導致下手更狠?」

當考官的教授們,對學問與真理的追求,已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,你將問題說清楚,正是增加彼此溝通的機會,他們豈會如此小肚雞腸!重新形塑問題,不是對考官不敬,而是表達最大的尊敬。因為我們重視考官的意見,所以才會孜孜營營的去探究考官所要表達的真意;因為我們重視研究的品質,所以我們對於每一個問題,都以嚴肅的態度去應對。

重塑問題另為的一個意義,是使答辯者更瞭解自己研究的目的與作法。

當你認真對待答辯這件事,你也在不斷思考,研究上過去、現在和未來的方向。不管你是論文企畫書,還是論文預報,這都是一件正在進行的工作,還沒有特定的主張或結論。因此,你要告訴考官,關於你的研究,過去發生什麼事,現在你已經完成的部分,再加上考官的意見、研究限制以及本身的主張之後,未來將會如何著手。如果我們都不清楚過去、現在和未來要做的事,我們如何能期待考官會清楚瞭解論文的走向?自然考官在未來的口試裡,就會在問問題上發揮他的「創意」,甚至天馬行空,導致答辯者更無從招架。

考官就像雙面刃,你讓考官瞭解你、知道你、認同你,考官就會站在你旁邊,成為你的貴人,提點你種種不足之處,幫你好好完成論文。反之,你就是在建立論文研究的敵人,而且是段數遠較你為高的敵人,當然下場不言可喻。

讀懂閱讀者的心

答辯制度訂定的出發點,絕對不是要刁難人,而是帶領新進學者進入學術思辨的歷程。在一答一辯之間,答辯者透過考官的集體思考來完善自己的主張。不過,要做好答辯工作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答辯稿的安排越好,考官越容易快速抓到重點,也不容易失去耐心來看你的東西。

有識者問:「我要依老師別,還是難易度或是重要性分列回答順序?」

一般最常見的方式,是依老師別按所提問題的時間先後順序,逐條列出回答。這種分類方法的好處是,每一位老師問的問題集中在一處;缺點是,問題與問題間的關連性支離破碎,而且不能呈現出問題的重要性差異。事實上,許多同類型的問題,會出現在不同老師的問題點上;而且考官問的問題,常常是延伸其他考官的問題。因此,這種方法會導致閱讀者抓不到答辯者想要呈現整體的主張,只會看到片段的回答。

比較好的方法是重新對所有問題做一次排序。依問題的性質分類,再依重要性,依序列出。此法的考量點是將最重要的問題,或是最多老師關切的問題排在前面,如此,考官一眼就可以看到對於關鍵問題的答覆。對答辯者而言,排在最前面的問題是需要花最多心思回應的問題,也會使答辯者不會「撿了芝麻,掉了西瓜」,把心思花在不重要問題上。

這樣做對考官還有更重要的意義,就是考官也透過你的整理學到新的知識。並不是所有考官對於你的研究領域都很熟悉,考官參加每一場口試也是一種學習。答辯者如果可以好好回答考官的問題,提出精闢的看法。事實上,這就是把答辯者的地位提升到與考官對等的地位,因為你們是在「對話」!這種學術上的對話,已經超出老師與學生的角色。

原本的口試制度中,考官是質詢者,答辯者是回答者,地位並不相等,甚至可以說是類似檢察官和被告的角色。但是,在經過重組/安排問題之後,兩者的關係上升到同儕對話的層次,關係變成大不相同。甚至,當考官認可答辯者的論文時,考官也可能將答辯者列入其未來學術合作的對象。因此,寫好答辯稿,盡是為未來進入學術圈打下一個好的基礎。

讀懂自己的心

在執行上,答辯稿絕對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。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「反芻」。亦即是,寫完放下,一陣子後回頭重看,再重寫。重寫的時候,重新定義問題,重新構思你的答覆重點。不斷地進行這些步驟,在時間可以許可的情況下。

不斷重寫,不是自虐,這是令答辯者有機會對論文的思考更為深化。深化的意義在於你會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,對於同樣的問題,嘗試以不同的角度去尋找解答。詮釋的核心就是找到「更好的解釋」,而不是「最佳的解釋」。深化,可以讓我們的思考可以往更多「正反合」的方向去找。

重寫也有讓研究更聚焦的功能。由於考官各個背景都不相同,就算是同樣是做質性研究的考官,在研究方法上有會也所差異。舉例來說,常見的質性研究方法是RobertYin的作法,用少數個案來做比較研究。但是,若你的研究方法是單一個案時,而考官卻要求你要做與其他個案的比較,這時在回覆上就有相當大的難度。如果依考官的建議,你的論文可能會有做不完的可能;若不依考官的建議,可能又會擔心考官這關過不去。兩難的抉擇!

在此,聚焦的意義在建立答辯者「說NO」的勇氣。沒有一個答案是顛撲不破的。每一種研究作法,都是一種主觀的行為,沒有誰比誰好。好的研究作法與較差的研究作法,關鍵在於能否自圓其說!答辯者越能據理自圓其說,其立論就越能說服人。經過自我的不斷「反芻」,自圓其說的立論才會越清楚。反芻越多,答辯者就越對自己研究有感覺,也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,論文的主張就會越明確。

答出自己、辯出方向

我有一些優秀的朋友,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後,才深深體會到學術之路的「行路難」!他們在博士生階段遇到許多好老師,在博士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一帆風順,依著老師的提點與自己的努力,完成其人生的一件大事。但是成了助理教授之後,在寫研究發表時,卻是不知如何下手。應該說,稿子投出去之後,不知道該如何評審的回應。

更慘的一些朋友,則是在提第一次口試之後,要準備第二次論文預報時,像是無頭蒼蠅般,不知往那個方向走。因為大多數的第一次論文企畫書的提出,只是提前三章:緒論、文獻探討、和研究方法。在口試時,考官提出種種意見,由於只是企畫階段,進階的研究還是未定之數,但是若不同考官給的方向南轅北轍,那應該怎麼辦?都做,勢必不可能,人的生命有限;部分做部分不做,這就得罪了不做的考官。真是無奈的人生啊!

常見的解決方案是,不去管考官的意見,只選擇一條自己能做的路,悶著頭干,一路走到黑。這樣的作法,考官的意見都是參考用(通常不用)。除了對考官不是很尊重之外,也無法把考官的意見變成加值論文的養分,相當的可惜。考官的角色,在此不是朋友,而是答辯者千方百計想要避免的敵人。

這些朋友都是聰明絕頂,驚才絕豔之輩。為何會看不見答辯稿的重要性?我想除了制度限制之外,也沒有人告訴他們這是學術研究的基礎。在不知道的情況下,僅能憑自我直覺或是自我修煉的能力去做,使得在研究的學習上跌跌撞撞,相當可惜。我雖然才剛接觸寫答辯稿,但是已經略略感受到其威力。我相信好好的做這份答辯稿,將會在未來的口試中,更清楚自己的方向。

廖啟旭為政大科管所博士生

http://reswithoutnumbers.blogspot.com/2010/03/blog-post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