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交大emba] 交大EMBA擁五分校 人脈資源吸睛

楊彬君是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學院EMBA台灣校友會會長,當初她選擇就讀交大,看中的就是其悠久的校園歷史、豐厚的校友資源與便利的地理區位。

     楊彬君是上海百韻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,也是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學院EMBA台灣校友會會長,她指出,「為了能在工作專業、技能更上一籌,我在2003年動了就讀EMBA的念頭。」在2006年,楊彬君順利畢業,拿到上海交大EMBA學位。

     為融入當地 選交大就讀

     事實上,楊彬君選擇EMBA學校時,曾在台灣、美國與中國之間徘徊,但考慮到自己早有台灣求學背景,也曾在美國就讀俄亥俄州立大學碩士,為了多一種不同的歷練,也為了融入當地,最後選定在中國就讀EMBA。選定區域之後,下一步就是選學校。當時,北大EMBA上海課程、復旦、中歐與交大都曾在她的首選名單之內。

     然而,楊彬君透露,交大悠久的歷史、豐厚的校友資源與地理區位的便利,是她最終選擇就讀上海交大EMBA的三大關鍵。

     她認為,大陸幅員廣闊,點與點之間的距離不似台灣那麼密集,上海交大就在公司附近,每回經過時她都覺得校園氣氛不錯,久而久之就在心中留下好印象,就讀後更體會到地理區位的便利,不論與同學老師交流,或參與交大EMBA舉辦的名家論壇都非常方便。此外,她也坦言,2003年報考EMBA 時,適逢上海交大校友江澤民當政,為交大形象加分不少,也是吸引她的原因之一。

     交大分校多 拓展社交快

     建立社交圈往往是台灣人來到大陸就讀EMBA的目的,而透過校園累積的人脈也就成了最大收穫。楊彬君直言,唸EMBA很重要的一項收穫就是人脈,尤其交大一共有上海交大、北京交大等五個分校,光靠著分校校友,一下就擴大了人際網絡。

     交大學生來源多元化,班上不僅有大陸民營企業老闆,更有許多國營企業高階管理者,像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總裁、勝利油田區長、東方網總經理與上海世博局副局長等等,都是她的同班同學。楊彬君打趣地說,「在工作業務上並沒有直接受到幫助,但因為同學有上海電影製片廠總裁,免費電影倒是看了不少。」

     課堂上,兩岸高階經理人匯聚,楊彬君觀察到兩岸行事風格的迥異。她指出,台灣人重視條理性,也較一絲不苟,相形之下有不少侷限性;中國人做事就比較不拘小節,行事空間自然比較多。她說明,兩地風格差異沒有孰優孰劣的論斷,都是相互可以學習與互補的部分。

     儘管中國各大學EMBA課程學費所費不貲,但在不少高階企業管理者眼中仍是一筆值得的投資。近來,來到交大就讀EMBA的台灣學生不斷成長,為此上海交大EMBA即成立了台灣校友會。

     150位台灣校友 交流多

     台灣校友會成員約有150人,楊彬君指出,成立校友會初衷是為了讓彼此能夠交流,每年校友會都會舉辦大型活動,今年校友會就打算籌辦學術論壇,邀集相關專家對談,而平時期間台灣校友會也都會舉辦小型聚會。

     像是上個月,震旦行設計總監就以「設計與創新」為題,與諸多交大EMBA校友分享,不僅如此,上海交大EMBA還肩負推廣台灣文化特色的功能,因此像這幾年校友會就邀集了許多台灣知名文化人士來上海演講,例如美學大師蔣勳,就曾來到交大談論美學。

     楊彬君透露,校友會舉辦活動無非就是讓校友畢業之後的人脈圈繼續維持,校友之間的交流與工作經驗分享,彼此也能合作交換商機。

     早在1996年,楊彬君就隨先生來到中國,之後更成立了1881台灣職業婦女聯誼會。抵達中國前,她於美國矽谷從事數位教學工作,來到中國後,她投入了數位教學工作,為不少500強企業建構員工數位學習平台,提供客製化的教學內容。不過她坦言,數位教學的市場發展速度沒有想像中來得快。

     她以自己從事的數位教學課程為例,過去她所承接的客戶多以外商為主,像卡夫食品、安利公司,但是近期已逐漸出現本地客戶,像是中國移動等。楊彬君分析,本地企業多半希望直接看到硬體上的發展,因此在數位學習的接收度上,還有許多成長空間。

     企業調整 與時俱進

     楊彬君指出,任何一家踏上中國的企業都需要適應調整,她坦言,像是自己從事數位學習工作也要因應本地市場調整。過去在美國,課程強調的是系統化、知識含量度高與學術化的教學方式,但來到中國,就要改變為活潑化、直白式的課程型態才能引起市場注意,「實際上,美國、大陸的數位教學方式,根本精神都沒有差異,只是呈現方式需要調整。」

     踏上中國14年,楊彬君回憶過往經歷,她提及,初期來到這裡,硬體設備都不如現在來得好,首要克服的就是生活適應問題。但她不諱言地說,近來中國發展快速有目共睹,外在的生活適應不再是難題,轉而要面對的是提升自己專業與能力的挑戰。

     對於愈來愈多的人想到中國就讀EMBA,楊彬君持鼓勵態度,她認為台灣企業家登「陸」就讀,身處不同背景下,兩岸學生可激盪出不同火花,她也說,多體會、多觀察,瞭解彼此思維方式可以幫助自己與企業找出競爭優勢。不過,她提醒,儘管兩岸語言相通、文化相近,同學之間的溝通差異需要及早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