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分享] 今年許多大學研究所入學考試日期創下最早記錄

今年許多大學研究所入學考試日期創下最早記錄,寒假剛結束就考,不少考生來不及準備;而且台、清、交、成等大學紛紛撞期,也造成考生選擇機會大輻減少,顯然是各大學有意造成。

     每年大學或高中聯考都吸引很多媒體報導,研究所入學考相對比較不受注意。其實研究所入學考的競爭程度不下於大學指考,而且許多科技業研發人員多鎖定碩士畢業生,因此如果真要說「一試定終生」,那研究所入學考對終生的影響程度絕對不低於大學指考。

     研究所考試是各校自行命題,不是全國聯招。過去多在四、五月考,一方面需來得及銜接秋季開學前招生準備,另方面也顧慮到大四下考比較能考出實力,也比較不會影響大學最後一年的教學成效;同時,有的學校甚至會盡可能錯開考期,以使考生有最大的選擇機會。

     近年來研究所考試日期逐漸往前移,今年更是離譜,台大選擇在二月十八及十九日考,原意是希望盡量不要與他校撞期,以免影響考生權益。但提前考試日期的後遺症,大四下所念的就不考了,而且不少同學為準備考研究所,已實質影響了大四上的求學效果。

     沒想到台大公布後,集合陽明、中央、清華、交通四校的台聯大,一些領域也故意選在同一天考試,有的甚至在台大還沒公布考試日期前網站上註明:考試日期與台大同一天,擺明的就是想來台聯大就不可以報考台大,但台聯大錄取名額總數多,錄取機會大,因此聰明的就不要去考台大。結果是台、成大報名人數驟降,同一天考試形同綁架,逼得同學只能選擇一所報考,如果選擇策略失當或臨考失常,那就要等明年了,對考生權益的影響相當大。

     大學,「在明明德、在親民、在止於至善」。教育的目的就在培育人才,能把學生教好素質提昇,這才是辦學的宗旨。可惜現在教育部主政下,為爭取五年五百億,各校競爭白熱化,教育部比較各大學績效是以成果論英雄,研究論文多寡成為主要指標,因此如何爭取到好學生,以獲得好的辦學成績,已經成為大學的最高指導原則。台大想的是如何讓愈多學生來報考,可以從更多人中選擇最好的,因此最好與其他學校撞期愈少愈好;而台聯大想的是如何讓聯大錄取的學生不會在台大錄取,因此最好是與台大完全撞期。

     問題是,當各主要大學都專注到如何爭取到好學生,甚至無所不用其極,而辦學把有教無類,因材施教,以人才培育為重的教育理念放在其次,這樣的大學還能稱為大學嗎?

     (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