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安蛋餅哥

我連影集都追不完,該不會是人生也追不完吧?

我連影集都追不完,該不會是人生也追不完吧?

你有沒有這種經驗?信誓旦旦要早起運動三天後宣告放棄、熱血買了筆記本說要開始寫日記結果只寫了開頭那一頁、下載了英文學習APP堅持兩天就忘了登入、更別說什麼要存錢買房、讀完一本厚書、學會一門新技能這種聽起來就像幻想的目標——每一樣都被自己親手遺棄在半途。欸對啦,我也是。

我人生中最擅長的一件事,可能就是「開始」了。那種剛開始時滿腔熱血、連做夢都夢到自己成功的感覺,真的很爽。買健身房會員的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已經變瘦了三公斤,訂好計畫的時候我彷彿已經變身效率大神,甚至連立志不再熬夜的那晚,都感覺自己隔天會變超人……但然後呢?對,就是然後沒了。

有一次我買了一堆做甜點的材料,還特地去找食譜、看影片,想說要親手做給朋友吃。第一天做蛋糕,成功!朋友說好吃我超開心。第二次我信心滿滿做布朗尼,結果太乾……有點小挫折,想說下次再來挑戰。然後,就沒有下次了。那些材料最後全過期,還被我媽唸:「你到底在衝什麼?」

後來我冷靜下來問自己:「我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啊?」

我發現我對「成果」這件事超級急。我要看到馬上有變化、馬上有成就感,不然就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很廢,或者這件事是不是不適合我。就像玩遊戲一樣,如果新手村太難,我就直接退坑。但人生哪有這麼多即時回饋?我們又不是什麼電玩角色。

還有一個問題是——我超愛比較。朋友在學插畫,我就覺得「我是不是也該學點什麼?」同事在練瑜伽,我也來報名一堂。但這些都不是我真的想做的,是一種「我不能輸」的奇怪心態在作祟。結果呢?當然半途而廢啊,因為那根本不是我內心想堅持的事。

我試過很多方法,什麼用App打卡、找朋友一起挑戰、設鬧鐘提醒、每天寫To-do list……說實話有些短期真的有幫助,但長期下來都還是要回歸一個重點——你為什麼開始這件事?

像我以前有段時間狂寫部落格,不是因為我想紅,是因為那時候心情很糟,寫東西讓我感覺被理解。結果那一陣子寫得超勤,根本不用人督促,因為我有內在動機。不是寫給別人看,是寫給自己療傷。

反而有些「我覺得應該要做」的事,比如規律運動、早睡早起、每天閱讀,雖然聽起來很棒,但只要我的動機不是很清楚,比如「因為大家都說這樣好」這種模糊的理由,就很容易不了了之。畢竟人生已經夠辛苦了,幹嘛還要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?

我後來學會一件事:不做也沒關係。

不是叫你躺平喔,而是要知道什麼是自己「真的想要」的,什麼只是「看起來很不錯但其實沒感覺」的。如果你真的不愛看書,那就不要逼自己讀書,用聽的也可以嘛;如果你不想跑步,那就去散步、跳舞、打桌球都好,重點是你願意動。

而且我現在也不再給自己設太難達成的目標,比如以前會說「一個月瘦三公斤」,現在我只說「今天不要喝手搖飲」。簡單的小目標讓我更容易維持那種「欸我有在前進耶」的成就感,也比較不會挫折。

有時候我也會跟朋友互相當垃圾桶,互吐彼此的半途而廢經歷,像是:「我報了韓文課只上了兩堂就沒去」「我連日記都只寫了三天」「我立志不滑手機結果手比腦快」,然後一起大笑一場,告訴彼此「我們沒有廢,只是還沒找到對的方法」。

後來我發現,我不是真的不能堅持,我只是對「過程沒有立刻變好的感覺」太沒耐心。就像種植物一樣,澆了水隔天也不會長高,你要每天慢慢澆,某一天突然發現它竟然開花了。

所以我開始做一件事:記錄每一點點的進步。不管多小都記下來,比如今天走路比昨天多、今天少滑了15分鐘手機、今天有喝夠水。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累積起來會讓你開始相信自己是做得到的。

然後也很重要的是——饒過自己。

如果今天真的沒做,也不要罵自己、不要覺得前功盡棄,就跟手機電池一樣,有時候需要充電一下。有些天你就是會想耍廢,沒關係的,明天再來就好。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覺得「啊我果然還是那個半途而廢的人」,因為這個念頭才是你放棄的最大原因。

現在的我還是會三分鐘熱度,還是會突然對某些事情爆熱情又迅速冷卻,但我不會再責怪自己了。我會告訴自己:「欸你今天願意開始,就已經很棒了。」然後我會慢慢摸索出那些我真的想做、也願意一直做下去的事。

所以如果你也常常半途而廢,別擔心,我們都是在摸索自己節奏的過程中,不小心走了幾個岔路罷了。人生本來就不是一條直直的高速公路,它比較像一條一直在施工的鄉間小路,有時候得繞路、有時候卡在泥巴裡,但只要你還願意前進,不管走多慢,你都會走到你想去的地方。

下次再有什麼想開始的事,就先問問自己:「這是我真的想做的嗎?還是只是我以為應該要做?」然後不要怕走得慢,只怕你從此不走。

我們一起慢慢來,好嗎?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14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