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安蛋餅哥

別再用腦補來搞自己了啦!

別再猜別人在想什麼

別再猜別人在想什麼
別再猜別人在想什麼
別再猜別人在想什麼

有一陣子,我差點把自己搞瘋,真的,不誇張。事情是這樣的,那段時間,我超在意別人怎麼看我、是不是不喜歡我、是不是覺得我哪裡很怪。然後最可怕的不是他們真的說了什麼,是我腦子自己開始演一齣戲給自己看。

比如朋友沒秒回訊息,我心裡就開始演大戲:「他是不是覺得我講話很煩?還是我昨天講那句玩笑話太過分?還是我傳太多梗圖?是不是…他不想理我了?」

然後你知道怎樣嗎?兩個小時後他回我:「剛剛在忙煮飯啦哈哈哈~你那個貓貓影片超讚XD」……我整個人傻眼,剛剛那兩小時我腦內的小劇場根本是Netflix水準了,還自己擔綱編劇導演跟主演。

後來有一次看到馬斯克的一句話(平常我對他無感,但這句我真心給讚):「不分析對方動機,專注完成目標。」我那時候看到這句話的瞬間,彷彿有雷劈到我的腦袋!欸對耶,我怎麼把大把的腦力用來瞎猜別人腦袋裡的事?

後來我開始觀察,我自己到底有多常胡思亂想。結果一查資料發現,哈佛研究說人每天有六萬個念頭,然後其中80%是負面的……我這才意識到,我這顆腦根本是垃圾念頭產生器!不只沒幫助,還把我搞得心很累。

再來我接觸了一點阿德勒心理學,那裡面講了一句讓我再度被電到的話:「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。」我本來還想反駁,但仔細想想,對耶!我焦慮的時候,幾乎都是因為「我怕他怎樣想我」或「我是不是讓人不開心了」,根本就不是因為什麼天災人禍,而是因為「我在猜測別人的感受跟想法」。

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時候?走進辦公室,同事沒跟你打招呼,你就開始想:「是不是我昨天提的那個案子害他被主管念了?還是他心情不好?還是我有口臭?」然後中午一起吃飯的時候他才說:「我今天早上肚子痛差點在捷運站蹲下來,沒注意到你啦哈哈哈。」

我們就是這樣,用自己有限的經驗和焦慮,去亂解讀別人無限可能的狀態,最後搞得自己很像在玩高難度腦力遊戲,但其實只是原地自轉、浪費力氣。

我後來學會了一個簡單卻救命的想法:「不懂就不懂,沒必要猜。」
如果有什麼真的需要知道的,我就直接問對方,或者就乾脆放下。大部分人其實根本沒空一直想你,他們也在忙著演自己的腦內劇場。

我那時候嘗試開始這樣做:

  1. 朋友沒回我,我不再自動覺得他不爽我,而是想:「他大概在忙吧,等等再看看。」
  2. 開會時有人皺眉,我不再想:「他是不是覺得我報告很爛?」而是:「可能只是咖啡喝太多胃痛吧。」
  3. 同事講話沒什麼語氣,我不再自動解讀成冷漠,而是告訴自己:「可能他就是這種講話風格啦,我不要多想。」

這樣做最大的改變是什麼你知道嗎?**我整個人變得比較輕鬆,能專注在自己該做的事上。**以前我一直被情緒拉著走,現在我比較能守住自己的界線,不讓「想太多」控制我。

而且很妙的事情發生了:當我不再一直猜別人在想什麼,我的關係反而變好了。因為我不再那麼緊張兮兮,也比較自在,對方也能感受到那種放鬆的氣氛,互動變得比較自然。

有一次,我一個朋友問我:「欸你最近是不是變得比較快樂啊?以前你很容易一點小事就心情盪到谷底耶。」我笑一笑說:「因為我現在不太猜人家在想什麼了。」她整個驚訝:「這也能快樂喔?」
我說:「超有效,我以前那種每天腦補對方討厭我、懷疑我、忽略我…那根本是內耗界的活生生教材欸!」

現在我遇到不確定的情況,腦袋還是會冒出「他是不是怎樣」的想法,但我會立刻打住自己說:「停!我們不玩這種猜猜樂。」因為我知道,那些想法90%都只是自己腦補的錯誤解讀,根本不是事實,最多也只是我內在不安全感的投射罷了。

我學會的,就是把注意力從「他們在想什麼」拉回到「我自己在幹嘛」。與其想東想西,不如去完成我今天想做的事、吃我愛吃的飯、看想看的劇、寫寫想寫的東西。專注在自己身上,真的會讓人快樂很多。

而且你知道嗎?你越專注自己,越有能量活出自己的樣子,反而會吸引到真的欣賞你的人。不用去迎合,不用去討好,也不用猜測。這樣的人際關係,才是舒服的。

所以啦,如果你也跟我以前一樣,容易胡思亂想、腦補別人對你怎樣怎樣,不妨給自己一個小挑戰——這週開始,遇到讓你想要過度解讀的情境時,對自己說一句:「我不猜,我專注我自己。」

試試看,你會發現,日子變輕了,心情也跟著鬆了。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12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