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曬太陽的我,才是快樂的我
我曾經以為,快樂是一種很大聲的情緒,比如放假、旅遊、升職、戀愛成功,最好還附帶一點煙火跟掌聲。但後來才慢慢發現,真正的快樂,其實是很安靜的——像早晨陽光灑進窗台的時候、像赤腳踩在溫熱沙灘上那種軟綿綿的觸感,或者,只是一杯剛剛好的溫開水。
我真的很愛太陽。尤其是在海邊。
只要陽光一出來,我整個人彷彿開機重啟,心情立刻升溫一百倍。我記得最幸福的時光,是住在離海邊超近的那段日子。每天起床後,連眼鏡都來不及戴,就直接抓著果汁和帽子往海邊衝。沙還是涼涼的,空氣裡有鹽味,整個人瞬間被拋進一種「我超自由」的狀態。
那時候的我剛好從一份讓人身心俱疲的工作裡跳出來。每天早上都像戰場,一開電腦就是轟炸。腦袋裡裝的是數據、簡報、對話紀錄、客戶情緒、主管期待,我被那些「你應該怎樣」的聲音壓到快喘不過氣。
然後有一天,我真的爆炸了。我把一切放下,逃去了南部的一個小海邊,每天只做三件事:吃、曬太陽、睡。也不特別追什麼意義,就是單純地、盡可能地,讓自己停下來。結果你猜怎樣?我竟然第一次開始感受到自己的心跳。
我才發現,原來我好久沒有好好生活了。
陽光變成我的朋友。它不會問我今天完成幾件事,也不會管我穿得夠不夠正式,它只是默默地照著我、包圍我,像是在說:「來吧,妳辛苦了,休息一下沒關係。」
那時候我開始養成一個習慣——每天給自己留一小段時間,去曬太陽。不需要做什麼,也不一定要去哪裡,陽台、門口、屋頂都可以,只要有陽光,我就願意花幾分鐘站在那裡,閉上眼,呼吸。
漸漸地,我也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。以前我完全不在意吃什麼,能填飽肚子就好,什麼宵夜、炸雞、超商微波餐完全來者不拒。可是當我開始靜下來,我竟然能明確感覺到某些食物讓我腸胃抗議,某些飲料會讓我整天悶悶不樂。這種感覺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,或許是以前太忙了,連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都沒空理會。
我開始試著自己做簡單的料理,像是酪梨吐司、無糖果昔、燕麥優格碗,這些東西看起來好像很文青,但其實做起來一點都不難,反而有一種很療癒的儀式感。每次自己準備一份早餐,就覺得好像在對自己說:「我有好好照顧你喔。」
我也開始接觸瑜伽。老實說,一開始我超排斥,覺得那是網美的活動、姿勢很怪、氣氛太靜。但後來某天心血來潮試了一堂課,結果竟然愛上那種慢慢拉開的感覺,尤其當我發現自己的肩膀居然這麼緊、腰竟然這麼卡,那瞬間我才意識到自己過去有多忽略身體。
→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現在的我,沒有那麼追求「完美生活」,但我開始學著讓生活裡多一點自己喜歡的元素。比如說每天早上醒來不馬上滑手機,而是坐起來喝一杯溫水、拉開窗簾、伸個懶腰;晚上不再熬夜追劇,而是泡個熱水澡、點個香氛蠟燭、聽個 chill 的音樂。這些改變真的沒什麼厲害的技術,但卻慢慢讓我變成一個更平靜、更快樂的人。
說真的,我覺得快樂其實沒那麼難找,它就藏在生活的小角落,只是我們常常錯過。像我有次騎腳踏車經過稻田,夕陽灑在金黃色的稻穗上,我停下來拍了一張照片,那一刻我沒有什麼大事發生、也沒特別完成什麼,但我心裡突然好滿,好像被某種「你很好了」的能量包圍。
我有個朋友也跟我一樣,曾經是一個拼到忘了自己的人。她每天都在為別人努力、為工作努力、為家庭努力,努力到最後連自己是誰都搞不清楚。後來她開始每天花十五分鐘做深呼吸練習,她跟我說,這十五分鐘救了她。她學會傾聽內在那個常被忽略的聲音,也才真正意識到:「原來我也值得被善待。」
這些改變,也不是一蹴可幾。我還是會偷懶、會耍廢、會點炸雞。但我不會再因此覺得內疚。我慢慢明白,照顧自己不是要求自己完美,而是給自己多一點空間——空間去調整、去修復、去放鬆。
→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如果你也是個愛曬太陽、喜歡海風、重視身體感受的人,我想我們一定能理解彼此。因為這種生活,不是浮誇的理想,而是一種慢慢學會怎麼讓自己過得更舒服、更真實的方式。
而如果你現在還在生活的洪流裡載浮載沉,我只想跟你說:沒關係,你可以從很小很小的地方開始。從喝一杯真正讓你舒服的飲料開始、從關掉手機多陪自己五分鐘開始、從出門抬頭看一下天空開始。
我不知道我們會不會再見面,也不確定你正在經歷什麼樣的狀態,但我希望你記得這件事——你可以選擇一種比較快樂的方式過日子,而那種方式,可能就在你喜歡的陽光、喜歡的食物、喜歡的呼吸裡。
我不敢說我過得多好,但我知道,只要還能曬到太陽,我就還有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