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當我們生活卡卡的時候
你有沒有發現,當我們生活卡卡的時候,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外面怎麼樣,而是我們內在出了小亂流?前陣子我在看一本老派但超有料的書,裡面講到幾句讓我腦袋像開關被打開的話,是稻盛和夫說的。這位日本傳奇企業家講話很直、很有力量,像是會戳進你心裡那種,但又讓你回頭想:「啊,好像真的是這樣耶。」
我把他的七句話筆記下來,後來越想越有感,就想來跟大家聊聊。因為我發現這些看似簡單的句子,每一句背後都像一面鏡子,照出我們心裡那些一直閃爍但被忽略的小小聲音。
我先從第一句開始聊:「急躁,是因為經歷不夠。」
這句話我一看真的差點笑出來。因為那不就是我自己嗎!以前剛出社會,每次事情卡關就急得要死,主管一句話沒回,我就腦補他是不是不爽我,或是不是我又搞砸了。現在回頭看,那些急躁真的就只是因為「不懂」,沒有經歷過,也不知道事情是需要一點時間的。就像煮湯一樣,你不能一邊加熱一邊問:怎麼還沒滾!急也沒用,火還沒到那溫度呀。
有次我在辦公室等一份合作案的確認信,已經超過原本說好的回覆時間,我在電腦前坐立難安,差點衝去對方公司敲門(當然我沒真的這麼做啦)。後來才知道人家那邊的主管臨時出差,整個流程延後,根本不是我問題。那天我學到一課:有些等待,其實是在給事件自然發展的空間。經歷越多,心越穩,急躁就會越少。
再來是:「煩亂,是因為思路不清。」
這一句真的太扎心。以前我常覺得自己好像腦子很多事在跑,但其實那只是一種「混亂」,不是「清楚」。就像桌子上堆滿資料,看起來很努力,結果每一樣都沒做完。後來我學會列出「三件今天一定要完成的事」,反而效率大增。不是我變聰明了,是我終於搞清楚「什麼該先處理、什麼可以等等」。
我有個朋友叫J,她就是個超會規劃的人。她每次都很冷靜,事情再多也不會亂,因為她一有狀況就立刻寫流程、分輕重。我曾經問她怎麼做到的,她只回一句:「腦袋太亂,就寫下來,看清楚就不怕了。」後來我也學她寫「腦內地圖」,真的很有用!一邊寫一邊整理,就不那麼煩躁了。
然後是:「懶散,是因為目標不明。」
這我超有感,因為我就是那種如果沒有明確目標,就會躺在沙發上滑手機到晚上的人。有陣子我下班後都不知道要幹嘛,吃飯、看劇、再看劇,然後睡前才想:「我今天到底做了什麼?」超空虛。
直到有一天,我在紙上寫了:「一個月內學完韓文字母。」不知道為什麼,一寫下去之後,我每天下班就很自動去開影片、練習寫字,整個人都不一樣了。我不是變得比較勤奮,而是因為有個「可以看到進展」的目標出現了。這目標不一定要多偉大,有時只是想拍一支好笑的短片給朋友看,或是週末要完成一幅畫,只要心裡有個想做的東西,就不會那麼懶了。
「暴躁,是因為自身無能。」
唉唷…這句真的讓我想到某次在捷運上發飆的自己。事情是這樣的:有一天手機快沒電,我又急著找一個客戶資料,偏偏那天沒帶行動電源,我急到像熱鍋上的螞蟻,最後還對一個擋到我下車的人吼了一句:「可以讓一下嗎!」語氣超差,自己都嚇到。
後來我想想,其實我根本不是生他的氣,是氣「自己為什麼沒有準備好」。我暴躁,只是因為我無能為力去解決當下的問題。我沒規劃好電量,也沒把資料備份好,導致我像個被困住的孩子,只能用怒氣來宣洩。從那次之後,我學會一件事:當你想罵人之前,先問自己一句:「我是不是太無力了,才這麼想發脾氣?」
第五句是:「壓力,是因期待過高。」
天啊,誰沒有被這句戳中過?我以前剛進新公司的時候,給自己設了一堆奇怪的標準:一個月內要被主管稱讚、三個月內升職、一年內薪水加到多少…結果三個月過後什麼也沒有,只剩一身疲累和一肚子自我否定。原來不是公司給我壓力,是我自己把標準訂太高。
有次我跟同事聊到這件事,他說了一句我到現在都記得的話:「你以為你在追夢,其實你在追幻想。」那一刻我真的醒了。我們常常對自己訂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期待,然後被那種「我做不到」的聲音壓得喘不過氣。後來我學會一件事:適度的期待可以是動力,但太超過的期待,只會變成壓力的來源。
「恐懼,是因為假想太多。」
你有沒有那種經驗,還沒發生的事,就已經腦補出十種最糟劇本?我就是那種容易想太多的人。有次我在報名一個公開講座前,腦中就演了一齣大戲:我會講錯話、被觀眾笑、主辦單位後悔找我…結果整個晚上睡不好,還差點想退掉。
但後來我逼自己去上了那場講座,結果怎樣?順利到不行。還有觀眾來問我細節。我那時才明白:「恐懼很多時候是自己幻想出來的敵人,根本還沒出現。」假想太多,是因為我們太想控制結果,但人生本來就很多不可控,你擔心一百次,也抵不過一次真實的經驗。
最後一句:「勞苦,是因為方法不對。」
這句我超想寫在牆上提醒自己。有段時間我一直熬夜做簡報,每次都弄到凌晨三點才睡,白天又要開會,整個人像喪屍。結果後來被一個前輩點醒,他說:「你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套一個好用的模板?幹嘛每次都重做?」我聽完真的想撞牆!
很多時候我們累,是因為一直用錯方法做事。不是我們不努力,而是沒找到對的方式。像是有人健身練了半年沒效果,是因為飲食完全沒改;有人英文一直學不好,是因為只背單字不練說話。我自己後來找到適合的工作流程後,不只省時還少加班。方法對了,效率高、痛苦少,誰不想要這樣的生活?
這七句話,我一開始只是隨手記下來,沒想到後來變成我生活裡的七個提醒。有時候我們陷入情緒漩渦裡,不是因為事情太難,而是因為我們沒停下來看看自己內在出了什麼小狀況。分享給你們,不是要大家馬上變得多厲害,而是希望你也能像我一樣,在某個情緒卡住的瞬間,想起一句話,然後慢慢走出來。
如果你也有共鳴,歡迎留言聊聊你卡關時的故事。因為人生不是解題比賽,而是一起摸索怎麼過得更舒服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