熬夜對我來說,不是壞習慣,是一種生活方式。至少曾經是。
從學生時期開始,我的生物鐘就跟一般人對不上。白天總是迷迷糊糊,真正清醒的時間從晚上十點開始,凌晨兩點才是巔峰,三點前不上床覺得人生還沒正式開始。那時候我以為自己很特別,覺得「夜深人靜」是最適合創作的時段,世界都在睡,我才能真正屬於我自己。寫文章、剪影片、構思企劃、做簡報……我幾乎所有最重要的事都放在深夜完成。
但我從來沒問過自己:這個狀態真的能長久嗎?我的身體,真的願意配合嗎?
最初的警訊,是我沒放在心上的「小事」
我第一次感覺不對勁,是有一天早上醒來,胸口有種說不上來的悶痛。不是劇烈的,也不是尖銳的疼痛,就是一種壓著壓著的鈍感,好像胸前被放了一顆大石頭。當下我還想說是不是睡姿不對,翻個身再睡回去應該就好。
結果那天整天都有點喘,爬樓梯時特別明顯,心跳跳得亂七八糟。我想可能是感冒,或者是壓力太大,因為前幾天剛趕完一份報告,加上客戶又改了三次提案,我幾乎是靠著咖啡和維他命丸在撐。
我沒去看醫生,因為我以為這些都是小問題。
然後,這樣的「小問題」開始變成「常態」。
我身邊第一個倒下的人,不是我
那年我27歲,一位我很敬佩的學長,比我大五歲,當時在一家國際公司當產品經理。他工作超拼,常常忙到凌晨還在開會,週末也在改簡報、處理細節。他常說:「我們還年輕,多拼幾年,之後就輕鬆了。」
直到有一天,他在下班路上突然倒下,救護車來時,他心臟已經停止跳動。送醫急救兩個小時,沒救回來。
醫生說是心肌梗塞,導火線是長期熬夜導致的自律神經崩潰,心臟過勞。
我們在他的告別式上,一群朋友站在靈堂前哭得像小孩,沒有人說得出話。那是我第一次真的意識到:熬夜這件事,不只是「隔天會很累」這麼簡單,而是會在某個你根本來不及反應的瞬間,把你整個人帶走。
學長沒有不健康的飲食,甚至還常去健身,但他幾乎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,而且睡眠品質很差。你看不出來他哪裡「生病」,但他的身體其實早就撐不住了。
那次我開始想:我是不是也快要撐不住了?
我也曾經以為:「只是累啦,撐過去就好」
有一段時間,我的身體狀況開始大崩盤。情緒暴躁,動不動就生氣;胃口不穩,晚上餓到睡不著,早上卻什麼都吃不下;心跳時快時慢,常常一走路就喘;更可怕的是,明明很累卻怎樣都睡不著,一閉上眼腦袋就像開機一樣運作不停。
我朋友看我這樣,有天很嚴肅地對我說:「你這樣下去會死。」
我笑了,還笑得很敷衍,說:「我又不是沒事做,只能趁晚上做事啊。」
那句話後來變成我最後悔說過的話之一。
幾個禮拜後,我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覺得頭暈得像坐雲霄飛車,一陣惡心湧上來,接著我眼前一黑,差點栽進人行道的樹叢裡。幸好旁邊有位路人扶住我,我才沒撞到頭。那位阿姨嚇得問我要不要叫救護車,我硬是搖頭說不用,然後扶著牆邊慢慢走回家。
進門後我直接趴在地上,心臟跳得像快炸開,呼吸困難,眼前一片發白。
我第一次,真切感受到:「原來,猝死離我這麼近。」
我爸以前也這樣過,但我從來沒當一回事
說來諷刺,我爸年輕的時候也是熬夜工作的人。他在我國小的時候是貨運司機,開夜班,一開就是十幾年。我媽常罵他說不要賺這麼拼,健康比較重要,但我爸總說:「年輕人嘛,睡少一點沒關係,等你們長大我再來補眠。」
他真的撐了很多年,直到有一次他在開車時差點撞上安全島,才發現自己得了高血壓合併心律不整。那時醫生直接說:「你這個狀況,如果不休息,下一次可能就不是驚險,是送醫。」
我媽那時大哭,我也嚇壞。但後來,我還是走上了跟他一樣的路,只不過不是開車,是在螢幕前把自己榨乾。
我們家的人好像都有一種「先把事做完再說」的性格,但沒有人教過我:「你不休息,事情也做不久。」
身體會記得你怎麼對待它
我後來去做了詳細的健康檢查,那份報告我至今還留著。裡頭有一行寫著:「心律不整,建議追蹤,生活需規律。」
醫生看著我說:「你還年輕,不該有這種指數。如果現在不改,三十歲以後會很難救。」
那天我回家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,看著鏡子裡的自己,黑眼圈深得像熊貓,膚色蠟黃,頭髮亂成一團,我幾乎認不出這是誰。
我開始懷疑,過去這些年我到底在拼什麼?拼了那麼多夜,交了幾份漂亮的報告、追上幾個專案、獲得幾次客戶稱讚,但我幾乎沒有過完整的快樂。我只是在一條「不得停下」的軌道上狂奔,卻從沒想過:這條軌道,可能會直接衝向墳墓。
我朋友的故事更讓我心驚
我有個朋友,女生,平常看起來很有元氣,做設計的,晚上都接案子做到三四點。她有次跟我說,她常常凌晨工作時手會抖、心跳飆快,一喝冰水就全身發冷,還會突然想吐。
我說妳這樣不對啊,要不要去看醫生。她說:「我都這樣很久了,應該沒事吧。」
結果某天,她在家裡突然暈倒,撞到桌角,昏了一整個晚上才被家人發現送醫。醫生說她是因為長期過度疲勞導致的低血壓+心臟暫時性停跳,如果再晚發現幾個小時,就沒救了。
她醒來後整個人變了。她開始固定作息、改掉接深夜案的習慣,也開始早睡早起、練習瑜伽,甚至開始學會拒絕客戶的「不合理加班」。她後來跟我說:「我很怕再一次倒下來,會醒不來。」
她那種眼神,我永遠忘不了。
我們都太晚學會「停止」的重要性
現在的我,已經不是當初那個「沒靈感就喝能量飲料硬熬」的人了。我學著晚上十點就上床,不再用「效率」來當晚睡的藉口;我也開始把生活的節奏放慢,不再把每個空檔都塞滿工作;我甚至開始覺得,能安穩地睡個飽覺,真的是一種幸福。
有時候我還是會晚睡,但我會讓自己有充足的緩衝,不再讓「熬夜」變成常態。我告訴自己:真正厲害的人,不是把自己逼到極限,而是懂得停下來養精蓄銳,再出發。
如果你現在正在熬夜,也許你會懂我在說什麼
你是不是也覺得晚上的時間才自由?你是不是也覺得「撐一下就過了」?你是不是也曾經心跳忽快忽慢、手腳冰冷、頭暈胸悶,卻告訴自己「沒事啦,太累而已」?
我都懂。因為我也是這樣撐過來的。但我真的希望你能早點明白一件事:
身體不是工具,它沒有備品。
你現在熬的每一個夜,可能都在偷偷地,把你從未來的壽命裡扣下一點點。它不會立刻讓你死,但會慢慢讓你沒力、沒氣、沒光彩,直到有天你真的倒下來,才發現後悔已經來不及。
不要等到那一天才說:「早知道。」
你現在就可以改。
在這裡,我不只分享時間管理的技巧,更分享如何讓每一刻都充滿意義——無論是專注工作的時刻,還是享用美食的片刻,甚至是發呆放空的寶貴時間。
如果你也相信生活可以更美好,如果你也渴望掌握自己的24小時,歡迎加入我們。讓我們一起,用心咬下每一口生活的蛋餅!
「人生如蛋餅,外酥內軟,配料由你決定。」 —— 蛋餅哥
你知道嗎?有時候我覺得我人生的哲學,其實是從早餐店老闆娘那邊學來的。
那天我去巷口那家早餐店點了一份起司蛋餅,老闆娘一邊熟練地倒麵糊、一邊哼著五月天的老歌,像在主持一場小型的藝術展覽。她把麵糊倒下去的瞬間,我突然就被那個畫面迷住了。
蛋餅這東西,不就是一層平凡的麵糊,然後慢慢變成金黃酥脆的外皮、裡面包著各種不同的內餡嗎?那不就是人生嗎?
我開始回想自己這幾年,真的就像在煎一張大蛋餅。有的時候火太大,焦掉了;有的時候忘了翻面,整片黏在鍋子上爛掉;有時候太貪心,加了太多料,結果皮破掉、醬也流出來,一團亂。但也有那麼幾次,剛剛好,金黃酥脆、內餡融化,咬下去的瞬間有種幸福感蔓延開來,讓我想要鼓掌說:「我今天,活得不錯。」
我以前是個超級急性子的人,什麼事都想要快、想要馬上看到結果,連煎蛋餅都會因為沒耐心等它成形,就急著翻,結果不是裂就是生。後來發現,煎蛋餅跟人生一樣,都需要等那個「剛剛好」的時機。
我有一個大學室友,超會煎蛋餅,真的,每次週末他自己煎的蛋餅都是我們整層樓的早餐供應商。我曾經問他:「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翻面?」他說:「你聽,那個聲音會告訴你。」我當時還笑他太神經質,但後來自己真的開始學做之後,才懂什麼叫「經驗會說話」。火候對了、時間對了、心情對了,你會自然知道什麼時候該翻面,就像人生中很多選擇一樣,不用逼自己太快,但也不能太慢。
有一年我剛換工作,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,結果沒幾個月我就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選錯方向。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像沒熟的蛋餅一樣,軟趴趴又沒有形狀。後來我硬著頭皮撐了半年,突然有一天,我竟然在某個專案裡找到成就感,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回家自己煎了蛋餅,邊吃邊笑,心裡想:「啊,我終於翻面了。」
還有加料這件事也很有趣。你不覺得每個人喜歡的蛋餅口味,超能反映他這個人的性格嗎?我有一個朋友超愛玉米加起司,我常笑他是兒童套餐路線,結果他在生活上也真的超童心,連下雨天都會帶傘泡在雨裡踩水窪。我另一個朋友則只吃原味加胡椒粉,說太多料會破壞餅的純粹,他對生活也真的是極簡主義到一個極致,房間裡連一張椅子都省略。
我自己則是那種心情好會加爆料、心情差吃清淡的類型。有時候我愛加泡菜、有時候愛加肉鬆,完全隨心所欲。就像我生活裡面,也會看狀況加一點刺激、有時候又想回歸平淡。不過後來我也學會,不管加什麼料,最重要的是——那是我當下真正想吃的,而不是因為別人說什麼我才這麼做。
有一次失戀,我朋友來我家陪我,她什麼話都沒說,只默默從背包拿出一袋材料,一邊唱著五月天的垃圾車,一邊在我家的小廚房開始煎蛋餅。她加了我平常不會選的香腸跟蔥花,結果我竟然第一次覺得那味道超搭,那天我吃了一整張。她邊洗鍋邊說:「你這麼愛吃蛋餅,以後心情不好就來找我煎。」那一刻我真的覺得有點想哭,但又忍住了,因為我嘴巴還滿是蛋餅。
從那次之後我就知道,原來生活不只是自己的選擇,有時候你也需要別人為你加一點你意想不到的料,才會發現新的可能。就像我後來交了一個完全跟我性格相反的對象,原本以為我們根本合不來,結果那段感情卻讓我學會了什麼叫做慢慢磨合。就像你習慣在蛋餅裡加起司,突然有人加了酸菜進來,第一口你會皺眉,第二口你會愣住,第三口你可能就愛上了。
而說到最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「享受這整個過程」。真的,我以前會覺得蛋餅是為了吃飽,人生是為了達成目標,但現在我更在意的是煎蛋餅時那個聲音、香氣、翻面時的成功感、餅皮起鍋時的酥脆聲響,還有吃下去時嘴角上揚的那一秒。
生活也是這樣,有時候你不是為了某個宏大的夢想才努力,而是為了每天那個「我今天也做得不錯」的小確幸。
後來我開始有一點點小小的儀式感,每次煎蛋餅時都會戴上那條很醜但超舒服的圍裙、播自己喜歡的歌單,像在為自己開一場早餐音樂會。有幾次我甚至還煎了兩份蛋餅帶去給朋友,一起坐在公園聊天,邊咬蛋餅邊講八卦,那種時刻比任何昂貴的早午餐還美味。
所以啊,如果你最近覺得生活有點亂、有點焦、有點煩,不如試著自己煎一張蛋餅。不需要太華麗的材料、不用買特別的鍋子,只要有心,有火,有一點耐心,然後加你喜歡的料,就可以煎出屬於你自己的完美早晨。
也許你會發現,那張看起來普通的蛋餅,裡面藏著你一直想找的答案。
一起來吧!有時候,會突然在某個平凡的午後發現,自己和以前不太一樣了。說不上來是哪裡變了,但就是不再那麼容易被情緒左右,也不再一窩蜂地討好所有人。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節奏、自己的堅持。這些轉變看似細微,卻是邁向更好的自己最清晰的訊號。
看整篇文章說真的,我以前對蛋餅沒什麼愛,學生時代的早餐大多是便利商店的茶葉蛋配一瓶豆漿,那時候覺得蛋餅太油、太重、吃了會想睡覺,考試都考不好。一直到出社會後,某天被前同事拉去吃了一家藏在巷子裡的蛋餅店,我才對它改觀。那家店超神奇,蛋餅皮自己做的,吃起來酥中帶點嚼勁,加了牽絲起司和大塊香腸,一口下去,瞬間讓我覺得「人生可以這麼簡單就快樂啊」。
看整篇文章陽光灑落在公園的長椅上,映照出一抹熟悉的金黃色。那是她最喜歡的髮色,每隔半年都會精心染製的自然金黃。現在,這抹金色只存在於我的記憶中,如同她曾經燦爛的笑容。
她是個有趣的矛盾體。禮貌得體,笑容總是那麼燦爛,彷彿能照亮整個世界。但我知道,在那燦爛的表面下,隱藏著深不見底的黑暗。憂鬱症如同一個無形的枷鎖,時常將她拖入痛苦的深淵。
我們是多年的好友。在她開心的日子裡,我們會一起逛街、看電影,她會興高采烈地向我展示她最新染的髮色。”看!這次的金色是不是很自然?”她會這樣問,眼裡閃爍著期待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