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安蛋餅哥

早起不賴床的秘密,其實比你想的簡單

有時候,不是你不想早起,而是你還沒找到對的方法

我以前是那種鬧鐘可以響到鄰居都快報警的重度賴床患者,早上跟床的感情好到分不開。每次鬧鐘一響,我的手自動變成「延遲大師」,一按再按,按到最後根本直接放棄。以前上班時,早上起床對我來說根本像打Boss關卡,要經歷幾輪精神交戰才能離開被窩。

但後來我發現,早起其實跟意志力關係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大,反而是跟生活習慣、環境設計還有一點心理暗示有關。當我慢慢調整之後,竟然可以從賴床王變成早起人,而且是那種眼睛張開就能直接下床,不需要跟自己內心小劇場吵半小時的那種。

第一個讓我受用無窮的技巧,是「把早起變成值得期待的事」。以前鬧鐘響的時候,我腦中第一個念頭是「我不想面對今天的工作」,難怪身體直接開啟防禦模式,死都不想離開被窩。後來我開始在早上安排一些讓我覺得舒服的小事,比如沖一杯自己喜歡的咖啡、播一首超喜歡的歌、或者給自己十分鐘坐在陽台曬太陽。結果神奇的是,我的腦袋居然開始期待早上,因為那段時間變成了「專屬我的時光」。

還有一招超有效,就是「把鬧鐘放到你一定要下床才能關掉的地方」。我曾經試過把手機放在衣櫃上面,結果早上要關鬧鐘必須先爬起來,整個人也就被逼著醒了。甚至我有個朋友更狠,他直接用一台超吵的小鬧鐘,丟到客廳去,逼自己一定要走過去才行。當然,一開始會覺得痛苦,但持續幾天之後,身體會開始習慣,反而不用靠鬧鐘就能自然醒。

另外,睡前的習慣真的很重要。以前我睡前滑手機滑到眼睛快閉不上,結果整個睡眠品質超差,早上就算睡八小時還是累。後來我開始睡前半小時不碰手機,改成聽一些輕音樂或是看書,沒想到入睡速度變快很多,早上醒來的精神也好很多。有一次我甚至試過睡前泡腳,隔天起床的那種輕鬆感,讓我一整天都心情很好。

我覺得,早起最大的敵人不是床,而是那種「反正再躺一下也沒差」的心態。這個心態很容易讓你掉進延遲的陷阱,一延遲就是半小時。我後來會用一個小方法,就是醒來的時候數「5、4、3、2、1」然後立刻起身,不給自己多想的時間。聽起來有點像在催眠自己,但真的有用,因為一旦多想,你的大腦就會找一百個理由讓你留在床上。

還有一個很意外的發現,就是「早起不是越早越好,而是固定時間起床比較有效」。我以前以為早起就要五點、六點那種很早的時間,結果硬逼自己反而更痛苦。後來我改成每天固定在一個能接受的時間起床,比如七點半,讓身體先養成規律,習慣了之後再慢慢提早。這樣的過程不但不會痛苦,反而比較容易堅持。

當然,偶爾你還是會有那種「今天真的不想起來」的早晨,我也有。那種時候我就會告訴自己,「好,今天給你五分鐘的偷懶時間,但五分鐘後一定要起來」。奇妙的是,這種「被允許偷懶」的感覺,反而讓我更容易起床,因為心理壓力變小了。

現在,我已經從那個每天跟床糾纏不清的人,變成可以享受早晨的人了。早上的空氣、街上的安靜感、甚至第一口咖啡的香氣,都是我一天中最喜歡的部分。有時候我還會在早上去散步,看看路邊剛開的花,或是遇到同樣早起的人點頭打招呼,那種感覺很療癒。

所以,如果你跟以前的我一樣,每天早上都在跟鬧鐘打仗,不妨先別急著怪自己沒意志力,試著從生活的小細節下手,把早起變成一件你願意做的事,而不是每天的酷刑。當你慢慢找到自己的節奏,早起真的會變成一件很自然、甚至有點幸福的事。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12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