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餅哥

脾氣好不是天生的

是一種選擇
脾氣好不是天生的

我常被朋友說我脾氣好,總是笑笑地回:「沒有啦!」其實我自己不覺得脾氣特別好,只是天生不愛衝突、不喜歡得罪人,懶得吵架,因為覺得很浪費時間。

但這一兩年來,尤其是結婚後,我才真的覺得自己脾氣變得更好了。連我婆婆都一直誇我脾氣好,誇到我自己都不好意思。

認真想想,現在幾乎不太會生氣,已經忘了上一次生氣是什麼時候。連網路上有人莫名其妙罵我,我也沒有生氣的感覺,已經練就可以笑看人生的境界。

開車在路上,急性子的我以前會很討厭別人擋路、超車,但現在變得願意讓人、給別人超車也無所謂,因為他或許真的很趕時間啊,他可能是新手上路啊!有什麼好計較的。

在外面遇到態度不好的人,就笑笑不放在心裡,想想,或許人家心情不好、有什麼困難,或精神有疾病,那我們又何必跟他們計較,跟陌生人生氣何必?!

我的另一半有時想唸我幾句,我也不會回嘴、不會跟他吵,我就笑笑地說:「對啊!我傻傻有人愛。」(然後裝可愛)要我道歉、示弱、撒嬌,給對方台階下,我都沒問題。

所以事後,他也會自知理虧跟我說:「老婆,我覺得你脾氣好好。」

脾氣好是互相的,當我脾氣變好,對方也會相對地變好,這是正向的影響,兩個人的脾氣都變好了,才會幸福嘛!

年輕時的我

以前的我,脾氣沒這麼好,年輕氣盛總是直來直往,有話直說,無形中言語傷害了人也白目的不自知。我是個急性子的人,所以很沒有耐性,要我等待,或遇到動作比較慢的人,我就會不開心。

以前談戀愛時吵架,也很轟轟烈烈,對方惹我,我也會變成火爆浪子。我以前一直以為自己這樣叫做「有個性」,但後來發現,自以為有個性卻傷害了別人,對自己也沒好處,圖一時之快何必?

對我來說,我學會了很多事情不要計較、不要往心裡去,也不要讓自己的情緒被不重要的人控制,要當自己內心的主人。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,才是一個成熟的人。

人生的資料夾

我分享過,我學會了人生要分很多「資料夾」,重要的、不重要的…很多分類,如果是不重要的,就直接丟入資源回收桶、垃圾桶吧。

如果你今天遇到一個不認識的、對你來說不重要的人來找你麻煩或罵你,你也可以跟他吵,也可以選擇不要理會、不必動怒,因為你知道,你的人生越活越短,你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跟不重要的人爭吵。

你會寧可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人事物上,所以,就不必與「不重要」的人計較吧。

當你的人生分類好資料夾,你才能妥善地運用時間和精神在你愛的、你覺得重要的人事物身上。這是一種很務實的概念,想透這個道理,你會覺得生活可以輕鬆許多。

婚姻中的脾氣

脾氣變好,是你知道什麼事情重要、不重要,什麼要計較、不計較,自然那些不重要的人事物就不值得你生氣了,而那些你愛的、愛你的人,你更捨不得跟他們計較生氣,你的脾氣當然會好。

就像已經結婚的人,我只要想到,我今天跟另一半吵架,我要的結果是什麼?是兩人分裂、還是家庭失和,還是我希望感情更好、更幸福?當我知道我要的結果是我想要幸福,那麼,我就要往那個「結果」努力。這麼想著,就不需要去吵了。

情緒的宣洩

但有人說:「可是我一股氣無法宣洩!」、「我不吵,對方怎麼知道他錯?」、「我也有情緒啊!」

吵架當然也是溝通的一種方式,但是我們要的結果還是好的,而不是感情越吵越淡。那麼,我們成為更成熟的人,更要懂得,情緒話要出口,先想三秒鐘。因為有時候,一句情緒化、傷人的話,那毀滅的力量會永遠存在。

吵架不是要吵贏,不要贏了面子、輸了感情。你要面子幹嘛?你要的是感情不是面子。你可以用更理智的方式溝通、表達,而不是毀滅性地傷人、傷了感情。

想想,我年輕時,也是吵架要吵贏的,因為覺得自己聰明、辯才無礙。但現在,想的更多,也懂得忍住,不必要證明自己永遠是對的,也不用表現比對方聰明,如果想要一段感情好好走下去,那麼,修正自己的個性和脾氣,你才會離幸福更近一些。

檢討自己

很多人,總是責怪別人、把錯都推給別人,但是其實兩人交往,不一定哪一方一定是對的,也不用堅持自己一定是對的。我們彼此一定都有做錯什麼,那麼,換個角度,檢討自己、思考自己、修正自己,你才不會一直又犯一樣的錯,或一直遇到錯的人。

被欺負怎麼辦?

有人也會問:「如果我脾氣好,但都被欺負怎麼辦?」不要因為害怕被欺負而去變成脾氣不好的人,或欺負別人。如果別人要無故對你發脾氣、欺負你,你也可以選擇自己不被他們所影響,或遠離那些人。如果無法遠離,就當作他來鍛鍊你的吧!

有些人就是要來讓你練修養的,你可以不隨之起舞,不因別人對你怒吼就怒吼回去,甚至,你要同情他們,他們一定是不快樂、心裡有苦,才會說出口傷害人,換個角度想,多體諒他們,就不必跟他們計較太多。因為你的人生是為自己活,不是活在他們的口中和想像中的。更何況,你活著也不是為了取悅那些不重要的人。

看別人不順眼

另外,你去看那些總是覺得別人難相處、脾氣不好的人,一天到晚抱怨東、抱怨西的,其實他們自己個性也不怎麼好。

脾氣好的人,很少會看別人不順眼,就像我朋友常說一句話:「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好。」因為成熟的人,他們的心胸更寬廣,更能包容別人,不受影響,所以他們不會一天到晚看人不順眼。他們頂多眼不見為淨、不放心上就好,肚量越大,自然越不會為小事、小人計較。

個性決定命運

以前聽到長者說,人要脾氣好、個性好,命才會好。我都不太相信,我覺得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,跟脾氣個性有什麼關係呢?年紀漸長,看過許多才懂得,原來真的是「個性決定命運」,很多時候並不是老天沒有給你好命或好運,而是,當幸運之神來到你身邊時,也會被你忽略、趕走或罵走。

成功人士的特質

你看那些成功的人、受人尊敬的人,他們待人處事絕對不會咄咄逼人或情緒化,因為他們知道,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結局。脾氣好,是一種選擇,也是一種智慧。真正的強者,不是氣勢凌人的人,而是能夠駕馭情緒、掌控局面的人。

姊姊的轉變

姊姊是家裡面公認最有個性、最有主見的人。年輕時候她脾氣真的不太好,講話非常直接,常常在無意之中傷到別人。我記得有一次,一個親戚因為一句無心的話惹怒了她,她竟然當場回擊,弄得全場尷尬,事後甚至還冷戰了一個多月。

但後來,她結婚、有了孩子,整個人變得截然不同。她說,帶小孩是最能修練脾氣的過程。孩子哭鬧、不聽話,剛開始她會大聲吼,但每次吼完,孩子哭得更厲害,她自己也更累。後來,她開始改變方式,不再用情緒去控制孩子,而是學會用理解與耐心陪伴。她笑說:「脾氣再大,對著一個哭得像淚人兒的小娃娃,也沒有用。」

她還說,有一次孩子在餐廳鬧脾氣,她差點發作,結果隔壁桌一位阿姨走過來輕輕拍她肩膀說:「妳已經做得很好了。」那一刻,她眼淚差點掉下來,也深深記得那一種被理解的溫柔。

從那以後,她對身邊的人也多了更多的包容。每次過年聚會,她總是主動與人寒暄,臉上永遠掛著微笑。這個轉變,讓我看見脾氣好不是天生的,而是一種被生活打磨出來的選擇。

好友小維的婚姻課題

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學好友小維。他是個非常理性、講邏輯的人,但也因此在婚姻初期常與太太吵架。他總是堅持對錯,覺得很多事情都有標準答案。舉個例子,兩人吵架時,他會搬出一堆數據、資料佐證自己沒有錯。可惜的是,感情不是數學題,不是對錯問題。

他曾經跟我聊起那段時間:「我老婆說我每次講話都像在審問她。」後來他去上了一些關係與溝通的課,慢慢學會放下「輸贏」的思維,開始問自己:「我想要吵贏,還是想要好好生活?」那個轉折點,是他太太一次崩潰大哭,說:「我不是你辯論隊的對手,我只是你老婆,我只是想你抱我一下。」

從那以後,他開始練習傾聽、練習先深呼吸再回話。他說:「我發現,不急著回應,反而能聽出她的真正需求。」婚姻慢慢走回正軌,甚至兩人後來一起開了親子工作坊,教導年輕父母如何管理情緒、溝通愛意。

小維常說:「我以為婚姻是浪漫,其實婚姻是修行。」這句話成為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提醒。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選擇善良,也是一種勇氣

有時候,人們誤會「脾氣好」等於「沒主見」、「懦弱」,但事實上,真正的善良與溫和,是經過無數次選擇後的堅持。要選擇不回嘴、不爭辯、不傷人,需要極大的勇氣與自制。

自己過去的某些經歷也曾證明,當一個人願意用善意去面對世界,世界終會以善意回報。記得幾年前曾經被一位合作對象公開誣陷,當下有一百個理由可以怒吼、澄清,但最終還是選擇沉默,因為深知多說多錯,也不希望雙方鬧得更難堪。半年後,那人遭到別人的揭發,也為當初的事情道歉。我沒說什麼,只說:「過去了,就好。」

那一次我更明白,脾氣好不是因為懦弱,而是因為想守住自己的風度與平靜。

外婆的一生

外婆是我見過最和善的人。無論誰來家裡,她總是笑咪咪地招待,從來不說別人壞話。即使有人佔她便宜,她也只是笑笑說:「能幫就幫。」

小時候曾經問她:「妳不會生氣嗎?」她總是說:「氣出來會生病,笑一笑就沒事了。」

外婆一生過得並不輕鬆,年輕時帶著五個孩子獨自打拼,經濟拮据還要面對各種親戚間的壓力與誤解,但她總能用她的平和讓整個家庭維持安定。她的脾氣好,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溫暖的家。

在她過世那年,全村人來送她,很多人都說:「這輩子沒見過她生氣過。」這樣的評價,讓我心中既驕傲又感動。她用一輩子的行動,告訴我們,溫柔才是真正的力量。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心理層面的練習

如何培養好脾氣?

脾氣好不是天生的,但可以練習。以下幾個方法,是這些年來自己實踐後覺得最有效的:

  1. 三秒法則:情緒快來時,深呼吸三秒再回應。這短短的三秒,能讓理智回到駕駛座。
  2. 換位思考:對方為什麼會這樣說或這樣做?當你設身處地,怒氣會降不少。
  3. 分清對象:家人、朋友、陌生人,不同人該給不同程度的情緒。不重要的人,不值得你費情緒。
  4. 學會放過自己: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完美,不必事事爭個是非高低。放過自己,也是一種愛自己。

願我們都成為柔軟但堅定的人

最後想說,脾氣好,並不等於不委屈、不受傷,而是明白那些不愉快只是過眼雲煙,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心中的平靜。人生這一趟旅程,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和事,但願我們都能學會溫柔地對待世界,善良地對待自己,也寬容地對待他人。

不是因為軟弱才不生氣,而是因為內心強大到,不需要用怒氣證明什麼。

這樣的選擇,值得練習一生。


就是現在!加入就有希望

加入蛋餅哥的生活革命

在這裡,我不只分享時間管理的技巧,更分享如何讓每一刻都充滿意義——無論是專注工作的時刻,還是享用美食的片刻,甚至是發呆放空的寶貴時間。

如果你也相信生活可以更美好,如果你也渴望掌握自己的24小時,歡迎加入我們。讓我們一起,用心咬下每一口生活的蛋餅!

「人生如蛋餅,外酥內軟,配料由你決定。」 —— 蛋餅哥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你知道嗎?有時候我覺得我人生的哲學,其實是從早餐店老闆娘那邊學來的。

那天我去巷口那家早餐店點了一份起司蛋餅,老闆娘一邊熟練地倒麵糊、一邊哼著五月天的老歌,像在主持一場小型的藝術展覽。她把麵糊倒下去的瞬間,我突然就被那個畫面迷住了。

蛋餅這東西,不就是一層平凡的麵糊,然後慢慢變成金黃酥脆的外皮、裡面包著各種不同的內餡嗎?那不就是人生嗎?

我開始回想自己這幾年,真的就像在煎一張大蛋餅。有的時候火太大,焦掉了;有的時候忘了翻面,整片黏在鍋子上爛掉;有時候太貪心,加了太多料,結果皮破掉、醬也流出來,一團亂。但也有那麼幾次,剛剛好,金黃酥脆、內餡融化,咬下去的瞬間有種幸福感蔓延開來,讓我想要鼓掌說:「我今天,活得不錯。」

我以前是個超級急性子的人,什麼事都想要快、想要馬上看到結果,連煎蛋餅都會因為沒耐心等它成形,就急著翻,結果不是裂就是生。後來發現,煎蛋餅跟人生一樣,都需要等那個「剛剛好」的時機。

我有一個大學室友,超會煎蛋餅,真的,每次週末他自己煎的蛋餅都是我們整層樓的早餐供應商。我曾經問他:「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翻面?」他說:「你聽,那個聲音會告訴你。」我當時還笑他太神經質,但後來自己真的開始學做之後,才懂什麼叫「經驗會說話」。火候對了、時間對了、心情對了,你會自然知道什麼時候該翻面,就像人生中很多選擇一樣,不用逼自己太快,但也不能太慢。

有一年我剛換工作,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,結果沒幾個月我就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選錯方向。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像沒熟的蛋餅一樣,軟趴趴又沒有形狀。後來我硬著頭皮撐了半年,突然有一天,我竟然在某個專案裡找到成就感,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回家自己煎了蛋餅,邊吃邊笑,心裡想:「啊,我終於翻面了。」

還有加料這件事也很有趣。你不覺得每個人喜歡的蛋餅口味,超能反映他這個人的性格嗎?我有一個朋友超愛玉米加起司,我常笑他是兒童套餐路線,結果他在生活上也真的超童心,連下雨天都會帶傘泡在雨裡踩水窪。我另一個朋友則只吃原味加胡椒粉,說太多料會破壞餅的純粹,他對生活也真的是極簡主義到一個極致,房間裡連一張椅子都省略。

我自己則是那種心情好會加爆料、心情差吃清淡的類型。有時候我愛加泡菜、有時候愛加肉鬆,完全隨心所欲。就像我生活裡面,也會看狀況加一點刺激、有時候又想回歸平淡。不過後來我也學會,不管加什麼料,最重要的是——那是我當下真正想吃的,而不是因為別人說什麼我才這麼做。

有一次失戀,我朋友來我家陪我,她什麼話都沒說,只默默從背包拿出一袋材料,一邊唱著五月天的垃圾車,一邊在我家的小廚房開始煎蛋餅。她加了我平常不會選的香腸跟蔥花,結果我竟然第一次覺得那味道超搭,那天我吃了一整張。她邊洗鍋邊說:「你這麼愛吃蛋餅,以後心情不好就來找我煎。」那一刻我真的覺得有點想哭,但又忍住了,因為我嘴巴還滿是蛋餅。

從那次之後我就知道,原來生活不只是自己的選擇,有時候你也需要別人為你加一點你意想不到的料,才會發現新的可能。就像我後來交了一個完全跟我性格相反的對象,原本以為我們根本合不來,結果那段感情卻讓我學會了什麼叫做慢慢磨合。就像你習慣在蛋餅裡加起司,突然有人加了酸菜進來,第一口你會皺眉,第二口你會愣住,第三口你可能就愛上了。

而說到最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「享受這整個過程」。真的,我以前會覺得蛋餅是為了吃飽,人生是為了達成目標,但現在我更在意的是煎蛋餅時那個聲音、香氣、翻面時的成功感、餅皮起鍋時的酥脆聲響,還有吃下去時嘴角上揚的那一秒。

生活也是這樣,有時候你不是為了某個宏大的夢想才努力,而是為了每天那個「我今天也做得不錯」的小確幸。

後來我開始有一點點小小的儀式感,每次煎蛋餅時都會戴上那條很醜但超舒服的圍裙、播自己喜歡的歌單,像在為自己開一場早餐音樂會。有幾次我甚至還煎了兩份蛋餅帶去給朋友,一起坐在公園聊天,邊咬蛋餅邊講八卦,那種時刻比任何昂貴的早午餐還美味。

所以啊,如果你最近覺得生活有點亂、有點焦、有點煩,不如試著自己煎一張蛋餅。不需要太華麗的材料、不用買特別的鍋子,只要有心,有火,有一點耐心,然後加你喜歡的料,就可以煎出屬於你自己的完美早晨。

也許你會發現,那張看起來普通的蛋餅,裡面藏著你一直想找的答案。

一起來吧!
過上更自律的新生活
每當新的一年到來,我總是會想著要設定一些新的目標,無論是健身、學習新技能,還是簡單地想過上更有秩序的生活。其實,回顧過去幾年的自己,我才發現,最能持久的改變不是那些動輒上千字的計劃,而是生活中那些看似微小卻能深遠影響的習慣。這些小小的改變逐漸地積累起來,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而這些改變,也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平衡和滿足感。

什麼樣的人,才算是真正的「厲害」?
是在職場上呼風喚雨、說一句話就能讓團隊動起來的人?還是看起來過得雲淡風輕、其實內在堅定得不得了的人?走過幾段職涯、接觸過各種人之後,越來越相信一件事:一個人真正的實力,不一定會馬上表現在他的工作上,但一定會悄悄藏在他的生活裡。尤其是那些下班後還能活出節奏、活出秩序、活出動能的人,不管表面多低調,其實都擁有驚人的潛力。

如何讓夢想不再只是夢想
夢想這個詞,對每個人來說,都有著不同的意涵。它可能是一份理想的工作、一段理想的關係、甚至是一個與世界相連的遠大目標。夢想是那個我們心中深深渴望的東西,總是讓人心跳加速,眼中閃著光。然而,回頭想想,我曾經也以為自己離夢想很遠,甚至覺得有些夢想永遠無法實現。其實,這並不是因為夢想不夠真實,而是因為我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去實現它。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慢慢變優秀的路上,其實你早就開始了

有時候,會突然在某個平凡的午後發現,自己和以前不太一樣了。說不上來是哪裡變了,但就是不再那麼容易被情緒左右,也不再一窩蜂地討好所有人。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節奏、自己的堅持。這些轉變看似細微,卻是邁向更好的自己最清晰的訊號。

看整篇文章
一高還有一高高
當我第一次聽到「人生如蛋餅」這句話時,我以為是哪個深夜饑腸轆轆的朋友在便利商店前說的幹話,結果越想越有道理。你不覺得嗎?蛋餅這東西,外皮酥酥脆脆,裡面可以包你喜歡的任何東西,從最基本的蛋,到加肉鬆、玉米、起司、九層塔,甚至還有人加泡菜、蔥花、蔬菜、蘿蔔糕……簡直比人生選項還多。最重要的是,每一份蛋餅,不管長得怎樣、味道怎樣,最終都能讓人感到滿足。這就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事。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說真的,我以前對蛋餅沒什麼愛,學生時代的早餐大多是便利商店的茶葉蛋配一瓶豆漿,那時候覺得蛋餅太油、太重、吃了會想睡覺,考試都考不好。一直到出社會後,某天被前同事拉去吃了一家藏在巷子裡的蛋餅店,我才對它改觀。那家店超神奇,蛋餅皮自己做的,吃起來酥中帶點嚼勁,加了牽絲起司和大塊香腸,一口下去,瞬間讓我覺得「人生可以這麼簡單就快樂啊」。

看整篇文章
為什麼24小時都要好好過日子?
生活不只是生存,更是一種藝術。無論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,還是深夜的寧靜時刻,每個時段都蘊含著無限可能。我們相信,只要用心設計,24小時足以讓你工作高效、休閒愜意、關係和諧、身心健康。

你真正需要的,其實沒那麼多
有次去朋友家幫忙整理,原本只是想順手幫他們清個角落,沒想到竟然打開了驚人的「庫存倉庫」。各種保健食品、洗髮精、牙膏、面膜、餅乾、泡麵……重複購買的物品堆了一櫃又一櫃,有些甚至早就過期,連塑膠膜都還沒拆開。這些東西就這樣靜靜佔據空間,也默默侵蝕著錢包。

當孤單變成習慣
有時候,寂寞像一個無形的影子,總是悄悄地跟隨著你。它不需要聲音,也不需要實體的存在,但當它出現時,你會明顯地感受到它的重量,甚至感覺到有些喘不過氣來。曾經我也無數次感受到這種無法逃避的孤單,仿佛每一個呼吸都和寂寞緊緊相連。無論是在人群中,還是在獨自一人的時光裡,它都悄悄地纏繞在身邊,無法抹去。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金色陽光下的承諾

陽光灑落在公園的長椅上,映照出一抹熟悉的金黃色。那是她最喜歡的髮色,每隔半年都會精心染製的自然金黃。現在,這抹金色只存在於我的記憶中,如同她曾經燦爛的笑容。
金色陽光下的承諾

她是個有趣的矛盾體。禮貌得體,笑容總是那麼燦爛,彷彿能照亮整個世界。但我知道,在那燦爛的表面下,隱藏著深不見底的黑暗。憂鬱症如同一個無形的枷鎖,時常將她拖入痛苦的深淵。
我們是多年的好友。在她開心的日子裡,我們會一起逛街、看電影,她會興高采烈地向我展示她最新染的髮色。”看!這次的金色是不是很自然?”她會這樣問,眼裡閃爍著期待的光芒。

看整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