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減少溝通地雷:讓訊息順暢到像喝珍珠奶茶一樣咕嚕咕嚕
讓你不再雞同鴨講,訊息傳達順暢到飛起來的秘訣,避免職場、家庭、朋友間的尷尬時刻!
相信大家一定都遇過這種狀況:明明只是想表達一個簡單的想法,結果對方聽了之後卻完全理解錯誤,甚至還產生誤會,最後搞得大家都不開心,簡直比踩到狗屎還衰!尤其在台灣這個人情味濃厚的地方,很多時候話講得太直白又怕傷感情,講得太委婉又怕對方聽不懂,這種左右為難的感覺,真的是讓人想仰天長嘯啊!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,怎麼樣才能減少這些不必要的溝通干擾,讓我們的訊息傳達,可以像喝珍珠奶茶一樣,咕嚕咕嚕地順暢!
一、 先搞清楚對方想喝什麼飲料,也就是確認對方的理解程度與背景知識
溝通的第一步,絕對不是一股腦兒地把你想講的都倒出來,而是要先確認對方是不是「準備好」聽你說了。這就像你要請朋友喝飲料,總不能人家明明不喝咖啡,你硬要塞一杯美式給他吧?
舉個例子,如果你要跟一個完全不懂電腦的朋友解釋什麼是「雲端」,你直接丟出一堆專業術語,像是「伺服器」、「虛擬化」、「資料中心」等等,保證他只會滿臉黑人問號,心裡想說:「阿你是咧供三小?」
所以,在開口之前,先花點時間了解對方對這個議題的熟悉程度,還有他過去的相關經驗,這絕對是超級重要的!你可以先試著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,像是:「你對這個東西有沒有什麼印象?」或是「你之前有沒有接觸過類似的事情?」透過這些問題,你可以大概知道對方對這個議題的了解程度,然後再根據他的程度,調整你講話的方式。
我自己的經驗是,遇到完全不了解的人,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他能理解的比喻來解釋。像是跟長輩解釋雲端,我會說:「雲端就像是把你的照片、文件放在一個很大的公共硬碟裡,你可以在手機、電腦隨時隨地取用,不用怕弄丟,也不用怕電腦壞掉就找不回來。」這樣一講,他們通常就能秒懂,而且還會覺得你很厲害呢!
二、 講重點就好,不要像阿嬤的裹腳布,又臭又長
台灣人講話很喜歡繞圈圈,有時候明明三句話就可以講完的事情,硬是要講個五分鐘,最後聽的人都已經神遊太虛了,還不知道你到底想表達什麼。這種冗長的溝通方式,簡直就是溝通殺手啊!
想想看,你是不是也曾經聽過那種開會開了兩個小時,結果什麼結論都沒有的經驗?或是跟朋友聊天,對方講了一大堆,最後你還是搞不清楚他到底想表達什麼?這種情況真的會讓人感到非常疲憊,甚至還會對溝通產生反感。
所以,盡量把你的訊息濃縮到最精華的部分,然後用最簡潔明瞭的方式表達出來。記住,重點不是你講了多少,而是對方聽懂了多少。
我自己有一個習慣,就是在跟別人溝通之前,我會先在腦海裡整理一下思緒,把我想講的重點條列出來,然後盡量用最精簡的語言表達出來。如果可以,我還會用一些簡單的圖表或圖像來輔助說明,讓對方更容易理解。
例如,今天要跟老闆報告一個專案的進度,我不會把所有的細節都鉅細靡遺地報告一遍,而是會先整理出幾個最重要的指標,像是專案的完成度、預算的執行情況、以及遇到的困難等等,然後用圖表的方式呈現出來,讓老闆一眼就能看出專案的整體狀況。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老闆的時間,也能讓老闆更清楚地了解專案的進度,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。
三、 表達要明確,不要讓人霧裡看花,搞不清楚狀況
台灣人講話很喜歡用一些模糊不清的字眼,像是「大概」、「差不多」、「可能」、「應該」等等,這些字眼聽起來好像很有彈性,但其實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。
例如,你要跟同事約時間開會,你說:「我們大概下個禮拜找個時間開會好了。」同事聽了之後,可能會覺得你只是隨口說說,並沒有真的想要開會的意思,所以他可能就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。結果,到了下個禮拜,你發現同事根本沒有安排時間開會,你就會覺得很生氣,覺得同事不重視你的意見。
所以,盡量用明確的字眼表達你的想法,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詞語。例如,你要跟同事約時間開會,你可以直接說:「我們下個禮拜三下午兩點開會,可以嗎?」這樣同事就能清楚地知道你想要開會的時間,而且也能感受到你的誠意。
我自己的經驗是,在職場上,明確的溝通非常重要。很多時候,事情沒有做好,並不是因為能力不足,而是因為溝通不良。所以,盡量把你的想法說清楚、講明白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,這絕對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。
四、 注意你的表情跟肢體語言,別讓人覺得你在擺臭臉
溝通不只是語言的傳達,還包括了表情、肢體語言、語氣等等非語言的訊息。有時候,即使你講的話很客氣,但如果你的表情很冷漠、肢體語言很僵硬,對方還是會覺得你很不友善,甚至會對你產生反感。
想想看,你是不是也曾經遇過那種講話很官方、表情很僵硬的人?你會不會覺得跟這種人溝通很困難,而且很沒有溫度?
所以,在溝通的時候,要注意你的表情和肢體語言,盡量展現出友善、親切的態度。保持微笑、眼神接觸、適當的肢體動作,都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,也能讓溝通更加順暢。
我自己的經驗是,即使是透過電話或視訊溝通,我也會特別注意我的表情和語氣。因為即使對方看不到你,也能感受到你的情緒。如果我講話的時候面無表情、語氣冷淡,對方一定會覺得我很不耐煩,甚至會覺得我不想跟他溝通。
所以,盡量保持微笑、用輕鬆愉快的語氣講話,即使是處理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,也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,進而更願意跟你合作。
五、 換位思考,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事情,不要只顧著自己爽
同理心是溝通的基礎。在溝通的時候,要盡量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事情,了解對方的需求和感受,才能更好地傳達你的訊息。
想想看,你是不是也曾經遇過那種只顧著自己講,完全不理會對方感受的人?你會不會覺得跟這種人溝通很累,而且很沒有效率?
所以,在溝通的時候,要試著了解對方的心情和想法,並且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表達你的意見。如果對方正在情緒激動的時候,你最好先安撫對方的情緒,等對方冷靜下來之後,再跟他講道理。
我自己的經驗是,在處理客訴的時候,同理心非常重要。很多時候,客戶會抱怨並不是因為產品真的有問題,而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被尊重、沒有被重視。所以,在處理客訴的時候,我會先耐心傾聽客戶的抱怨,並且向他們表達我的歉意。即使客戶的要求不合理,我也不會直接拒絕,而是會先了解他們的需求,然後盡量提供他們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。
透過這種方式,我可以讓客戶感受到我的誠意,並且化解他們的不滿,進而建立良好的客戶關係。
六、 不要預設立場,開放心胸,聽聽別人的想法
很多人在溝通的時候,都會預設立場,認為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,別人的想法都是錯的。這種心態很容易造成溝通的障礙,甚至會導致衝突。
想想看,你是不是也曾經跟別人爭論不休,最後卻發現雙方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?
所以,在溝通的時候,要保持開放的心胸,願意聽聽別人的想法,並且試著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。即使你不同意對方的觀點,也要尊重對方的意見,並且用理性的方式表達你的看法。
我自己的經驗是,在團隊合作的時候,開放的心胸非常重要。每個人的背景、經驗、專長都不一樣,所以對事情的看法也會有所不同。如果我們只堅持自己的想法,很容易忽略別人的優點,並且造成團隊的內耗。
所以,在團隊合作的時候,我會鼓勵大家多發表自己的意見,並且尊重每個人的想法。即使我們有不同的意見,我們也會透過討論的方式,找到一個最適合團隊的解決方案。
七、 適時的幽默感,讓溝通更輕鬆有趣,不要太嚴肅
台灣人很喜歡開玩笑,適時的幽默感可以讓溝通更輕鬆有趣,也能拉近彼此的距離。但要注意的是,幽默感要用對地方,不要開一些不合時宜的玩笑,以免造成反效果。
想想看,你是不是也比較喜歡跟幽默風趣的人聊天?你會不會覺得跟這種人相處很輕鬆愉快?
所以,在溝通的時候,可以適時地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,讓溝通更輕鬆有趣。但要注意的是,幽默感要用對地方,不要開一些帶有歧視、嘲諷意味的玩笑,以免傷害到對方。
我自己的經驗是,在跟同事開會的時候,我會適時地講一些笑話,讓大家放鬆心情,也能激發大家的創意。但我也會注意場合,在比較嚴肅的會議上,我就會避免講笑話,以免讓大家覺得我不夠專業。
結論:打造順暢溝通,從你我做起
溝通是一門藝術,也是一門學問。要減少不必要的溝通干擾,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練習。從現在開始,就讓我們一起努力,把每一句話都說得更清楚、更明白,讓每一次的溝通都更加順暢、更加有效率!讓我們的訊息傳達,可以像喝珍珠奶茶一樣,咕嚕咕嚕地順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