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型任務拖延症末期患者自救指南:分解任務,不再當 deadline fighter!
這是一篇寫給所有跟 deadline 愛恨交織、明明知道要開始卻總是躺在床上滑手機的拖延症朋友們的自救指南。教你如何把大型任務像切香腸一樣分解,從此告別壓力山大,擁抱自由的人生!
欸,先別急著滑走!我知道,看到「大型任務」這四個字,很多人就開始覺得心頭一緊,彷彿看到期末考的考卷、老闆的報告、或是永遠寫不完的論文。別擔心,我也是過來人,深知那種「想做卻又不知道從何下手」的痛苦。
還記得嗎?大學的時候,每次期末考前,總是會上演「不到黃河心不死」的戲碼。明明知道要讀書,但就是忍不住打開電腦看劇、刷臉書,直到 deadline 逼近,才開始抱佛腳,熬夜苦讀。結果呢?不只身體累垮,考試成績也慘不忍睹。
出了社會,這種狀況也沒有好轉。老闆交辦的專案,明明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準備,但總是拖到最後一個禮拜才開始動工。每天加班到半夜,壓力大到爆,恨不得把時光倒流,回到一個月前,好好規劃一下。
為什麼我們會拖延?
說到底,拖延的根源,其實是我們對「未知」的恐懼。大型任務往往看起來非常複雜、龐大,讓我們覺得不知所措,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。就像面對一座高山,不知道該從哪個方向攀爬一樣。
另一個原因,就是我們對「失敗」的恐懼。我們害怕自己做不好、達不到預期,所以寧願逃避,也不願意面對挑戰。就像考試前,害怕自己考不好,所以寧願逃避讀書,也不願意面對考試一樣。
分解任務:化整為零,輕鬆上手
想要擺脫拖延症,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把大型任務分解成小任務。就像把一座高山分解成幾個小山丘,一步一步攀爬,最終就能到達山頂。
1. 明確目標:搞清楚你要去哪裡
在開始分解任務之前,首先要搞清楚你的目標是什麼。這個目標要明確、具體,最好能夠量化。例如,如果你要寫一篇論文,你的目標可以是「完成一篇 8000 字的論文,主題是…」。如果你要完成一個專案,你的目標可以是「完成一個網站,包含…功能」。
目標越明確,你就越清楚自己要做什麼,也越不容易感到迷惘。就像你要去台北,就要先知道台北在哪裡,才能規劃路線、準備行李。
2. 切香腸:把大任務切成小塊
明確目標之後,就可以開始把大型任務分解成小任務。這個過程就像切香腸一樣,把一根長長的香腸,切成一片一片的小塊。
例如,如果你要寫一篇論文,你可以把任務分解成以下幾個小任務:
- 閱讀文獻: 閱讀相關的文獻,了解研究背景和現況。
- 擬定大綱: 擬定論文的大綱,確定論文的結構和內容。
- 撰寫初稿: 根據大綱,撰寫論文的初稿。
- 修改潤飾: 修改潤飾初稿,使論文更加流暢、易懂。
- 校對排版: 校對排版論文,使其符合格式要求。
如果你要完成一個網站,你可以把任務分解成以下幾個小任務:
- 規劃設計: 規劃網站的架構、功能和風格。
- 前端開發: 開發網站的前端介面。
- 後端開發: 開發網站的後端功能。
- 測試除錯: 測試網站,排除錯誤。
- 部署上線: 將網站部署到網路上。
每個小任務都要盡可能地小、具體,讓你覺得可以輕鬆完成。就像切香腸一樣,每一片香腸都要切得薄薄的,讓你一口就能吃掉。
3. 設定時程:給每個小任務一個 deadline
把大型任務分解成小任務之後,就要給每個小任務設定一個 deadline。這個 deadline 要合理、可行,不要太過寬鬆,也不要太過緊迫。
例如,你可以給「閱讀文獻」這個任務設定一個禮拜的 deadline,給「擬定大綱」這個任務設定三天的 deadline,給「撰寫初稿」這個任務設定兩個禮拜的 deadline。
設定 deadline 的目的,是為了讓你更有動力去完成任務。就像考試前,老師會規定考試日期,讓你不得不開始讀書。
4. 獎勵自己:完成小任務,犒賞一下自己
完成一個小任務之後,一定要記得獎勵自己。這個獎勵可以是任何讓你開心的事情,例如:
- 吃一頓好吃的: 吃一頓自己喜歡的餐廳,犒賞一下自己的胃。
- 看一部電影: 看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,放鬆一下心情。
- 買一件東西: 買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,滿足一下自己的購物慾。
- 跟朋友聚餐: 跟朋友聚餐聊天,分享一下喜悅。
獎勵自己的目的,是為了讓自己對完成任務產生正向的聯結。就像小時候,父母會用糖果來鼓勵我們好好讀書。
個人心得:
其實,我以前也是一個超級拖延症患者。每次面對大型任務,總是感到焦慮、不安,然後就開始逃避。直到後來,我開始學習把任務分解成小任務,才發現原來完成大型任務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。
我還記得,我第一次寫論文的時候,也是感到非常茫然。論文題目很大,內容很多,我根本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。後來,我把論文分解成幾個小任務,例如:閱讀文獻、擬定大綱、撰寫初稿、修改潤飾、校對排版。然後,我給每個小任務設定一個 deadline,並且在完成每個小任務之後,都獎勵自己一下。結果,我竟然在 deadline 之前,順利完成了論文!
那次經驗讓我意識到,只要把大型任務分解成小任務,並且按部就班地完成,就能夠擺脫拖延症,實現自己的目標。
一些常見的拖延情境與應對:
- 「我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」: 這是最常見的拖延原因之一。解決方法是,先從最簡單、最容易入手的任務開始。例如,如果你要寫一篇報告,可以先從蒐集資料開始。
- 「我覺得這個任務太難了」: 這是因為你對任務的難度估計過高。解決方法是,把任務分解成更小的步驟,並且尋求別人的幫助。
- 「我沒有動力做這個任務」: 這是因為你對任務缺乏興趣。解決方法是,試著找到任務的意義和價值,或者在完成任務之後,給自己一個大大的獎勵。
- 「我太忙了,沒有時間做這個任務」: 這其實是一種藉口。解決方法是,重新安排你的時間,並且把任務排入你的行程表中。
真實案例分享:
我的朋友小美,是一個自由接案的設計師。她常常需要接一些大型的設計專案,例如:網站設計、品牌形象設計等等。但是,她也是一個拖延症患者,每次接到大型專案,都會感到壓力很大,然後就開始拖延。
有一次,她接到一個網站設計的專案,客戶要求在一個月內完成。小美一開始感到非常焦慮,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。後來,她想起我教她的方法,開始把專案分解成小任務:
- 與客戶溝通: 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偏好。
- 規劃網站架構: 確定網站的內容和功能。
- 設計網站版面: 設計網站的視覺風格。
- 製作網站素材: 製作網站所需的圖片和文字。
- 前端開發: 開發網站的前端介面。
- 後端開發: 開發網站的後端功能。
- 測試除錯: 測試網站,排除錯誤。
然後,她給每個小任務設定一個 deadline,並且在完成每個小任務之後,都獎勵自己一下。例如,完成「與客戶溝通」這個任務之後,她就去吃一頓好吃的。完成「設計網站版面」這個任務之後,她就去看一部電影。
結果,小美竟然在 deadline 之前,順利完成了網站設計的專案!她說,這次經驗讓她對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,也更懂得如何管理時間和壓力。
:
拖延症並不是一種病,而是一種習慣。只要我們願意改變,並且採取正確的方法,就能夠擺脫拖延症,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。下次當你面對大型任務的時候,記得把任務分解成小任務,設定 deadline,獎勵自己,然後一步一步地完成。相信我,你一定可以做到!
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祝你早日擺脫拖延症,擁抱自由的人生! 記住,你不是一個人,我們都在努力克服拖延症的路上,一起加油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