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挑戰你的專注力天花板:計時器大亂鬥,看誰能撐最久!
這篇文章不是要教你變成超人,而是要跟你分享我怎麼用計時器,把自己的專注力榨到最後一滴,順便分享一些超爆笑的失敗經驗。
最近我發現自己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,一下滑手機、一下想喝飲料,根本沒辦法好好把事情做完。身為一個(自稱)時間管理大師,這實在太丟臉了!所以我決定祭出秘密武器:計時器!
計時器初體驗: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
一開始,我雄心壯志地設定了一個「番茄工作法」,想說25分鐘專注、5分鐘休息,這樣一定效率爆表。結果咧?
第一天:25分鐘好像有點太長了,10分鐘之後我就開始覺得屁股癢,想站起來走走。
第二天:忍!我忍!忍到20分鐘的時候,腦袋開始自動播放購物網站的廣告,超想買東西的!
第三天:放棄治療。25分鐘根本是酷刑!我直接把時間改成15分鐘,感覺好多了。
心得一:不要一開始就挑戰高難度。像我這種散仙體質,還是從小目標開始比較實在。就像練肌肉一樣,要循序漸進,不然隔天直接鐵手!
計時器進階班:找到你的甜蜜點
調整成15分鐘之後,我發現專注力好像有慢慢提升,但還是常常被Line的訊息、臉書的動態給吸引走。這時候,我就開始玩一些小花招。
花招一:環境淨空
把手機丟到房間外面,關掉電腦上的所有通知,讓自己身處一個完全沒有干擾的空間。這招真的很有用,但缺點是…如果我想查資料怎麼辦?難道我要跑出去拿手機嗎?
花招二:獎勵制度
每完成一個15分鐘的專注時段,就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,像是吃一顆糖果、喝一口飲料、或是伸個懶腰。這個方法可以讓我更有動力,但缺點是…我差點變成糖果富翁!
花招三:音樂加持
聽一些輕音樂或是白噪音,可以幫助我集中注意力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千萬不要選那種會讓你忍不住跟著唱的歌,不然專注力就直接歸零了!
心得二: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。每個人的習慣都不一樣,不要盲目跟隨別人的建議,要自己去嘗試、去調整。就像挑內衣一樣,一定要試穿才知道舒不舒服!
計時器魔王關:克服拖延症
就算有了計時器,我還是常常會遇到一個大魔王:拖延症!明明知道該做什麼,但就是懶得動手,只想躺在床上耍廢。這時候,我就會使出我的終極武器:倒數計時!
倒數計時法:
把要做的事情分成幾個小步驟,然後給每個步驟設定一個時間限制。例如:
- 步驟一:打開電腦 (5分鐘)
- 步驟二:開啟文件 (3分鐘)
- 步驟三:開始寫第一段 (10分鐘)
用計時器倒數計時,可以給我一種緊迫感,逼自己趕快開始行動。而且,看到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。
心得三:對付拖延症,就是要讓自己動起來!只要開始做了,就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。就像洗澡一樣,脫衣服是最痛苦的,但洗下去就超舒服!
計時器的副作用:變成時間強迫症?
用了計時器一段時間之後,我發現自己好像有點走火入魔了。開始對時間斤斤計較,連吃飯、洗澡都要計時。甚至,還會因為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事情而感到焦慮。
這時候,我才意識到,計時器只是一個工具,目的是要幫助我提升專注力,而不是要變成我的枷鎖。
心得四:不要被計時器控制,要學會適時放鬆。生活不是只有工作,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去體驗。就像吃滷肉飯一樣,偶爾加顆滷蛋,生活才會更豐富!
計時器不是萬靈丹,而是你的好夥伴
經過一番折騰,我終於找到了一種適合自己的計時器使用方式。我不再強迫自己一定要按照固定的時間表,而是根據當天的狀況,彈性調整。
有時候,我會用計時器來幫助我專注工作;有時候,我會用計時器來提醒自己要休息;有時候,我甚至會直接把計時器丟到一邊,讓自己放空發呆。
心得五:計時器不是萬靈丹,它只是你的好夥伴。它可以幫助你提升專注力,但最終還是要靠你自己去努力。就像騎腳踏車一樣,計時器是輔助輪,但還是要靠你踩踏才能前進!
我的計時器秘笈(其實也沒有多厲害啦)
- 不要害怕失敗: 一開始一定會遇到很多挫折,不要氣餒,多嘗試、多調整,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- 保持彈性: 時間表不是聖旨,要根據當天的狀況彈性調整。
- 適時放鬆: 生活不是只有工作,要學會享受生活,放鬆心情。
- 獎勵自己: 完成目標之後,記得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,讓自己更有動力。
- 不要比較: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,要專注於自己的成長。
最後的真心話
計時器真的可以幫助我提升專注力,但更重要的是,它讓我意識到時間的寶貴。以前,我總是覺得時間很多,可以慢慢來。但現在,我會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,努力把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。
希望我的經驗分享,可以給你一些啟發。趕快拿起你的計時器,一起來挑戰專注力天花板吧!說不定你會發現,原來自己比想像中還要更厲害! 記得,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享受挑戰的樂趣,而不是追求完美。 祝你成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