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超效率會議紀錄術:讓你不再被老闆追殺的秘密武器
告別手忙腳亂,掌握高效會議紀錄技巧,讓你擺脫會議地獄,成為職場紀錄王!
會議紀錄,簡直是每個上班族心中的痛!開會的時候要聚精會神聽老闆講幹話,結束後還要絞盡腦汁回想剛剛到底說了什麼,更慘的是,老闆還會奪命連環call:「會議紀錄咧?會議紀錄生出來了沒?」,簡直比被鬼追還恐怖!別擔心,今天就是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嘔心瀝血研究出來的會議紀錄大法,保證讓你從此告別手忙腳亂,變成老闆眼中的效率達人!
第一招:事前準備,勝過事後補救
很多人都覺得會議紀錄就是開會後才要做的事情,但其實,魔鬼藏在細節裡,會議前的準備才是決定你紀錄效率的關鍵!
先了解會議目的: 在參加會議之前,一定要搞清楚這次會議到底要幹嘛?是要討論新產品上市計畫?還是要檢討上一季的業績?知道會議目的,你才能有方向性地紀錄,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記一通。
- 我的經驗: 以前剛進公司的時候,每次開會都搞不清楚狀況,結果會議紀錄寫得像流水帳一樣,老闆看了直接把我叫到辦公室「好好指導」一番。後來學乖了,每次開會前都會先問清楚會議目的,這樣紀錄起來就事半功倍了!
準備好工具: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!好的工具絕對能提升你的工作效率。
筆記本+筆: 這是最基本款,但絕對不能少!最好準備一本專門記錄會議的筆記本,不要隨便拿張廢紙來記,這樣看起來比較專業,老闆也比較不會覺得你很隨便。
錄音筆/手機錄音功能: 這個超重要!人的記憶力有限,不可能把每個字都記下來,錄音可以讓你事後回顧,確保沒有遺漏任何重要資訊。
- 小提醒: 錄音之前要先告知與會者,這是基本的禮貌喔!
平板/筆電: 如果你需要同步分享資料或是即時做簡報,平板或筆電會是你的好幫手。
- 我的經驗: 我個人比較喜歡用平板手寫筆記,因為手寫的記憶比較深刻,而且可以直接在文件上做標記,非常方便。
熟悉與會者: 知道誰會出席會議,可以讓你更了解每個人的立場和觀點,這樣在紀錄的時候,就能更精準地掌握重點。
- 我的經驗: 以前開會的時候,常常搞不清楚誰是誰,結果紀錄的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,超尷尬的!後來我都會事先看一下與會者的名單,稍微了解一下他們的角色,這樣開會的時候才不會出糗。
第二招:會議中,眼觀四面、耳聽八方
開會的時候,千萬不要只顧著滑手機或是發呆!要全神貫注,才能掌握會議的重點。
記錄關鍵資訊: 會議紀錄的重點不在於鉅細靡遺地記錄每個字,而是要抓出關鍵資訊,例如:
- 決議事項: 這是最重要的!一定要清楚記錄每個決議事項,包括誰負責、何時完成等等。
- 待辦事項: 哪些事情需要會後處理?誰要負責?完成期限是什麼?這些都要記錄清楚。
- 重要數據: 如果會議中有提到任何重要的數據,例如:業績目標、預算金額等等,一定要記錄下來。
- 重要論點: 每個人的發言重點是什麼?支持什麼論點?反對什麼論點?這些都要記錄下來,以便後續追蹤。
運用速記技巧: 會議進行的速度很快,如果用一般的寫字速度,根本來不及記錄。所以,你需要一些速記技巧來提升你的效率。
縮寫: 使用常用的縮寫,例如: ASAP (as soon as possible)、FYI (for your information) 等等。
符號: 使用符號來代表常用的詞語,例如:↑ (上升)、↓ (下降)、→ (指向) 等等。
簡圖: 如果會議中有提到任何流程或是架構,可以用簡圖來記錄,這樣更清楚明瞭。
- 我的經驗: 剛開始練習速記的時候,真的覺得很困難,但只要多加練習,就會越來越上手!現在我已經可以很流暢地用速記技巧記錄會議內容了。
主動提問: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,一定要主動提問!不要害怕問笨問題,問清楚總比事後猜測來得好。
- 我的經驗: 有一次開會的時候,我對於一個專案的細節不太了解,但我又不好意思問,結果事後在寫會議紀錄的時候,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寫,只好硬著頭皮去問同事,結果被同事笑說:「早問就好了啊!」
第三招:會後整理,畫龍點睛
會議結束後,不要急著去喝下午茶或是滑手機,趁著記憶猶新,趕快把會議紀錄整理出來!
盡快整理: 越快整理,記憶越深刻!最好在會議結束後的24小時內完成整理,這樣才能確保沒有遺漏任何重要資訊。
- 我的經驗: 我以前常常拖到最後一刻才整理會議紀錄,結果很多細節都忘記了,只好回去翻錄音檔,浪費了很多時間。後來我學乖了,每次開完會都會立刻把會議紀錄整理出來,效率提升了很多。
校對潤飾: 整理完畢後,一定要仔細校對,確保沒有任何錯誤或是遺漏。可以請同事幫忙檢查,或是自己隔天再看一遍,這樣可以更容易發現錯誤。
排版美化: 會議紀錄的排版也很重要!好的排版可以讓人更容易閱讀,也更容易掌握重點。
- 標題分明: 使用標題來區分不同的主題,讓讀者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資訊。
- 重點加粗: 將重要的內容加粗,讓讀者可以一眼看出重點。
- 善用表格: 如果會議中有提到任何數據,可以使用表格來呈現,這樣更清楚明瞭。
分享給與會者: 會議紀錄完成後,一定要分享給與會者,讓他們確認是否有任何錯誤或是遺漏。
- 我的經驗: 有一次我寫完會議紀錄後,沒有分享給與會者,結果後來才發現我記錯了一個重要的數據,導致後續的工作都出了問題。從此以後,我都會在第一時間分享會議紀錄,確保資訊的正確性。
額外加碼:一些職場生存小技巧
除了以上這些會議紀錄的技巧之外,還有一些職場生存小技巧,可以讓你更上一層樓!
觀察老闆的喜好: 每個老闆的風格都不一樣,有些人喜歡簡潔明瞭的會議紀錄,有些人喜歡鉅細靡遺的會議紀錄。觀察老闆的喜好,投其所好,才能讓老闆對你刮目相看。
- 我的經驗: 我的前老闆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的人,他喜歡看到會議紀錄中記錄每個人的發言內容,以及每個決議事項的理由。所以,我每次寫會議紀錄的時候,都會特別注意這些細節,結果老闆對我的評價非常好。
建立自己的模板: 建立自己的會議紀錄模板,可以讓你省下很多時間。模板中可以包含常用的標題、表格、以及速記符號等等。
- 我的經驗: 我自己建立了一套會議紀錄模板,裡面包含了會議目的、與會者、決議事項、待辦事項、以及其他相關資訊。每次開會前,我只要把模板打開,填入相關資訊就可以了,非常方便。
保持學習的心態: 會議紀錄的技巧不是一成不變的,隨著科技的進步,也會不斷出現新的工具和方法。保持學習的心態,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- 我的經驗: 我經常會上網看一些關於會議紀錄的教學文章,或是參加一些相關的課程,學習新的技巧和方法。這樣才能確保自己不會被時代淘汰。
分享一個我的獨門秘訣:
其實,會議紀錄最重要的不是技巧,而是態度!只要你用心去記錄,用心去整理,用心去分享,就能寫出一份好的會議紀錄,成為老闆眼中的得力助手!
希望以上這些分享對大家有幫助!祝大家都能擺脫會議地獄,成為職場紀錄王!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