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用腦科學讓你的專注力像開外掛一樣持久!
想擺脫三分鐘熱度?用科學方法練成專注力高手!
各位鄉親父老兄弟姊妹們,大家好!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一個現代人共同的痛——專注力!說真的,現在誘惑那麼多,手機裡的通知像永遠按不完的貪食蛇,老闆丟過來的任務又像永遠寫不完的作業,想要專心做點事情根本難如登天啊!
不過別擔心,今天不是要來跟你講什麼心靈雞湯,或是叫你冥想打坐(雖然那些也不錯啦),而是要從「腦袋」這個硬體設備下手,告訴你怎麼用腦科學的知識,讓你的專注力像開外掛一樣,直接升級成PRO等級!
Part 1:先了解你的腦袋瓜,才不會亂操它
你知道嗎?你的腦袋其實就像一個超複雜的控制中心,裡面住著很多不同的小精靈,它們各自負責不同的任務。其中,跟專注力關係最密切的就是「前額葉皮質」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「額葉」。
額葉就像是大腦的CEO,負責掌管我們的決策、計畫、衝動控制等等,當然也包括專注力。當我們需要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額葉就會跳出來,壓制那些想要搞破壞的小精靈(像是滑手機的慾望、想八卦的心情等等),讓我們可以集中注意力。
但是,額葉這個CEO也是有極限的。就像你每天上班也是會累一樣,長時間的專注會讓額葉疲勞,然後就開始罷工,讓我們覺得頭昏腦脹、注意力渙散。
- 心得一: 以前我都以為只要意志力夠強,就可以一直保持專注。結果發現根本不是這樣,硬ㄍㄧㄥ只會讓自己更累,效果反而更差。現在我會更注意休息,讓額葉有喘息的空間,這樣反而更能持久。
Part 2:專注力殺手現形記!小心這些地雷
既然知道額葉很重要,那我們就要好好保護它,避免讓它太快陣亡。以下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,那些會偷偷消耗我們專注力的隱形殺手:
- 多工處理: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同時處理很多事情,效率很高。但事實上,研究顯示,多工處理會讓我們的大腦不斷地在不同任務之間切換,反而會消耗更多的能量,降低效率。想像一下,你一邊煮菜一邊回訊息,結果不是菜燒焦了就是鹽巴放太多,根本得不償失啊!
- 社群媒體的誘惑: 臉書、IG、LINE這些App就像黑洞一樣,一不小心就會把我們的時間吸走。那些永遠刷不完的動態,會讓我們的大腦不斷地受到刺激,產生多巴胺,讓我們欲罷不能。但這種刺激其實是短暫的,而且會讓我們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,變得更難專注。
- 睡眠不足: 睡飽飽真的很重要!睡眠不足會讓額葉功能下降,讓我們變得更容易分心、健忘、情緒不穩定。想像一下,你前一天熬夜追劇,隔天上班根本像在夢遊,腦袋一片空白,這種狀態怎麼可能專心工作?
- 壓力過大: 壓力就像慢性毒藥一樣,會慢慢地侵蝕我們的身心健康。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,會讓我們的身體分泌過多的壓力荷爾蒙,影響大腦功能,讓我們變得更容易焦慮、緊張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- 不健康的飲食: 我們的腦袋需要營養才能正常運作。如果長期吃一些高油、高糖、高鹽的垃圾食物,會讓我們的血糖波動過大,影響大腦的能量供應,讓我們變得昏昏欲睡、反應遲鈍。
- 心得二: 我以前超愛邊吃飯邊看影片,覺得這樣很享受。但後來發現,這樣根本沒辦法好好享受食物的味道,而且吃完之後更容易覺得疲勞。現在我會盡量專心吃飯,享受食物的美味,這樣反而更有飽足感,也更有精神。
- 心得三: 我之前工作壓力很大,每天都覺得很焦慮。後來我開始嘗試一些放鬆的方法,像是運動、冥想、聽音樂等等,發現真的可以有效降低壓力,讓我的大腦更清醒。
Part 3:專注力養成術!用科學方法打造金頭腦
了解了專注力的原理和殺手之後,接下來就要教大家一些實際的方法,來提升你的專注力。這些方法都是經過科學驗證的,不是什麼玄學或偏方喔!
- 番茄工作法: 這是一個很簡單但很有效的方法。簡單來說,就是設定一個25分鐘的專注時間,然後休息5分鐘。每四個番茄鐘之後,可以休息更長的時間(例如20-30分鐘)。這樣可以讓你的大腦有充分的休息時間,避免過度疲勞。
- 正念冥想: 正念冥想是一種練習專注力的方法。透過觀察自己的呼吸、身體感覺、想法等等,可以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內心狀態,也能夠訓練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。
- 運動: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增加大腦的血流量,讓大腦更健康。而且運動還可以釋放壓力,讓我們的心情更愉快,更有動力去完成任務。
- 充足的睡眠: 睡飽飽真的很重要!(再說一次!)每天睡足7-8小時,可以讓你的大腦有充分的時間修復和整理。睡前避免使用電子產品,可以幫助你更容易入睡。
- 健康的飲食: 多吃一些對大腦有益的食物,像是魚、堅果、蔬菜、水果等等。避免吃太多垃圾食物,以免影響大腦功能。
- 設定明確的目標: 當我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時候,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。所以,在開始工作之前,先花一點時間設定明確的目標,可以幫助你更有方向感。
- 排除干擾: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工作,關掉手機通知,告訴家人或同事不要打擾你。盡量減少外界的干擾,可以幫助你更容易進入專注狀態。
- 單一任務: 盡量一次只做一件事情,不要同時處理太多任務。這樣可以避免大腦不斷地在不同任務之間切換,消耗過多的能量。
- 獎勵自己: 當你完成了一個任務之後,可以給自己一些小小的獎勵,像是吃個點心、聽個音樂、看個影片等等。這樣可以激勵你繼續努力,保持專注。
- 記錄追蹤: 可以用筆記本或手機App記錄自己每天的專注時間和效率。這樣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進步情況,也能夠找出哪些方法對你最有效。
- 心得四: 我剛開始嘗試番茄工作法的時候,覺得25分鐘實在太短了,根本做不了什麼事情。但後來我發現,其實25分鐘已經足夠讓我完成很多任務了。而且中間的休息時間,可以讓我的大腦好好放鬆,讓我可以更有精神繼續工作。
- 心得五: 我以前超討厭運動,覺得運動很累。但後來我開始嘗試一些輕鬆的運動,像是散步、瑜珈等等,發現其實運動也可以很享受。而且運動之後,我真的覺得頭腦更清晰,心情也更好。
- 心得六: 我發現設定明確的目標真的很有用。以前我常常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,所以很容易分心。但現在我會先花一點時間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,然後再開始工作,這樣效率真的提高很多。
Part 4:打造專注力環境,讓效率翻倍
除了提升個人的專注力之外,我們還可以透過打造一個有利於專注的環境,來幫助我們更容易進入專注狀態。
- 整理桌面: 一個雜亂的桌面會讓我們分心。把桌面上的東西整理乾淨,只留下必要的物品,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。
- 創造儀式感: 在開始工作之前,可以做一些固定的事情,像是泡一杯咖啡、點一盞香氛燈、聽一些特定的音樂等等。這些儀式可以幫助我們轉換心情,更容易進入工作狀態。
- 使用番茄鐘App: 有很多番茄鐘App可以幫助我們管理時間,提醒我們休息。這些App通常還會提供一些數據分析功能,讓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的專注時間和效率。
- 使用降噪耳機: 如果工作環境比較吵雜,可以使用降噪耳機來隔絕外界的干擾。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。
- 善用工具: 有很多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專注力,像是Evernote、Trello、Asana等等。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整理思緒、管理任務、追蹤進度。
- 心得七: 我以前的桌面亂到不行,東西堆得像山一樣。後來我開始整理桌面,把不必要的東西都收起來,發現真的可以讓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。而且整理桌面還可以讓我的心情更愉快,工作起來也更有動力。
- 心得八: 我發現創造儀式感真的很有用。我每天早上都會先泡一杯咖啡,然後聽一些古典音樂,這樣可以讓我更容易進入工作狀態。而且咖啡的香味和音樂的旋律,可以讓我的心情更平靜,更有靈感。
Part 5:專注力不是天生的,是練出來的!
最後要跟大家強調的是,專注力不是天生的,而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的。就像健身一樣,你需要持之以恆地鍛鍊,才能看到效果。
所以,不要氣餒,就算一開始很難專心,也不要放棄。只要你願意付出努力,相信你一定可以練成專注力高手,讓你的生活和工作都更有效率、更快樂!
以上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一些用腦科學提升專注力的方法。希望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到大家,讓大家的生活更美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