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以前一直以為「認識自己」這件事,就是把星座、血型、MBTI填一填,朋友說我像什麼我就像什麼,爸媽說我內向我就內向,戀人說我冷淡我就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沒心肝。直到有一天,我發現我連要吃什麼晚餐都猶豫半天,心裡那個聲音永遠都在問:「你確定這是你想要的嗎?」
我才開始懷疑,欸?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誰?
有一段時間,我會把「認識自己」當成目標,一邊寫筆記、一邊分析自己的反應,甚至還會在深夜錄語音跟自己對話(這個很中二,我知道),搞得像在跟自己談戀愛一樣。然後某天,我聽到一段話:「真正的自我了解,不是把自己分類好,而是開始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恐懼與慾望。」
那天我真的沉默了好久。
因為我發現,我其實超擅長對自己說謊。
像我總是跟自己說:「我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啦,我就是做自己。」然後一轉頭,發文之前瘋狂修圖、改內文、一直問朋友這樣會不會太中二、太高調、太假掰。或是說:「我只是比較慢熱,不是怕被拒絕。」結果根本只是怕沒人回訊息,怕自己主動了對方會跑走。
這些都是我跟自己說的謊。
但當我開始一點一點拆解,慢慢承認自己很怕孤單、很在乎形象、很愛贏又怕輸,那一刻其實不太舒服,有點像拔牙,明知道要拔但還是怕痛。但那個痛,反而讓我更靠近真實的自己。
我朋友L曾經說過一句很戳心的話:「人最難的就是誠實面對自己,因為我們總是想成為某一種更好版本的自己,不想承認那個現在的自己,其實有點糟。」
L是我認識最不會自我欺騙的人,他敢說自己小氣、忌妒、還會在朋友成功時心裡酸酸的。但他不會留在那個酸裡面,他會拿那個情緒來問自己:「為什麼我會這樣想?是不是我也想要某些東西,卻一直不敢承認?」
有一次我們在吃鹹酥雞,我跟他抱怨說我好像很沒自信,工作上遇到一點點批評我就玻璃心。他邊咬著甜不辣邊問我:「你是真的沒自信,還是你其實希望自己完美?如果你一直想當完美的人,那一點點裂痕都會讓你崩潰啊。」
我那天突然語塞。
後來想想,他說得對。我自以為的「沒自信」,其實是對自己的高標準沒被滿足。也就是說,我連「我為什麼不快樂」這件事,都搞錯了原因。
很多時候,我們都活在一個假裝出來的自我裡頭。那個自我很懂事、很成熟、很積極向上,偶爾再來點脆弱讓人心疼。可是那不一定是我們真正的樣子。那可能只是我們覺得「別人比較會喜歡的樣子」。
像我有個學妹S,總是笑咪咪地說「沒關係我可以」,不管別人要她幫忙什麼,她都點頭答應。有次她爆炸了,淚崩大哭說:「我其實很討厭這種總是要當好人的自己,但我如果不答應,就覺得自己很差勁。」
我看著她那副眼淚鼻涕一起流的模樣,突然懂了,原來很多人都在演一齣「好人戲碼」,只是演久了連自己都信以為真,直到有一天真的撐不住,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快樂。
所以啊,超越自我欺騙,不是要我們把自己逼到一個極端的真實,也不是要每天挖內心的傷口,而是學會在每一個瞬間,多聽一下自己心裡那個微弱但誠實的聲音。
有時候那個聲音會說:「我好像只是想被關心一下。」有時候會說:「我其實不想去那場聚會,只是不敢說出口。」又或者它會很安靜地提醒你:「你其實可以不用再假裝堅強了。」
這些聲音很小聲,因為我們太習慣開大聲公叫自己要積極、要勇敢、要體貼、要不要生氣、要更成熟。但如果我們能在那些吵雜的「應該」裡頭,暫停一下,聽聽那個「我真的想要什麼」,也許就離「了解自己」近一點點。
我也不是什麼聖人,我有時候還是會自我催眠說:「我沒事啦。」結果轉頭去狂刷IG、瘋狂吃零食來麻痺自己。但現在的我比較願意在那個刷完IG覺得空虛的瞬間,誠實地問自己:「你是孤單嗎?還是其實只是想找個人說話?」
有一次我自己一個人去台中散心,在高鐵上聽著歌突然淚腺爆炸,那時候完全沒什麼特別的事發生,我就只是突然想起某個沒聯絡的朋友,然後心裡一陣刺痛。我沒把這情緒壓下去,也沒有立刻打給對方,而是就靜靜地坐著,讓那個思念慢慢流過去。
這個小舉動,讓我第一次覺得:「原來不逃避的自己,這麼有力量。」
不再對自己說謊,也不代表要時時刻刻攤在陽光下接受檢查。有時候我們只是需要一點誠實的空間,就像一雙舒服的拖鞋,不是漂亮,但走起路來特別安心。
我在日常生活中開始練習一些簡單的小事,像是:
-如果真的不想參加聚會,就誠實說「我想在家耍廢」。
-當別人問我有沒有生氣,不再下意識說「沒有啊」,而是說「有一點,但我想冷靜一下再講」。
-不再強迫自己一定要當那個總是照顧別人的角色,有時候也承認我需要被照顧。
這些小小的練習,讓我從一個把情緒都塞進肚子裡的人,慢慢變成可以說出「我其實也會怕」的人。
而當我越來越誠實地對待自己的時候,我發現,身邊的人也開始變得不一樣。朋友開始跟我分享他們以前不敢說的煩惱,我們的對話不再只有「最近好嗎」這種客套,而是「你最近有什麼卡住的地方嗎?」這種真正的交流。
我覺得,自我了解這件事,不是終點,而是日復一日的過程。就像打掃房間一樣,有時候整理得很乾淨,有時候又亂成一團,但你知道那是你的空間,你會願意繼續打掃下去,因為裡面有你最真實的樣子。
我們不需要成為「理想的自己」,也不必對外界交出一張完美的履歷表。我們只要學會不再對內心那個小小的自己說謊,他就會慢慢信任你、靠近你,最後成為你一輩子最堅定的夥伴。
所以如果你現在也跟我一樣,還在摸索自己是誰,那恭喜你,你已經在路上了。
路不一定筆直,可能會跌倒、迷路、哭到不行,但只要你還願意走,還願意聽見自己真正的聲音,那你就已經比昨天更靠近那個「真正的你」。
這個世界很吵,但你可以安靜一點,聽聽看自己心裡怎麼說。你會發現,那個你,一點都不糟糕,而且比你想像中,更有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