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筆記救星!告別鬼打牆,用結構化筆記找回你的腦袋
擺脫資訊焦慮,用聰明筆記法,讓思考不再原地打轉,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事!
身為一個重度資訊使用者,我深深體會到「鬼打牆」的痛苦。明明昨天才想過這個問題,今天打開電腦,腦袋卻一片空白,又要從頭開始搜尋資料、重新思考一遍。這種感覺就像在迷宮裡繞圈圈,浪費時間又耗費精力,真的讓人想把電腦砸爛!
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一樣的困擾。資訊爆炸的時代,我們每天接收大量的訊息,Line群組、臉書動態、新聞報導,各種資訊不斷湧入,讓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台過載的電腦,跑得又慢又當機。結果就是,重要的資訊被淹沒,有用的想法被遺忘,想做的事情永遠停留在待辦清單上。
為了擺脫這種「鬼打牆」的困境,我開始研究各種筆記方法,希望能找到一種可以幫助我整理思緒、提升效率的工具。試過Notion、Evernote、Roam Research,甚至是傳統的紙筆筆記,最後發現,「結構化筆記」才是我的救星!
什麼是結構化筆記?別怕,其實超簡單!
聽到「結構化」三個字,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很複雜。但其實,結構化筆記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。簡單來說,就是把你的筆記整理成一個有組織、有邏輯的系統,讓你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資訊,並且輕鬆地將不同的想法連接起來。
想像一下,你的大腦就像一個堆滿雜物的房間。如果你只是隨便把東西丟進去,等到要用的時候,一定會找不到。但是,如果你把房間整理一下,把東西分門別類地放好,下次要用的時候,就可以輕輕鬆鬆地找到。
結構化筆記也是一樣的道理。透過建立清晰的分類、標籤和連結,我們可以把大腦中的資訊整理成一個有條理的知識庫,讓思考更有效率,也更有深度。
我的結構化筆記之路:從一團亂到有條理
剛開始接觸結構化筆記的時候,我也是一頭霧水。網路上有很多關於結構化筆記的教學,但大部分都太理論化,讓我看得眼花撩亂。後來,我決定從自己的需求出發,一步一步地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。
我的第一個步驟是建立「分類」。我把我的筆記分成幾個大的類別,例如「工作」、「學習」、「生活」、「興趣」等等。然後,在每個類別下,再建立更細的子類別。例如,「工作」類別下,可能有「專案」、「會議」、「任務」等等。
建立分類之後,我開始使用「標籤」。標籤可以幫助我更精確地描述筆記的內容。例如,一篇關於「行銷策略」的筆記,我可能會加上「行銷」、「策略」、「數位行銷」、「社群媒體」等標籤。
也是最重要的,我開始建立「連結」。連結可以把不同的筆記連接起來,形成一個知識網絡。例如,一篇關於「使用者體驗」的筆記,可以連結到一篇關於「網站設計」的筆記,也可以連結到一篇關於「使用者研究」的筆記。
透過建立分類、標籤和連結,我的筆記開始變得有條理,也更容易搜尋。以前,我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找到需要的資訊。現在,我只需要輸入幾個關鍵字,就可以快速找到相關的筆記。
結構化筆記的好處:不只是節省時間而已!
除了節省時間之外,結構化筆記還有很多其他的好處。對我來說,最重要的好處是,它可以幫助我更深入地思考問題。
當我把不同的筆記連接起來的時候,我會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關聯。例如,我發現「使用者體驗」和「網站設計」之間有很強的關聯,也發現「數位行銷」和「社群媒體」之間有很深的淵源。
透過這些關聯,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問題,也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。以前,我只能從單一的角度來看問題。現在,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思考,也更有可能找到創新的想法。
此外,結構化筆記還可以幫助我更好地記憶資訊。當我把資訊整理成一個有組織的系統的時候,我就更容易記住它。而且,當我需要回憶這些資訊的時候,我只需要找到相關的筆記,就可以輕鬆地喚起記憶。
我的筆記工具:Notion是我的最佳夥伴
市面上有許多筆記工具,但我最喜歡的還是Notion。Notion是一個功能強大的筆記工具,它提供了豐富的模板、資料庫和連結功能,可以幫助我輕鬆地建立結構化的筆記。
我喜歡Notion的其中一個原因是,它可以高度客製化。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,設計自己的筆記模板和資料庫。例如,我設計了一個「專案管理」的模板,可以幫助我追蹤專案的進度、分配任務和管理資源。
我也喜歡Notion的連結功能。我可以輕鬆地把不同的筆記連接起來,形成一個知識網絡。而且,Notion還支援雙向連結,也就是說,如果我在一篇筆記中連結到另一篇筆記,那麼在另一篇筆記中也會自動建立一個連結回到第一篇筆記。這個功能非常方便,可以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資訊之間的關聯。
當然,Notion也不是完美的。它有一些缺點,例如速度比較慢,而且對新手來說可能有點難上手。但是,總體來說,Notion仍然是我最喜歡的筆記工具。
個人心得:告別焦慮,擁抱更有條理的生活
使用結構化筆記一段時間之後,我發現我的生活變得更有條理,也更有效率。以前,我總是感到焦慮,因為我擔心自己會忘記重要的資訊。現在,我不再感到焦慮,因為我知道所有的資訊都安全地儲存在我的筆記系統裡。
而且,結構化筆記也幫助我更好地管理時間。以前,我總是把時間浪費在尋找資訊和重新思考問題上。現在,我可以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事,例如學習新的技能、發展自己的興趣和陪伴家人朋友。
最重要的是,結構化筆記幫助我找回了思考的樂趣。以前,我覺得思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,因為我總是感到迷茫和困惑。現在,我覺得思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,因為我可以透過筆記系統,探索新的想法、發現新的關聯和解決新的問題。
給你的建議:從簡單開始,慢慢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
如果你也想嘗試結構化筆記,我的建議是,從簡單開始。不要一開始就想建立一個完美的筆記系統。先從建立幾個基本的分類和標籤開始,然後慢慢地擴充你的筆記系統。
另外,不要害怕犯錯。建立筆記系統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改進的過程。你會犯錯,你會改變主意,你會發現一些東西行不通。但這都是正常的。只要你不斷地學習和改進,你最終會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筆記系統。
最重要的是,享受這個過程。建立筆記系統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,你可以透過它來了解自己、探索新的想法和解決新的問題。享受這個過程,你就會發現,結構化筆記不僅僅是一個工具,更是一種生活方式。
所以,別再讓你的腦袋原地打轉啦!拿起你的筆記工具,開始建立你自己的結構化筆記系統吧!你會發現,你的思考會變得更有深度,你的生活也會變得更有條理。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