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安蛋餅哥

一個塑膠袋害三代?

我的地球焦慮症上身了!

有沒有過一種突然驚醒的感覺?就是你一邊拿著塑膠袋在便利商店裝關東煮,一邊腦袋冒出一句:「這東西要分解五百年欸!」然後你默默低頭看著自己的手……超像犯人。這不是開玩笑,我是真的有好幾次差點因為用吸管而自責到睡不著(雖然最後還是睡著了)。

不過話說回來,這種感覺應該不少人都有。尤其是我們這個夾在「爸媽還在用免洗餐具」跟「小孩開始種樹救地球」之間的世代,真的很容易焦慮。我以前一直覺得環保是有錢人的事,直到某次和朋友聊天,我才被一語點醒:「你現在亂搞,其實是你孫子在還債耶。」

蛤?我連自己房貸都還不完,還要替還沒出生的孫子買單?

那天之後,我開始默默記錄自己的生活習慣,然後嚇到吃手手。什麼外送、過度包裝、一次性商品、冷氣開到像極地探險……全都上榜。我那個朋友說得沒錯,我真的過得像在燒未來的遺產一樣誇張。


地球不是你家的倉庫

我阿公那一輩的人都會說「以前的東西很耐用」,一雙皮鞋可以穿十年、一個玻璃瓶循環用到發亮。那時候是物資少,大家珍惜;現在是物資多,我們揮霍,然後開始懷念起以前的「質感生活」。

我有一次跟一位環保達人聊天,她超直接地說:「你們這些人,把地球當便利商店,用完就丟,以為隔天補貨自然就來。」

我尷尬笑笑,心裡想說,我真的有在努力了,只是有時候懶……

但說真的,環保真的不是要大家去山上住茅草屋、吃草根;它是種生活態度。像我朋友搬家時堅持不買新家具,而是去二手市集挖寶,結果她家現在超有味道,還被登上設計雜誌!(然後我一個月前才因為貪方便買了IKEA的快拼組合櫃,現在已經歪了)


從「少做一點壞事」開始

改變生活方式不是說要你明天就戒掉所有塑膠,也不是要你從此不開冷氣(台灣夏天根本人間煉獄)。我自己的方式是「少做一點壞事」。像是:

  • 外送選擇「不要餐具」,自己拿出洗好的筷子。
  • 購物自備購物袋(雖然常常忘記,但我會逼自己折返)。
  • 開冷氣但配電風扇,設定溫度高一點點,其實也夠涼。
  • 少吃一點牛(這個我掙扎很久,但後來發現羊也不錯吃)。

很多時候,我們其實不是真的沒辦法改變,而是懶。說穿了,就是「沒差啦」的心態在作祟。

但你知道嗎?當我開始做這些小改變後,我的內心居然有種「我有在救地球」的爽感。雖然這地球可能一點都不會發現我,但那種覺得自己不是在當害蟲的感覺,真的很療癒。


小孩一句話讓我崩潰

我表姊的小孩有次在家族聚會,突然跑來問我:「姑姑,為什麼有些地方沒有乾淨的水?」

我當下語塞,腦袋飛快想著該怎麼用「大人說法」來回答,結果他補了一句:「是不是因為我們都用太多水?」

你知道那感覺嗎?一個小孩問的問題,比大人開的會還有威力。我當下只想鑽進地板縫,因為他說得沒錯。家裡的水龍頭常常一開就是五分鐘沒關(邊刷牙邊玩手機),洗澡像辦溫泉趴,我根本沒想過那些水從哪來、會去哪。

這件事之後,我開始關注自己使用水資源的習慣,還默默去查了一下淨水處理流程,看到一半差點吐出晚餐。原來我們排出的污水,處理過後還是會流進河裡、回到環境中,而那些魚、動物、人,又會再喝到它。這根本是一場惡性循環的浪漫悲劇。


所謂永續,其實也只是想要活久一點

你知道「永續」這詞以前我聽到都想翻白眼嗎?什麼永續生活、永續發展、永續消費……都感覺像公部門硬塞進來的冷門關鍵字。但當我開始理解「永續」其實就是「希望自己以後還能有好日子過」,我突然就懂了。

像我媽以前會罵我說:「你不要每天都吃外食,胃會壞掉!」我哪會聽。結果有天胃痛到打滾,才體會什麼叫「不永續的身體生活」。

同理,你現在拼命砍樹蓋豪宅,幾十年後氣候變遷房子泡在水裡,那你蓋來幹嘛?我們現在的爽,其實就是未來的累。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改變,不是為了當聖人

我也不喜歡那種一臉道貌岸然說自己零廢棄生活、極簡主義然後住海邊種豆子的網紅,我覺得很遠很不實際。但如果是像我這樣,一天一點調整,一點點內疚帶來一點點行動,那我覺得很可以。

像現在我每次丟垃圾,都會心裡默念:「這袋會不會影響我曾孫考大學?」然後開始分類得比我寫論文還認真。


生活不是苦行,環保也可以很潮

我有個朋友超有才,他自製環保便當袋、手工肥皂,還開了IG分享。他說他原本只是怕自己老了沒東西玩,結果玩著玩著,粉絲破萬,現在還開班授課(而且超賺!)。

他用的方式就不是那種「你不環保你就是壞人」的語氣,而是「欸~你這樣做超酷欸!」這種讓人想試試看的輕鬆路線。

我也開始學他一點小撇步,像是咖啡渣拿來除臭、橘子皮煮清潔劑、二手衣穿出混搭風。結果不但省錢,還有種「我在用生活反擊世界」的快感。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我知道我們不可能一夜之間拯救地球

我知道我們不可能一夜之間拯救地球,但如果每個人都願意少用一個塑膠袋、少丟一件衣服、少浪費一點點水,或許我們孫子那代真的可以感謝我們一點點。

現在的我們,或許還在猶豫、還在找理由,但我常提醒自己一句話:「你的選擇,也許會影響不認識的某個小孩的未來。」

那想一想,我願意從今天多收一個瓶蓋、多走一段路、少買一雙鞋——因為我不想變成那個被後代指著說「都你害的」的大人。


如果你也有跟我一樣的地球焦慮症,別怕,我們可以一起慢慢好起來。不用完美,但我們可以比昨天更努力一點點。

(然後拜託,去買個可重複使用的吸管,真的不難啦。)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07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