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擺脫耍廢!用「自我獎勵」讓你的動力像開外掛一樣狂飆!
這篇文章要跟你聊聊怎麼靠「自我獎勵」這個神奇寶貝,讓你的動力像火箭一樣衝上天,擺脫耍廢人生!
你有沒有這種經驗?明明知道該做的事情堆積如山,但就是懶得動?滑手機、追劇、耍廢樣樣都行,一想到正事就想逃避?別擔心,你不是孤單的!這種「動力不足症候群」幾乎是現代人的通病。
其實,要擺脫這種困境,不一定要靠意志力硬撐,而是可以透過一些小技巧,讓自己更願意主動出擊。而「自我獎勵」就是一個超讚的工具!
什麼是「自我獎勵」?
簡單來說,就是設定一些獎勵,當你完成特定目標後,就可以給自己一個小小的鼓勵。這個獎勵可以是任何讓你開心的事情,例如:
- 吃美食: 吃一頓想了很久的大餐、買一杯手搖飲犒賞自己。
- 放鬆娛樂: 看一集喜歡的劇、玩一場電動、去按摩放鬆一下。
- 買東西: 買一個一直很想要的玩具、一本書、一件衣服。
- 做喜歡的事: 花時間畫畫、彈吉他、寫文章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。
- 小旅行: 如果完成一個大目標,甚至可以計畫一個小旅行!
重點是,這個獎勵要讓你真心期待,而且要適度,不要過度放縱,不然反而會失去效果。
為什麼「自我獎勵」這麼有效?
其實,這背後是有科學根據的!當我們達成目標並獲得獎勵時,大腦會釋放多巴胺,讓我們感到快樂和滿足。這種快樂的感覺會強化我們的行為,讓我們更願意再次去做同樣的事情,形成一個正向循環。
想像一下,你今天努力工作了一整天,終於把老闆交代的報告趕出來了。晚上,你決定去吃一頓燒肉大餐犒賞自己。當你大口吃著美味的燒肉時,是不是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?而且,你也會覺得,明天也要繼續努力工作,這樣才能再次享受這種美食的獎勵!
這就是「自我獎勵」的魔力!它能讓我們把枯燥乏味的工作,變得更有趣、更有動力。
我的「自我獎勵」實戰經驗分享
我個人使用「自我獎勵」這個方法已經好幾年了,真的覺得超有幫助的!以前,我總是覺得寫文章很痛苦,每次要開始寫的時候,都會拖延、逃避。但後來,我開始用「自我獎勵」來鼓勵自己。
例如,我會設定一個目標,如果我寫完一篇文章,就可以買一杯好喝的咖啡。或是,如果我連續寫一個禮拜的文章,就可以去看一場電影。
剛開始,我還會擔心,這樣會不會太過放縱自己?但事實證明,這種小小的獎勵,真的能讓我更有動力去寫文章。而且,因為我知道完成目標後會有獎勵,所以我也比較不會拖延、逃避。
另外,我也會根據不同的目標,設定不同的獎勵。例如,如果我要完成一個比較大的目標,例如寫完一本書,就會給自己一個更大的獎勵,例如去旅行。
我覺得,「自我獎勵」最重要的一點是,要誠實面對自己,並且設定合理的目標。不要設定太過困難的目標,不然很容易感到挫折。也不要給自己太過頻繁的獎勵,不然會失去效果。
「自我獎勵」的眉角要注意!
雖然「自我獎勵」是一個很棒的方法,但還是有一些眉角要注意:
設定合理的目標: 目標不要設定得太難,要確保自己有能力完成。如果一開始覺得太難,可以先把目標拆解成更小的步驟,一步一步完成。
選擇適合自己的獎勵: 獎勵要選擇自己喜歡的,而且要能夠帶來快樂和滿足感。不要選擇那些讓你感到罪惡或有負擔的獎勵。
獎勵要及時: 完成目標後,要盡快給自己獎勵,這樣才能讓大腦將行為和獎勵連結起來。不要拖延,不然效果會打折扣。
不要過度放縱: 獎勵要適度,不要過度放縱。如果太常給自己獎勵,或是獎勵太過豐厚,反而會失去效果。
紀錄你的進度: 可以用筆記本、App或其他工具,紀錄你的目標和獎勵。這樣可以讓你更清楚自己的進度,並且更有動力繼續努力。
偶爾也要調整: 獎勵的效果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減弱,所以要適時調整獎勵的內容和頻率。
不要用獎勵來取代內在動力: 「自我獎勵」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更有動力,而不是要取代內在動力。最終,我們還是要培養對事情本身的熱情和興趣。
避免「自我獎勵」變成「自我懲罰」
有時候,「自我獎勵」可能會不小心變成「自我懲罰」。例如,有些人會用「如果我沒有完成目標,我就要懲罰自己」的方式來鞭策自己。
但這種方式其實是很傷身的!它會讓我們感到壓力、焦慮和恐懼,反而會降低動力。
所以,千萬不要用懲罰的方式來取代獎勵。我們要用正面的方式來鼓勵自己,讓自己更願意主動出擊。
結論:找到你的專屬「獎勵魔法」!
「自我獎勵」是一個很棒的工具,可以幫助我們更有動力去完成目標。但它並不是萬靈丹,也不是適用於所有人的方法。
最重要的是,我們要了解自己,找到適合自己的獎勵方式。
你可以試著問自己:
- 什麼事情會讓我感到快樂和滿足?
- 我想要達成什麼目標?
- 我願意用什麼獎勵來鼓勵自己?
透過不斷的嘗試和調整,你一定能找到你的專屬「獎勵魔法」,讓你的動力像開外掛一樣狂飆!
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。下次當你感到動力不足的時候,不妨試試看「自我獎勵」這個方法,或許你會發現,它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