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挑戰你的耍廢極限:如何用小習慣把自己改造成超人(誤)
想改變自己,但總是三分鐘熱度?別擔心,這次我們不談「改變人生」,只聊如何用「小習慣」輕鬆升級!
設定目標就像在規劃一場華麗的冒險,但如果冒險地圖畫得太複雜,很容易直接放棄躺平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,如何把大目標拆解成超容易達成的小習慣,讓你不知不覺就變成一個更棒的自己!
目標拆解:化整為零,降低門檻
想像一下,你想養成運動的習慣。如果一開始就設定「每天跑步五公里」,保證三天後你只想在家耍廢。但如果改成「每天穿上運動服」,是不是容易多了?
這就是目標拆解的精髓!把大目標拆解成超級小的、幾乎不用思考就能完成的小習慣。例如:
- 想學英文:從「每天看十分鐘英文影集」開始。不用強迫自己背單字,享受劇情就好!
- 想開始閱讀:從「每天讀一頁書」開始。真的,一頁就好!
- 想練習冥想:從「每天閉眼深呼吸三次」開始。在辦公室偷懶的時候也可以做(誤)。
- 想學畫畫:從「每天畫一分鐘塗鴉」開始。畫火柴人也沒關係!
重點是,讓這些小習慣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,像呼吸一樣自然。一旦你開始了,很容易就會多做一點,然後再多一點……不知不覺就超越了原本的目標!
設定SMART目標:讓你的習慣更有方向
SMART目標大家都聽過了吧?簡單來說,就是讓你的目標更具體、可衡量、可達成、相關性、有時限。
- Specific(具體):不要說「我要變得更健康」,要說「我要每天吃一份蔬菜」。
- Measurable(可衡量):不要說「我要多運動」,要說「我要每天健走30分鐘」。
- Achievable(可達成):不要說「我要一個月瘦十公斤」,要說「我要每週瘦0.5公斤」。
- Relevant(相關性):確定這個習慣真的能幫助你達成大目標。例如,如果你想改善睡眠,睡前滑手機就不是一個好習慣。
- Time-bound(有時限):不要說「我要開始閱讀」,要說「我要每天晚上睡前讀30分鐘的書,持續一個月」。
設定SMART目標可以讓你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,也更容易追蹤進度,增加成就感!
建立習慣的儀式感:讓小習慣成為你的專屬儀式
儀式感很重要!它可以幫助你把小習慣和特定的時間、地點或情境連結起來,讓它更容易被觸發。
- 起床後:一邊刷牙一邊聽英文廣播。
- 上班前:在辦公桌上放一杯水,提醒自己要多喝水。
- 睡覺前:在床頭放一本書,提醒自己要閱讀。
- 午休時間:走到戶外曬曬太陽,呼吸新鮮空氣。
這些小小的儀式,就像是給自己的提醒信號,告訴你:「嘿!該做這件事囉!」
善用習慣追蹤器:把成就感視覺化
很多人會用App或手帳來記錄自己的習慣。這真的超有用的!看到一整排打勾的紀錄,成就感爆棚啊!
市面上有很多習慣追蹤App,可以讓你記錄每天的進度,設定提醒,甚至還可以和朋友一起挑戰,互相鼓勵。我自己是用手帳,每天在完成的習慣旁邊畫個星星,看到星星越來越多,就覺得自己超棒的!
給自己獎勵:讓小習慣更有動力
人類是需要獎勵的動物!當你達成一個小目標時,一定要給自己一些獎勵,讓自己更有動力繼續下去。
- 完成一週的閱讀目標:看一部喜歡的電影。
- 完成一個月的運動目標:買一件新衣服。
- 每天都早睡早起:週末睡到自然醒(這個最棒了!)。
獎勵不用很貴,只要能讓你開心、覺得自己很棒就好!
允許自己犯錯:不要追求完美
沒有人是完美的!總會有偷懶、忘記的時候。重點是,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就放棄。
如果你有一天沒有做到,沒關係!明天再開始就好!不要責怪自己,也不要覺得自己很沒用。重要的是,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,並且持續努力。
調整習慣:讓它更符合你的生活
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,所以你設定的小習慣也要符合你的生活。如果發現某個習慣太難達成,或者和你的生活作息不合,可以隨時調整。
例如,如果你發現早上沒時間運動,可以改成晚上運動。如果你發現每天讀一頁書太少,可以改成每天讀五頁。
重點是,讓這個習慣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,而不是變成一種負擔。
我的經驗分享:從廢柴到微進步的血淚史
我以前也是個超級廢柴,每天只想躺在床上耍廢。但後來我發現,只要從一些超小的習慣開始,就能慢慢改變自己。
一開始,我設定的目標是「每天喝一杯水」。你沒看錯,就只是一杯水!但因為實在太容易達成了,所以我每天都覺得自己超棒的!
後來,我又開始「每天讀五分鐘書」。一開始真的只想讀五分鐘,但常常讀著讀著就停不下來了。
就這樣,我慢慢養成了運動、閱讀、學習英文等等的習慣。雖然我還是很廢,但至少比以前更進步了一點!
總結一下
設定可達成的小習慣目標,就像是在玩養成遊戲。一開始可能很慢,但只要持續下去,就能看到自己的角色不斷升級!
- 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習慣。
- 設定SMART目標。
- 建立習慣的儀式感。
- 善用習慣追蹤器。
- 給自己獎勵。
- 允許自己犯錯。
- 調整習慣,讓它更符合你的生活。
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小習慣,把自己改造成一個更棒的自己!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