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音樂感動這個世界
從前有個名叫阿誠的年輕人,生活在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小鎮上。他有一個夢想,就是用音樂感動這個世界。他的旅程從一把舊吉他和一段奇遇開始。
阿誠的家在鎮邊緣,屋前是一條蜿蜒的小溪,溪邊總有青蛙在叫。他每天早上五點起床,騎著嘎吱作響的腳踏車去餐館打工,晚上則在自家門口對著溪水彈琴。他的吉他早已掉漆,琴弦也不知換過多少次,但每一個音符他都彈得如珍珠落盤。
有一天,鎮上來了個旅人。她叫艾莉,背著旅行背包,眼神裡充滿對世界的好奇。她在小餐館裡喝著咖啡時,聽見廚房傳來動人的吉他聲。
「這是誰在彈?」她忍不住問。
老闆娘擦著杯子笑了笑,「是我們阿誠,打工的年輕人。下班了就喜歡彈彈吉他。」
艾莉眼睛一亮,「可以見見他嗎?」
晚上的風有點涼,阿誠正坐在餐館後院的長椅上,一邊擦著琴弦,一邊哼著旋律。艾莉走近他,小聲問道:「那是你彈的嗎?今天下午我在餐廳裡聽見,真的很好聽。」
阿誠嚇了一跳,趕忙站起來,臉上泛起紅,「呃,是的……沒想到有人聽見。」
「你是自學的嗎?還是有老師教?」艾莉坐下來,看著他的手指。
「一開始是自學,後來有個住在鎮上的老音樂家教了我幾年,但他搬走了……我就自己練。」
「我也是個旅行者,總是在找尋有故事的人。」她眨了眨眼,「你的音樂有故事。」
那晚,他們談了很久。從音樂談到夢想,從吉他談到人生。他說他從未離開過這個鎮,而她則說自己已經換了二十幾個城市。
「你想過離開嗎?」艾莉問。
阿誠低頭看著琴,「想過。但我總覺得……我還沒準備好。」
「有時候準備,是在路上才完成的。」
第二天清晨,阿誠站在窗邊,看著晨霧裡逐漸遠去的艾莉背影。那一刻,他的心裡像被什麼撥動了一樣。那晚,他寫了一首新曲子,命名為《遠方》。
他將這首曲子錄下來,放到網路上。沒想到,一個禮拜後,竟然收到了來自陌生城市的留言:「這首歌讓我在深夜哭了一場,謝謝你。」
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更多的留言接踵而至,甚至還有人願意贊助他出專輯。小鎮上的年輕人突然成了網路上的人氣創作者,大家都說他的音樂「像溪流,清澈又溫柔」。
然而,成名帶來的不是只有掌聲。有一天,一位批評者寫道:「他的音樂太單一了,沒有層次,也缺乏突破。」
阿誠陷入低潮。他每天坐在溪邊,看著水流發呆,吉他放在一旁落滿灰塵。餐館的老闆娘看不下去,「你以前彈琴是為了快樂,不是為了別人說什麼。」
他點點頭,但依然無法提起琴來。
某個午後,他收到一封來自艾莉的明信片,上面只寫了一句話:「別讓別人的聲音蓋過你的心跳。」
他緊緊握住那張明信片,跑回家,打開琴盒,重新彈起熟悉的旋律。
這一次,他嘗試把艾莉旅途中的聲音融入音樂——火車的鳴笛、風的呼嘯、遠方城市的喧囂。他的曲風變得更加豐富,有時像夢,有時像雨。
他寫了一首名叫《走吧》的曲子,用最簡單的旋律與最真誠的節奏訴說離開的勇氣。這首歌迅速登上排行榜,有音樂製作人邀請他合作,有直播平台請他開直播演奏。
他接受了一次演出邀請,要到城市裡的大舞台表演。他緊張地穿上新買的襯衫,還是忍不住手抖。在化妝間裡,他深呼吸無數次,回想從溪邊到舞台這段路有多長、多不容易。
演出當晚,他站在聚光燈下,看到無數陌生面孔。突然間,他彈錯了一個音,全場一靜。
「對不起。」他低聲說。
接著,他深吸一口氣,笑了,「但這首歌,本來就不是完美的,它是關於真實的我。」
觀眾中先是寂靜,然後是一片掌聲。
那晚過後,他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邀請,也收到一封來自艾莉的訊息:「我在下一站的路口聽到你的歌,那是我旅程中最熟悉的溫暖。」
阿誠決定踏上旅程。他背起吉他,將音樂帶到每一個陌生的角落。他走訪大城小鎮,在街頭演出,在咖啡館彈奏。他開始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旅途見聞與創作,吸引了大量粉絲。
有一次,他在山區一間小學教孩子們彈琴,孩子們問他:「阿誠老師,你小時候也不會彈嗎?」
他笑了,「對呀,我以前連一首歌都不會彈。但我相信,只要喜歡,就一定學得會。」
那天,一個小女孩送了他一張畫,上面寫著:「音樂會長出翅膀,帶你飛。」
他將這句話寫進了自己的歌裡,也刻在了心裡。
多年後,阿誠已經成為知名音樂人,但他依然保留每年回到小鎮的習慣。他總會坐在溪邊,彈著那把舊吉他。
有時候,小鎮的孩子們會圍過來聽,有時候,路過的旅人也會坐下來,和他聊夢想。
他問每個人:「你想去哪裡?」
有人說城市,有人說世界的盡頭。阿誠笑著說:「那就走吧,路就在腳下。」
而他知道,真正的旅程,不只是遠方,而是每個願意為夢想踏出的腳步。
故事的最後,有人問他:「阿誠,你成功的祕訣是什麼?」
他沉思了一下,回答:「或許,就是每天都沒有放棄,再難也繼續彈下去。音符是我最真實的語言,它幫我說出了那些,我沒辦法說出口的事。」
他彈了一首新曲,那旋律,像春風,像雨後的陽光,悄悄灑落在每個人的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