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冒險從未停下
在遙遠的迷霧之森,有一間用樹枝和琉璃堆疊而成的小屋,屋前總是香氣四溢,因為這裡住著一位獨具風格的貓咪,是一隻很喜歡搶票的貓,名叫搶票喵,但大家卻喜歡叫她的另一個名字鞋貓夫人。
她不只是喜愛搶票,也是隻會打扮的貓,還是個出了名的旅遊和冒險家。她總穿著一雙拋光到閃閃發亮的紅色高跟鞋,走路有聲有影,頭頂一頂翹著米黃色的圓頂帽子,連森林裡的松鼠都說:「她不是在走路,是在走秀。」
不過,鞋貓夫人最讓人稱道的,不是她的品味,而是她那顆堅定又樂觀的心。
這天,她正悠閒地吃著美食大餐,一邊哼著不知名的曲調,一邊打算吃完之後要出門冒險。
「又要出門啦?妳才剛回來三天耶?」特愛找免費的鄰居優惠犬突然跑過來大聲問道。
「優惠犬,你知道我哪有辦法靜下來。靜下來,就會長出蘑菇啦。」鞋貓夫人俏皮地笑著,轉了個圈,那雙紅鞋在陽光下閃爍得像寶石。
「這次要去哪?」
「有個村子,叫落羽村,那裡好像出現了奇怪的事情。有人說看到夜裡有影子在哭,有人說家裡的聲音會自己說話。我覺得值得一探究竟。」
優惠犬打了個寒顫,「妳又要去抓鬼了喔?」
「我不抓鬼,我找真相。」她將蘋果最後一片丟入口中,「有時候可怕的不是鬼,而是大家怕得太快。」
就這樣,她踏上了新的旅程,鞋跟敲打著林間的石板小徑,每一步都充滿節奏,彷彿世界是一場等待她揭開的序曲。
落羽村是個安靜的地方,太安靜了。鞋貓夫人走進村子的那一刻,發現沒有人在路上,連狗也不叫一聲。這裡每一戶的窗戶都緊緊關著,彷彿整個村莊在躲避什麼。
「咚、咚、咚!」她敲了第一家的門。
「……誰啊?」裡面傳來顫抖的聲音。
「我是鞋貓夫人,來這裡看看是不是有人需要幫忙?」
門打開了一條縫,一雙小孩的眼睛從縫隙後面露出來。
「妳不是人?」
「我是貓,但我會說話,也會解謎。」
門慢慢開了,是一對年輕的夫妻和他們的女兒。他們看起來累極了,眼神裡滿是不安。
「妳真的能幫我們嗎?」丈夫沙啞地問。
「妳願意相信我嗎?」鞋貓夫人反問。
他們互看一眼,然後點點頭。
「來,跟我說說,這村子到底發生了什麼?」
原來,從一個月前開始,村子裡每到半夜三點,總會傳出哭聲,哭聲斷斷續續,有時像嬰兒,有時像老人。起初大家以為是哪戶人家的夢話,結果一查,發現聲音根本沒有人發出。
更奇怪的是,家裡的物品會自己移動。鍋子會出現在客廳、書本會翻到某一頁停住,甚至有人說夢裡有陌生人與他說話,要他「離開這裡」。
「這裡有過什麼歷史嗎?」鞋貓夫人問。
「聽老一輩說,這裡以前是一座教堂的地基,教堂在百年前火災燒掉了,埋了好幾個人……」丈夫吞了吞口水。
「我想去那地基看看。」
他們都倒吸一口氣。
「那地方……連村長都不敢靠近了。」
「越是大家不敢去的地方,就越可能藏有答案。」
地基在村尾,一片雜草叢生的地上,有一口封死的井。鞋貓夫人靠近時,感覺空氣變冷了,連風聲都好像躲起來了。
她靠近井邊,輕聲說:「我知道你還在。」
沒人回答。但一陣冷風從井底冒出。
她靜靜坐下,從包裡拿出一個小型樂器盒,打開,是她母親留下的小提琴。
她拉出第一道音時,整個地基像是震動了一下。草搖擺,風重回,她繼續拉奏,彷彿用音符與過去對話。
這時,一道淡淡的人影出現在井邊,是個年輕的修士模樣,臉上帶著悲傷。
「你,是不是想讓人記得你們?」鞋貓夫人輕聲問。
人影緩緩點頭。
「你們不該是詛咒,你們只是想被記住。」
那晚,她回到村子,召集所有人,在村中央搭起一個臨時舞台,擺滿燭火。她請大家將舊照片、家族遺物帶來,每個人都講出他們家族的故事。
「我們以為他們在詛咒我們,但其實,他們只是在哭,因為我們忘了他們。」鞋貓夫人說。
那晚,村莊的氣氛完全不同了。再沒有哭聲,再沒有移動的物品。人們甚至說,夢中看到有人對他們微笑點頭。
落羽村,就這樣重新活了過來。
故事傳遍各地,更多人開始找鞋貓夫人求助。她變得更忙了,但她從不說累。
有一次,有人問她:「妳怎麼總是這麼正向?」
她笑了笑,「因為我相信,世界不是缺少希望,只是希望需要有人帶路。」
又有一次,一隻年輕的小貓來找她。
「我很怕做錯事,所以都不敢做事。」
鞋貓夫人摸摸他的頭,「那就做啊,怕是因為你在意,在意就是好事。只要不放棄,錯路也會通往正確的地方。」
日子一天一天過去,鞋貓夫人變得熱愛一個人旅行,走過大山、跨過冰川、進過火山口,幫助過迷失的靈魂,也陪伴過想放棄的心。她成為了許多英雄故事的主角,但她從不居功。
她總說:「我只是穿了一雙走得遠的鞋,走進了你們的世界。」
而那雙紅鞋,始終閃耀,像是她內心的光,不管走到多黑的地方,都照亮她的路,也照亮別人的心。
在某個午後,她坐在迷霧之森的小屋前,手裡拿著一封感謝信。
「鞋貓夫人,妳教會了我怎麼搶到票,也教會了我怎麼走出悲傷,現在我已經知道要怎麼成為自己的英雄。」
她笑了,將信收好,望向遠方。
「那麼,下一站是……哪裡呢?該去搶票了嗎?」
她站起身,輕輕一躍,落地聲和鞋跟碰地的節奏又響起——
咚、咚、咚。
冒險,從未停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