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餅哥

這樣讀書我第一次覺得不無聊

一開始,Y總是覺得自己不是念書的料。不是他不聰明,也不是他懶惰,而是他總覺得那些坐在書桌前看著滿滿筆記的人,都像是來自另一個星球。他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可以對一堆黑白字體這麼有興趣,還一臉陶醉。他寧願待在陽台種花、畫畫、觀察螞蟻搬家,也不願意坐在那把冷硬的木椅上,面對厚厚的一疊課本。

他的成績總是在中下游徘徊,老師看他總是搖頭歎氣,同學也不會來找他討論課業。Y表面上嘻嘻哈哈地說沒差啦反正人生不只考試,但其實他心裡一直很在意。他想變好,只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。

有一次,Y在學校圖書館避暑時無意間撿到一本被人遺忘在角落的筆記本。那本筆記本沒有名字,封面畫滿了彩色插圖,看起來像是某個愛畫畫的學生的日記。他原本只是翻著打發時間,卻越看越入迷。那不是一般的筆記,而是一本充滿創意與個人風格的學習筆記。每一頁都有小漫畫、圖解、故事式的說明,甚至還有用角色扮演來記單字的技巧。

那一刻,他好像被打通了什麼。原來學習不一定要那麼死板。原來筆記也可以這麼好玩。

Y開始模仿那本筆記的風格,自己畫圖、寫故事,把枯燥的數學公式編成小劇場,把英文單字變成有情節的小短篇。他的課本從此變得五顏六色,筆記本裡住著一群會說話的角色。他甚至給每一個科目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主角:數學是冷靜的偵探X先生,英文是愛冒險的Y小姐,歷史則是穿越時空的Z教授。

某天,他的好友阿權看到他的筆記,眼睛都瞪大了:「欸欸欸你這個人是怎樣,筆記像在畫漫畫欸!這樣也能讀書喔?」

Y笑著說:「你記不記得上次那個三角函數的題目?我就把那三個角想像成在搶女朋友,結果一下子就記起來了。」

阿權搖搖頭:「你這人腦袋裡都裝什麼啦……但欸,好像真的蠻有趣的。」

於是他們開始每天放學後一起留在圖書館,不再是為了滑手機或打混,而是一起畫圖、改編課本內容。有一次他們甚至把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內容編成了一齣戲劇,在班上即興演出,把全班都逗得笑翻。

「這樣讀書我第一次覺得不無聊欸!」同學阿怡忍不住說。

Y笑了笑,心裡卻充滿激動。這是他第一次,感覺到自己的方式不只幫到自己,也能感染別人。

然而事情並不是一直這麼順利。有一次段考,他歷史竟然只考了60分。他沮喪地坐在教室角落,把筆記本攤在腿上,一頁一頁翻看,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著重在『玩』,而忘了真正學會內容。

那天晚上他回家後關上房門,對著筆記本發呆。媽媽敲門進來,看著他那張陰鬱的臉,問他怎麼了。

「我覺得我是不是自作聰明啊?畫這些有的沒的,成績還不是一樣爛。」

媽媽拍拍他的背,語氣柔和地說:「你覺得那本筆記是『有的沒的』,那你怎麼會花這麼多心力去做它?你是認真的,只是還在找適合你的平衡點。」

Y聽了那句話,忽然感覺心裡的雲霧散開了一些。他不是在逃避學習,他是在學怎麼把學習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。

他開始更細心地做筆記,不再只是畫好看的圖,而是更著重邏輯的連結。遇到不懂的地方,他會設計一個問題角色來『挑戰』主角,逼自己解釋清楚才算過關。他還會用不同顏色標記重點,設計小測驗來考自己,甚至自製了卡牌遊戲,用抽牌來背誦知識點。

某天英文老師突然在課堂上提到:「最近我在辦公室看到一本非常特別的筆記本,裡面居然用漫畫形式教文法。我查了很久才知道是你做的,Y。你願不願意在下禮拜來全校晨會分享你的學習方式?」

Y當場愣住,然後小聲地說:「老師,我會緊張耶……全校耶……」

老師笑了笑:「你不用背稿,也不用裝作很厲害。就把你平常怎麼學,怎麼畫,怎麼記下來的,像講故事一樣講出來就好。」

那天之後,他開始準備簡報,挑選幾頁有趣的筆記,還特別設計了幾張互動畫面。他把整個報告排練了十幾遍,就連在洗澡時都在自己腦中模擬講解。

當他站在禮堂講台前,望著底下密密麻麻的學生與老師,心跳快到耳朵都嗡嗡響。他深吸一口氣,然後說:「大家好,我是Y。我以前覺得自己不適合念書,直到我發現學習也可以是……一場冒險。」

整個演講過程中,他講述了偵探X先生如何破解因數分解的謎題,也說了Y小姐如何從火山爆發逃脫並順便背熟單字。他甚至模擬了一段短劇,請幾個老師上台演出角色,讓全場爆笑。

講完後,全場爆出掌聲。他甚至收到一封低年級學生的便條紙:「我以前以為我不聰明,現在我知道只是還沒找到對的方法。謝謝你,Y學長。」

這場經驗讓Y的自信大增。他不再覺得學習是一場痛苦的戰爭,而是像一場不斷探索的旅程。他參加了校外的創意學習比賽,進入決賽;也自發性成立了一個學習創作社團,吸引了一群同樣對學習方式感到困惑的同學。

他在社團裡教大家怎麼用故事背文法,怎麼把理化原理畫成卡通角色。他甚至幫一位在數學上很有障礙的學弟設計了一整本漫畫數學筆記,那個學弟後來居然從30分進步到80分。

某個傍晚,Y坐在圖書館窗邊,一邊整理著社團的作品集,一邊看著外頭的夕陽。阿權走過來拍拍他肩膀:「你最近變得超像老師欸,感覺比上課老師還受歡迎。」

Y回頭咧嘴一笑:「我是冒險者,不是老師啦。」

阿權故作認真地說:「那我可以當你的助手嗎?來,幫我設計一個打敗考試怪獸的劇情,我快被它吃掉了!」

他們一起笑出聲,那一刻的圖書館充滿陽光與笑聲,也充滿學習的可能性。

這條路不是最簡單的,但對Y來說,是最真實、最適合自己的。他明白了:學習不必是折磨,它可以是表達、是創作、是連結他人、是尋找自我。最重要的是,它可以讓一個原本自我懷疑的少年,變成一個點燃他人希望的火種。

他不是學霸,也不是天才。但他是那個相信學習可以有趣,並努力讓它變有趣的人。而這份信念,讓他走得比他以為的還要遠,還要亮。


就是現在!加入就有希望

加入蛋餅哥的生活革命

在這裡,我不只分享時間管理的技巧,更分享如何讓每一刻都充滿意義——無論是專注工作的時刻,還是享用美食的片刻,甚至是發呆放空的寶貴時間。

如果你也相信生活可以更美好,如果你也渴望掌握自己的24小時,歡迎加入我們。讓我們一起,用心咬下每一口生活的蛋餅!

「人生如蛋餅,外酥內軟,配料由你決定。」 —— 蛋餅哥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你知道嗎?有時候我覺得我人生的哲學,其實是從早餐店老闆娘那邊學來的。

那天我去巷口那家早餐店點了一份起司蛋餅,老闆娘一邊熟練地倒麵糊、一邊哼著五月天的老歌,像在主持一場小型的藝術展覽。她把麵糊倒下去的瞬間,我突然就被那個畫面迷住了。

蛋餅這東西,不就是一層平凡的麵糊,然後慢慢變成金黃酥脆的外皮、裡面包著各種不同的內餡嗎?那不就是人生嗎?

我開始回想自己這幾年,真的就像在煎一張大蛋餅。有的時候火太大,焦掉了;有的時候忘了翻面,整片黏在鍋子上爛掉;有時候太貪心,加了太多料,結果皮破掉、醬也流出來,一團亂。但也有那麼幾次,剛剛好,金黃酥脆、內餡融化,咬下去的瞬間有種幸福感蔓延開來,讓我想要鼓掌說:「我今天,活得不錯。」

我以前是個超級急性子的人,什麼事都想要快、想要馬上看到結果,連煎蛋餅都會因為沒耐心等它成形,就急著翻,結果不是裂就是生。後來發現,煎蛋餅跟人生一樣,都需要等那個「剛剛好」的時機。

我有一個大學室友,超會煎蛋餅,真的,每次週末他自己煎的蛋餅都是我們整層樓的早餐供應商。我曾經問他:「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翻面?」他說:「你聽,那個聲音會告訴你。」我當時還笑他太神經質,但後來自己真的開始學做之後,才懂什麼叫「經驗會說話」。火候對了、時間對了、心情對了,你會自然知道什麼時候該翻面,就像人生中很多選擇一樣,不用逼自己太快,但也不能太慢。

有一年我剛換工作,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,結果沒幾個月我就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選錯方向。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像沒熟的蛋餅一樣,軟趴趴又沒有形狀。後來我硬著頭皮撐了半年,突然有一天,我竟然在某個專案裡找到成就感,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回家自己煎了蛋餅,邊吃邊笑,心裡想:「啊,我終於翻面了。」

還有加料這件事也很有趣。你不覺得每個人喜歡的蛋餅口味,超能反映他這個人的性格嗎?我有一個朋友超愛玉米加起司,我常笑他是兒童套餐路線,結果他在生活上也真的超童心,連下雨天都會帶傘泡在雨裡踩水窪。我另一個朋友則只吃原味加胡椒粉,說太多料會破壞餅的純粹,他對生活也真的是極簡主義到一個極致,房間裡連一張椅子都省略。

我自己則是那種心情好會加爆料、心情差吃清淡的類型。有時候我愛加泡菜、有時候愛加肉鬆,完全隨心所欲。就像我生活裡面,也會看狀況加一點刺激、有時候又想回歸平淡。不過後來我也學會,不管加什麼料,最重要的是——那是我當下真正想吃的,而不是因為別人說什麼我才這麼做。

有一次失戀,我朋友來我家陪我,她什麼話都沒說,只默默從背包拿出一袋材料,一邊唱著五月天的垃圾車,一邊在我家的小廚房開始煎蛋餅。她加了我平常不會選的香腸跟蔥花,結果我竟然第一次覺得那味道超搭,那天我吃了一整張。她邊洗鍋邊說:「你這麼愛吃蛋餅,以後心情不好就來找我煎。」那一刻我真的覺得有點想哭,但又忍住了,因為我嘴巴還滿是蛋餅。

從那次之後我就知道,原來生活不只是自己的選擇,有時候你也需要別人為你加一點你意想不到的料,才會發現新的可能。就像我後來交了一個完全跟我性格相反的對象,原本以為我們根本合不來,結果那段感情卻讓我學會了什麼叫做慢慢磨合。就像你習慣在蛋餅裡加起司,突然有人加了酸菜進來,第一口你會皺眉,第二口你會愣住,第三口你可能就愛上了。

而說到最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「享受這整個過程」。真的,我以前會覺得蛋餅是為了吃飽,人生是為了達成目標,但現在我更在意的是煎蛋餅時那個聲音、香氣、翻面時的成功感、餅皮起鍋時的酥脆聲響,還有吃下去時嘴角上揚的那一秒。

生活也是這樣,有時候你不是為了某個宏大的夢想才努力,而是為了每天那個「我今天也做得不錯」的小確幸。

後來我開始有一點點小小的儀式感,每次煎蛋餅時都會戴上那條很醜但超舒服的圍裙、播自己喜歡的歌單,像在為自己開一場早餐音樂會。有幾次我甚至還煎了兩份蛋餅帶去給朋友,一起坐在公園聊天,邊咬蛋餅邊講八卦,那種時刻比任何昂貴的早午餐還美味。

所以啊,如果你最近覺得生活有點亂、有點焦、有點煩,不如試著自己煎一張蛋餅。不需要太華麗的材料、不用買特別的鍋子,只要有心,有火,有一點耐心,然後加你喜歡的料,就可以煎出屬於你自己的完美早晨。

也許你會發現,那張看起來普通的蛋餅,裡面藏著你一直想找的答案。

一起來吧!
過上更自律的新生活
每當新的一年到來,我總是會想著要設定一些新的目標,無論是健身、學習新技能,還是簡單地想過上更有秩序的生活。其實,回顧過去幾年的自己,我才發現,最能持久的改變不是那些動輒上千字的計劃,而是生活中那些看似微小卻能深遠影響的習慣。這些小小的改變逐漸地積累起來,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而這些改變,也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平衡和滿足感。

什麼樣的人,才算是真正的「厲害」?
是在職場上呼風喚雨、說一句話就能讓團隊動起來的人?還是看起來過得雲淡風輕、其實內在堅定得不得了的人?走過幾段職涯、接觸過各種人之後,越來越相信一件事:一個人真正的實力,不一定會馬上表現在他的工作上,但一定會悄悄藏在他的生活裡。尤其是那些下班後還能活出節奏、活出秩序、活出動能的人,不管表面多低調,其實都擁有驚人的潛力。

如何讓夢想不再只是夢想
夢想這個詞,對每個人來說,都有著不同的意涵。它可能是一份理想的工作、一段理想的關係、甚至是一個與世界相連的遠大目標。夢想是那個我們心中深深渴望的東西,總是讓人心跳加速,眼中閃著光。然而,回頭想想,我曾經也以為自己離夢想很遠,甚至覺得有些夢想永遠無法實現。其實,這並不是因為夢想不夠真實,而是因為我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去實現它。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慢慢變優秀的路上,其實你早就開始了

有時候,會突然在某個平凡的午後發現,自己和以前不太一樣了。說不上來是哪裡變了,但就是不再那麼容易被情緒左右,也不再一窩蜂地討好所有人。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節奏、自己的堅持。這些轉變看似細微,卻是邁向更好的自己最清晰的訊號。

看整篇文章
一高還有一高高
當我第一次聽到「人生如蛋餅」這句話時,我以為是哪個深夜饑腸轆轆的朋友在便利商店前說的幹話,結果越想越有道理。你不覺得嗎?蛋餅這東西,外皮酥酥脆脆,裡面可以包你喜歡的任何東西,從最基本的蛋,到加肉鬆、玉米、起司、九層塔,甚至還有人加泡菜、蔥花、蔬菜、蘿蔔糕……簡直比人生選項還多。最重要的是,每一份蛋餅,不管長得怎樣、味道怎樣,最終都能讓人感到滿足。這就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事。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說真的,我以前對蛋餅沒什麼愛,學生時代的早餐大多是便利商店的茶葉蛋配一瓶豆漿,那時候覺得蛋餅太油、太重、吃了會想睡覺,考試都考不好。一直到出社會後,某天被前同事拉去吃了一家藏在巷子裡的蛋餅店,我才對它改觀。那家店超神奇,蛋餅皮自己做的,吃起來酥中帶點嚼勁,加了牽絲起司和大塊香腸,一口下去,瞬間讓我覺得「人生可以這麼簡單就快樂啊」。

看整篇文章
為什麼24小時都要好好過日子?
生活不只是生存,更是一種藝術。無論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,還是深夜的寧靜時刻,每個時段都蘊含著無限可能。我們相信,只要用心設計,24小時足以讓你工作高效、休閒愜意、關係和諧、身心健康。

你真正需要的,其實沒那麼多
有次去朋友家幫忙整理,原本只是想順手幫他們清個角落,沒想到竟然打開了驚人的「庫存倉庫」。各種保健食品、洗髮精、牙膏、面膜、餅乾、泡麵……重複購買的物品堆了一櫃又一櫃,有些甚至早就過期,連塑膠膜都還沒拆開。這些東西就這樣靜靜佔據空間,也默默侵蝕著錢包。

當孤單變成習慣
有時候,寂寞像一個無形的影子,總是悄悄地跟隨著你。它不需要聲音,也不需要實體的存在,但當它出現時,你會明顯地感受到它的重量,甚至感覺到有些喘不過氣來。曾經我也無數次感受到這種無法逃避的孤單,仿佛每一個呼吸都和寂寞緊緊相連。無論是在人群中,還是在獨自一人的時光裡,它都悄悄地纏繞在身邊,無法抹去。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金色陽光下的承諾

陽光灑落在公園的長椅上,映照出一抹熟悉的金黃色。那是她最喜歡的髮色,每隔半年都會精心染製的自然金黃。現在,這抹金色只存在於我的記憶中,如同她曾經燦爛的笑容。
金色陽光下的承諾

她是個有趣的矛盾體。禮貌得體,笑容總是那麼燦爛,彷彿能照亮整個世界。但我知道,在那燦爛的表面下,隱藏著深不見底的黑暗。憂鬱症如同一個無形的枷鎖,時常將她拖入痛苦的深淵。
我們是多年的好友。在她開心的日子裡,我們會一起逛街、看電影,她會興高采烈地向我展示她最新染的髮色。”看!這次的金色是不是很自然?”她會這樣問,眼裡閃爍著期待的光芒。

看整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