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:解鎖爸媽與孩子的心靈密碼!
你是不是也覺得,跟孩子溝通就像在玩猜謎遊戲?明明很努力想了解他們,卻總是霧裡看花,搞不清楚他們到底在想什麼?別擔心,這絕對不是你一個人的困擾!其實,打開孩子心房的鑰匙,並不是什麼高深的溝通技巧,而是最簡單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——用心傾聽。
這篇文章要跟大家聊聊,為什麼「用心傾聽」這麼重要?怎麼樣才能真正聽到孩子的心聲?又會遇到哪些挑戰?還有,分享一些我自己的「血淚史」和心得,保證讓你笑中帶淚,對親子關係有全新的體悟!
蛤?用心傾聽?這誰不知道啊?
我知道啦,我知道啦,你一定在想:「蛤?用心傾聽?這誰不知道啊?還用你來說教?」對啦,道理我們都懂,但實際做起來,真的有那麼容易嗎?
還記得我女兒小時候,超級愛畫畫,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衝到她的「秘密基地」(其實就是客廳角落),拿出紙筆開始塗鴉。一開始,我還會很興致勃勃地問她:「哇!畫什麼啊?好漂亮喔!」但說實話,忙了一天,看到那些「抽象畫作」,真的有點眼花撩亂。
後來,我發現自己開始敷衍她,嘴巴說著「好棒喔!」,眼睛卻盯著手機。直到有一天,她突然把畫筆丟在地上,氣呼呼地說:「你根本就沒在看!」
當下,我真的超慚愧的。原來,孩子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敏感,他們可以感受到我們是不是真的在乎他們。
為什麼「用心傾聽」這麼重要?
用心傾聽,不只是「聽」到孩子說了什麼,更是要「感受」他們的情緒,理解他們的想法。這就像是在解鎖一個個謎題,讓我們更了解孩子,也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、被愛。
建立信任感: 當孩子覺得你願意花時間、用心傾聽他們說話,他們就會更信任你,也更願意跟你分享他們的心事。這就像是在銀行存款一樣,你存越多信任,以後提款的時候,才會越容易。
促進親子關係: 好的親子關係,不是靠命令和控制,而是靠溝通和理解。用心傾聽,可以讓我們更了解孩子,也讓孩子更了解我們,進而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。
幫助孩子發展情緒管理能力: 當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難時,如果我們願意耐心傾聽,幫助他們表達情緒,他們就能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,也能更好地解決問題。
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: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重視、被肯定。當我們用心傾聽他們說話,就是在告訴他們:「你的想法很重要,我很在乎你。」
要怎麼「用心傾聽」?我的血淚經驗分享!
說了這麼多,到底要怎麼做,才能真正做到「用心傾聽」呢?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我也是一路跌跌撞撞,才慢慢摸索出一些心得。
放下手機、關掉電視: 這絕對是最基本、也最重要的。如果你一邊滑手機、一邊聽孩子說話,孩子一定會覺得你不在乎他們。想像一下,如果你跟朋友聊天,對方一直盯著手機,你會是什麼感覺?將心比心,孩子也是一樣的。
我曾經犯過這個錯誤,結果就是,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跟我說話,因為他們覺得我根本不在乎。
眼神交流、身體靠近: 眼神交流,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專注和關心。身體靠近,可以讓孩子覺得你很親切、很溫暖。
有時候,我會蹲下來,跟孩子平視,這樣可以讓他們覺得我跟他們是平等的,他們也更願意跟我分享他們的心事。
不要打斷、不要批評: 這是最難的一點。當孩子說一些我們不同意的事情,或者是一些很幼稚的想法時,我們很容易忍不住打斷他們,或者批評他們。
但其實,打斷和批評,只會讓孩子關上心房,他們會覺得你根本不想聽他們說話。所以,盡量忍住,讓他們把話說完。
我曾經因為太急著糾正孩子的錯誤觀念,結果讓她哭了好久。後來我才知道,對孩子來說,被傾聽、被理解,比被糾正更重要。
用開放式問題引導: 不要只問「好不好?」「有沒有?」,要用開放式問題,引導孩子說出更多的想法和感受。
例如,不要問「今天在學校好不好?」,可以問「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?」。
我發現,用開放式問題,可以讓孩子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想法,也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他們。
重複確認、表達同理: 聽完孩子說的話,可以用自己的話重複一遍,確認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確。同時,也要表達同理,讓孩子感受到你理解他們的心情。
例如,孩子說:「我今天考試考不好,心情很差。」你可以說:「喔,所以你覺得很失望,對不對?沒關係,下次再加油!」
表達同理,可以讓孩子覺得你理解他們的心情,他們也會覺得你更親切、更溫暖。
保持好奇心: 孩子每天都在成長、都在學習,他們的世界,跟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。所以,要保持好奇心,對他們的世界感到好奇,才能真正了解他們。
我發現,當我對孩子的生活充滿好奇時,他們也更願意跟我分享他們的一切。
享受「傾聽」的過程: 傾聽,不是一件任務,而是一個享受的過程。當我們真心享受傾聽的過程,孩子也會感受到我們的愛和關懷。
有時候,我會跟孩子一起坐在草地上,聽他們分享他們的夢想、他們的煩惱。那一刻,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。
「用心傾聽」會遇到的挑戰?
當然,要做到「用心傾聽」,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。
- 時間不夠: 現代社會,大家都忙得焦頭爛額,很難抽出時間好好聽孩子說話。
- 情緒不好: 當我們自己情緒不好時,很難有耐心聽孩子說話。
- 觀念不同: 當孩子說一些我們不同意的事情時,我們很容易產生衝突。
- 孩子不說: 有些孩子比較內向,不願意跟父母分享他們的心事。
我的經驗談:那些讓我哭笑不得的時刻
說到「用心傾聽」,我真的是經歷過無數次崩潰和成長。
有一次,我女兒放學回家,一臉委屈地跟我說:「媽媽,今天小明說我的頭髮很醜!」我一聽,火氣馬上上來,心想:「這個小明,怎麼這麼沒禮貌!」
但我忍住怒火,蹲下來問她:「那你覺得呢?你覺得你的頭髮醜嗎?」
她搖搖頭說:「我覺得我的頭髮很漂亮!可是小明說很醜,我就覺得很難過。」
我抱抱她,跟她說:「每個人的審美觀都不一樣,你覺得自己的頭髮漂亮就好啦!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話,就否定自己。」
後來,我跟老師溝通了一下,老師也跟小明說了這件事。隔天,小明跟女兒道歉了。
這件事讓我學到,當孩子遇到問題時,不要急著替他們解決,而是要先傾聽他們的心聲,幫助他們表達情緒,讓他們學會如何面對和解決問題。
還有一次,我兒子很認真地跟我說:「媽媽,我長大以後要當太空人,去外太空抓寶可夢!」
我聽了,差點沒笑出來。但我還是很認真地跟他說:「哇!這個夢想好酷喔!當太空人要很努力讀書,還要鍛鍊身體,你準備好了嗎?」
他點點頭說:「我會努力的!」
雖然我知道他長大以後,不太可能真的去外太空抓寶可夢,但我還是很支持他的夢想。因為我知道,有夢想,才有動力,才能讓他不斷成長。
給正在努力的你:一些鼓勵和建議
親愛的爸爸媽媽們,我知道,養育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。但只要我們願意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,就能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,也能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- 不要追求完美: 沒有人是完美的父母,我們都會犯錯。重要的是,我們要從錯誤中學習,不斷成長。
- 給自己多一點時間: 傾聽需要時間和耐心,不要急著求成。
- 相信孩子: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我們要相信他們,支持他們。
- 享受親子時光: 養育孩子,是一段充滿挑戰和快樂的旅程。讓我們一起享受這段美好的時光吧!
真的,有時候跟孩子聊天,你會覺得他們超級天真可愛,有時候又會被他們氣到七竅生煙。但無論如何,都要記得,他們是我們最珍貴的寶貝。
所以,下次當孩子跟你說話的時候,放下手邊的事情,好好聽他們說說話吧!你會發現,這絕對是你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