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想做事情,卻怎麼都提不起勁,心裡像塞了一層厚厚的霧,什麼都看不清楚,什麼都做不好。以前的我,會把這種狀態歸因於自己懶惰、沒有毅力,甚至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夠努力?但隨著年紀漸長,接觸到更多人和事,我開始慢慢理解,問題不在於「我」,而是在於「能量」沒對上。
有一次跟朋友聚會,我跟她聊起這個狀態,她跟我分享她以前經歷的一段低潮。那時候她因為工作壓力大,加上感情也出現問題,每天都像提不起勁的殭屍。她說她很羨慕那些看起來活力滿滿的人,心裡暗自羨慕自己怎麼會變成這樣。直到有一天,她突然意識到自己不是不行,而是身體和心靈的能量都處在一個極度低落的狀態,像是一台電池快沒電的手機,再怎麼用力充電都沒用,必須先找到合適的「充電器」才行。這番話讓我深受觸動,也開始重新看待自己的狀態。
接著我開始試著找尋那些能讓我快速恢復活力的簡單方法,這中間也經歷了不少挫折和嘗試。現在我想分享五個我覺得最實用、最容易做到,且完全免費的方法,也同時是我親身經歷過的,希望你也能從中獲得幫助。
第一招,是做自己喜歡的小事情,無論多小。
這招聽起來有點老生常談,但它真的很關鍵。很多時候,我們的能量低落,是因為生活節奏太快,壓力太大,根本沒有時間或空間讓自己快樂。
我以前工作忙到爆炸,連休息時間都用來工作,結果整個人越來越疲憊。後來我學會了每天至少給自己十到十五分鐘,做一件自己喜歡的小事,比如泡杯喜歡的茶,聽一首歌,看一段喜歡的影片,或者畫畫、寫寫日記。
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,卻能讓我的情緒快速回暖,心情變得輕鬆。因為它們提醒我,不論生活多忙,自己還是有權利快樂,還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。
有一次我妹妹經歷了一段低潮,她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,情緒低落。我鼓勵她每天都找一件讓自己開心的小事去做,哪怕是簡單地散步、看看花。過了幾個星期,她跟我說,這些小習慣讓她感覺自己被愛,被照顧,也慢慢找回了自信。
第二招,是深呼吸與短暫冥想。
這招是我最近才開始重視的,但效果非常明顯。工作壓力大或者情緒卡住時,深呼吸真的能幫助我快速冷靜下來。以前我總覺得呼吸不就是呼吸嗎?有什麼特別?直到有一次在朋友的引導下,我練習做「腹式深呼吸」和簡短的冥想。
只要閉上眼睛,專注慢慢吸氣、吐氣五到十分鐘,感覺整個人像被洗滌過一樣,心情逐漸放鬆,雜念減少,能量重新流動起來。這種感覺非常舒服,像是身體和大腦都得到了深層的放鬆。
我有一位同事,工作非常繁忙,經常加班到深夜。她之前常常感到焦慮、心跳加速,甚至有時候會失眠。我建議她試試每天早上或中午做幾分鐘深呼吸和冥想,她說開始的幾天覺得很難集中注意力,但堅持一週後,她說整個人變得比較穩定,工作效率也提高了。
所以,當你感覺能量不夠用或壓力山大時,不妨試試這個簡單的呼吸練習,讓自己回到當下,呼吸到位,心情自然會跟著平穩。
第三招,是喝一杯溫熱的水。
說真的,這招聽起來很樸素,甚至有點老派。但我親身體會過它的神奇。
我以前很喜歡喝冰飲和咖啡,覺得這樣才能提神醒腦。結果有段時間,焦慮情緒加劇,胃也開始不舒服,甚至睡眠品質變差。一次偶然的機會,當時手邊沒有咖啡,我就喝了一杯熱水。這個簡單的舉動,竟然讓我整個身體感覺放鬆,胃部暖暖的,焦躁感也漸漸消失。
之後我開始習慣在早晨和心情不好的時候,先喝一杯溫熱的水。這杯水像是打開了身體的「氣道」,讓我能量流動起來,情緒自然穩定。
有一次家裡的長輩生病,我建議他喝溫水,她起初不以為意,但後來每天都喝,精神狀態明顯改善。這讓我更加相信,身體裡的能量流動其實很重要,喝水不只是解渴,更是一種照顧自己、讓自己回到平衡的儀式。
第四招,是放下手機,走路五分鐘。
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我們幾乎離不開手機。從早到晚滑社群、回訊息、聽音樂、看影片,甚至走路時也戴著耳機不停輸入訊息。這種「不停輸入」讓我們的大腦無法真正休息,反而讓思緒越來越亂,焦慮感也跟著增加。
我曾經有段時間,每天下班後就一直盯著手機螢幕,無法放鬆。直到有一次朋友約我散步,我決定把手機留在家裡,只是跟他一起走路,沒有聽音樂也不滑手機。那五分鐘走路的時間,竟然成為我當天最放鬆的時刻。我的腦袋有機會喘口氣,開始自己整理白天發生的事情,很多卡住的念頭也慢慢理順。
我也曾在工作壓力大到不行的時候,用這個方法幫自己重啟。有一次一整天忙到頭昏腦脹,心情糟透了,我放下手機,走出門口繞了五分鐘小巷子,什麼也沒聽,什麼也沒看。那段時間,我感覺自己像跟大地連接上了,能量慢慢回流,思緒變得清晰,情緒也穩定了。
我有一個朋友,她之前工作非常繁忙,幾乎沒時間休息,連吃飯都不忘滑手機。有次她跟我抱怨說,整個人好像快崩潰。我建議她試試「無手機散步」,結果她回家第二天開始就養成習慣,發現不但心情變好,睡眠也改善了很多。
這個方法讓我學會:在滿滿資訊和刺激的時代,給自己一點「沒有輸入」的時間,才是最好的重置。
第五招,是曬太陽。
我必須坦白說,我不是那種愛曬太陽的人。以前的我只要一想到要在陽光下待超過幾分鐘,就會全身起雞皮疙瘩,覺得熱、怕曬黑,乾脆躲在冷氣房裡滑手機。直到有一次,心情差到極點,連睡覺都不安穩,朋友建議我去曬曬太陽,說那會對心情有幫助。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,我就在陽台站了十分鐘。奇妙的是,那股溫暖慢慢滲入身體,心裡的陰霾似乎也被光線驅散了一點。從那天開始,我開始養成每天固定曬太陽的習慣。就算只有十分鐘,甚至只是站在窗邊,也會覺得整個人神清氣爽,像是重新被充電一樣。
我記得有一次我媽生病,那陣子她因為身體不舒服,情緒很低落。她也很抗拒出門,但我鼓勵她每天曬一點太陽。剛開始她不願意,後來慢慢願意坐在陽台曬曬太陽,幾天後她的情緒和精神狀態有了明顯改善。這讓我更確信,陽光真的不是只有溫度,更是一種力量。
曬太陽讓我學會一件事:很多時候,我們不是心情不好,而是缺少光的滋養。這也讓我想到,現代人長時間待在室內、面對冷氣和電子產品,可能很容易忽略了這個簡單卻強大的能量來源。
經過這些年的體驗和朋友的分享,我越來越相信「能量」其實就是我們身心狀態的綜合反映。當能量對了,生活就順;能量錯了,再怎麼努力也沒用。
這五個方法,雖然看起來簡單,但正因為它們貼近生活,容易做到,才讓我每次卡關時都能快速找回力量。
人生難免會有低潮,重要的是,我們能不能用這些簡單的小動作,把自己重新調整回來,然後繼續往前走。
希望你也願意試試看,從做喜歡的小事、深呼吸、喝溫水、無手機走路、曬太陽開始,慢慢找回那個不費力、自在的自己。
也歡迎你留言告訴我,你最喜歡哪一招?或者你有什麼自己的能量小秘訣?我們一起分享,一起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