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安蛋餅哥

戰勝拖延症:從躺平廢到效率王的逆襲之路

戰勝拖延症:從躺平廢到效率王的逆襲之路

這篇文章要來跟大家聊聊拖延症這個世紀難題,看看怎麼從「等等再說」變成「現在就做」,一起把那些永遠拖到明天的事情,今天就把它們解決掉!

嗨,各位拖延症候群的難友們,舉手讓我看看有多少人常常在心裡吶喊:「等等再說啦!」然後時間就這樣咻~一下溜走了,等到 deadline 逼近,才開始崩潰趕工?我懂你,因為我也是過來人!

身為一個資深的拖延症患者(講得好像很光榮一樣),我深深明白那種明明知道要做什麼,但就是提不起勁的痛苦。明明報告禮拜五就要交了,但就是忍不住想再刷一下 IG、再看一集 Netflix,然後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流逝,最後只能熬夜爆肝,搞得自己身心俱疲。

拖延症的真面目:它不是懶,是…?

很多人會覺得拖延症就是懶惰,但其實,它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原因。就像冰山一樣,我們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一小部分,水面下還有更大的冰山體積。拖延症常常是我們為了逃避某些不舒服的感覺,像是焦慮、壓力、害怕失敗等等。

舉個例子,我以前寫論文的時候,每次想到要開始寫,就會感到莫名的焦慮,覺得自己寫不好、內容不夠深入、找不到資料等等。為了逃避這種焦慮感,我就會開始做一些其他的事情,像是整理房間、滑手機、甚至是跑去洗衣服!反正就是什麼都好,除了寫論文。

所以,拖延症其實是一種「情緒調節」的手段。我們透過拖延,來暫時逃避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。但問題是,這種逃避只是暫時的,等到 deadline 逼近,壓力反而會更大,焦慮感也會更加強烈,形成一個惡性循環。

打破惡性循環:從心態開始改變

要戰勝拖延症,第一步就是要改變心態,不要再把它當成是懶惰,而是要把它看成是一種需要處理的情緒問題。以下幾點是我個人的心得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:

  • 接受不完美: 我們常常會因為害怕失敗,所以遲遲不敢開始。但其實,沒有人是完美的,重要的是開始行動。允許自己犯錯、接受不完美,不要追求一次到位,先開始做了再說!就像我寫文章一樣,一開始也覺得很難,但只要開始寫,就會越寫越順,越寫越有感覺。

  • 把大目標拆解成小任務: 面對一個龐大的目標,我們常常會感到不知從何下手,因此產生拖延。解決方法就是把大目標拆解成小任務,讓每一個任務都變得更容易執行。比如說,如果你的目標是寫完一份報告,你可以把它拆解成以下幾個小任務:

    • 蒐集資料
    • 擬定大綱
    • 撰寫引言
    • 撰寫正文
    • 撰寫結論
    • 校稿

    這樣一來,你會發現原本覺得很困難的報告,變得容易多了。而且,每完成一個小任務,你都會獲得成就感,這會讓你更有動力繼續下去。

  • 獎勵自己: 完成任務後,給自己一些獎勵。這可以是一個小小的犒賞,像是吃個點心、看一集喜歡的影集、或是和朋友出去逛街等等。透過獎勵,我們可以建立起「完成任務 = 獲得快樂」的連結,讓我們更願意去執行那些我們原本不想做的事情。我個人很喜歡在完成一個比較大的任務後,給自己放個假,去按摩或是做個 SPA,好好放鬆一下。

  • 原諒自己: 偶爾還是會不小心拖延,這時候不要太過自責,重要的是原諒自己,然後重新回到正軌。畢竟,我們都是人,都會有情緒低落、提不起勁的時候。重要的是,不要讓一次的拖延變成常態,要提醒自己下次要避免。

實戰技巧:我的血淚經驗分享

除了心態上的調整,我也整理了一些我在對抗拖延症的過程中,覺得很有幫助的實戰技巧:

  • 番茄工作法: 這個方法相信很多人都聽過,簡單來說就是設定 25 分鐘的工作時間,然後休息 5 分鐘。透過這樣的方式,我們可以保持專注,避免長時間工作造成的疲勞。我個人很喜歡用這個方法來處理一些比較瑣碎的工作,像是回覆 email、整理資料等等。

  • 時間管理矩陣: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,讓我們把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。時間管理矩陣分為四個象限:

    • 重要且緊急: 必須立即處理的事情,像是 deadline 逼近的報告、緊急的會議等等。
    • 重要但不緊急: 應該優先處理的事情,像是規劃未來、培養人脈等等。
    • 緊急但不重要: 應該授權給別人處理的事情,像是不必要的會議、無意義的電話等等。
    • 不重要且不緊急: 應該盡量避免的事情,像是過度滑手機、無止盡的八卦等等。

    透過時間管理矩陣,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應該優先處理,哪些事情可以暫緩,避免把時間浪費在不重要的事情上。

  • 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: 有些人喜歡在安靜的圖書館工作,有些人喜歡在熱鬧的咖啡廳工作。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,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進入工作狀態,減少分心。我個人喜歡在陽光充足、空氣流通的地方工作,這樣可以讓我感到心情愉悅,更有動力工作。

  • 建立固定的工作儀式: 有些人喜歡在工作前喝一杯咖啡,有些人喜歡在工作前聽音樂。建立一個固定的工作儀式,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進入工作狀態。我個人喜歡在工作前冥想 5 分鐘,讓自己放鬆心情,集中注意力。

拖延症,掰掰!擁抱更有效率的自己

戰勝拖延症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,需要耐心和毅力。但只要我們願意改變心態,嘗試不同的方法,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,擺脫拖延症的魔爪,擁抱更有效率的自己。

說真的,戰勝拖延症真的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。你會發現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不再需要為了趕 deadline 而熬夜爆肝,可以更輕鬆、更自在地享受生活。

我還記得以前常常因為拖延症而感到焦慮、自責,覺得自己很沒用。但現在,我可以更有自信地說,我已經成功地戰勝了拖延症,成為一個更有效率、更快樂的人。希望我的經驗也能夠幫助到大家,讓我們一起告別拖延症,迎接更美好的未來!

其實啊,我現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,也曾經好幾度想放下,跑去看個 Youtube 影片放鬆一下。但想想,都已經開頭了,而且還有這麼多難友們在等著看,就覺得還是應該堅持下去,把這篇文章寫完。這就是戰勝拖延症的秘訣:不要讓自己有太多猶豫的空間,想到就去做,一步一步,慢慢地就會達成目標。

我想跟大家說,不要害怕面對拖延症,把它當成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,而不是一個無法改變的缺陷。只要我們願意努力,一定可以戰勝它,成為更好的自己!加油!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10-01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