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累到爆?別硬撐!這幾招科學休息法,讓你像開外掛一樣恢復活力!
這篇文章要跟你聊聊,身為社畜(或是學生)的我們,如何在爆肝的日常中,利用科學的休息方法,擺脫疲勞,重新找回像剛充飽電的iPhone一樣的滿滿活力!不是跟你說什麼小撇步,而是像朋友一樣,分享我的血淚經驗,還有一些聽起來很玄,但其實超有用的休息技巧,讓你工作效率翻倍,生活品質也UP UP!
休息?誰不會?但你真的休息對了嗎?
說到休息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:睡覺!沒錯,睡覺很重要,但你知道嗎?除了睡覺,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恢復精力。就像手機充電一樣,如果只是插著線,但沒有打開開關,根本充不了電啊!
以前我也覺得,休息就是耍廢,躺在床上滑手機,追劇看到天亮。結果咧?隔天起床更累!後來才發現,這種「假性休息」根本是在消耗能量!就像一直開著背景程式,手機電池當然很快就沒電啦!
番茄工作法:時間管理界的超夯偶像
第一個要介紹的就是「番茄工作法」。這名字聽起來好像很厲害,其實概念很簡單,就是設定25分鐘的工作時間,然後休息5分鐘。每四個番茄鐘(也就是工作25分鐘+休息5分鐘的循環)之後,就休息個15-30分鐘。
剛開始用的時候,我還覺得:「蝦米?25分鐘能幹嘛?根本剛進入狀況就要休息了!」但後來發現,這招真的有效!因為知道時間有限,反而會更專注,更有效率。而且,短暫的休息可以讓大腦reset一下,避免長時間工作造成的疲勞。
我的經驗是,剛開始可以從比較簡單的工作開始,習慣這種工作模式。而且,休息時間一定要徹底放鬆!不要再看電腦螢幕、滑手機了!可以起來走走、伸展一下、喝杯水,或是閉目養神,讓眼睛也休息一下。
正念冥想:讓你的大腦也做SPA
聽到「正念冥想」,你是不是覺得很玄?好像要盤腿坐在瀑布下面,才能達到效果?其實不用啦!正念冥想就是練習專注於當下,觀察自己的呼吸、身體感覺、和想法。
剛開始接觸正念冥想的時候,我完全靜不下來,腦袋裡像跑馬燈一樣,各種雜念亂竄。但後來發現,這就是正念冥想的重點:觀察這些想法,但不要被它們抓住。就像看著雲朵飄過天空,不要試圖阻止它們,也不要跟著它們一起飄走。
透過正念冥想,可以幫助我們放鬆身心,減少壓力和焦慮。而且,還可以提高專注力,讓工作更有效率。現在我每天都會花個5-10分鐘做正念冥想,感覺就像幫大腦做了一次SPA,整個人都神清氣爽!
運動:讓身體動起來,疲勞自然退散
這點大家應該都知道,但很多人就是懶得動!以前我也是,覺得運動很累,根本不想動。但後來發現,運動其實是消除疲勞的最好方法之一。
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讓氧氣和營養更有效地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。而且,運動還可以釋放腦內啡,這是一種天然的止痛劑和情緒調節劑,可以讓我們感到快樂和放鬆。
不用去健身房,也不用跑馬拉松,只要每天花個20-30分鐘做一些簡單的運動,像是散步、慢跑、瑜珈,或是跳個有氧舞蹈,就可以感受到明顯的效果。我的經驗是,最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,這樣才能更容易堅持下去。
睡午覺:短暫的充電,效果超乎想像
很多人都覺得,睡午覺是浪費時間。但研究表明,睡午覺可以提高認知能力、記憶力和工作效率。而且,睡午覺還可以幫助我們放鬆身心,減少壓力。
理想的午睡時間是20-30分鐘。這個時間長度可以讓我們進入淺層睡眠,恢復精力,但又不會讓我們睡太久,醒來後反而更累。
如果公司允許,可以在辦公室找個安靜的地方,或是趴在桌上小睡一下。如果時間允許,也可以回家睡個午覺。我的經驗是,睡午覺前最好喝一杯咖啡,這樣可以讓我們在午睡醒來後,精神更加集中。
吃對東西:讓身體獲得所需的能量
飲食也是影響疲勞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如果我們吃太多加工食品、高糖食物,或是咖啡因飲料,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短暫的興奮,但隨後就會感到更加疲勞。
因此,我們要盡量選擇天然、健康的食物,像是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、蛋白質等等。這些食物可以提供我們所需的能量,讓我們的身體正常運作。
我的經驗是,早餐一定要吃飽,而且要吃得健康。可以選擇燕麥片、全麥麵包、雞蛋、牛奶、水果等等。午餐和晚餐也要注意均衡飲食,避免暴飲暴食。而且,要多喝水,保持身體水分充足。
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:讓身體在夜晚好好修復
睡眠是消除疲勞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如果我們睡不好,身體就無法得到充分的修復,隔天就會感到更加疲勞。
要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,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:
- 固定睡眠時間: 盡量每天在同一個時間睡覺和起床,即使是週末也不要例外。
- 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: 保持臥室安靜、黑暗、涼爽。
- 睡前放鬆身心: 可以洗個熱水澡、聽輕音樂、閱讀書籍,或是做一些放鬆的運動。
- 避免睡前使用電子產品: 電子產品的藍光會影響睡眠。
- 避免睡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: 這些物質會影響睡眠品質。
我的經驗是,睡前一小時不要再看手機,可以改看書或是聽podcast,幫助自己放鬆心情。
勇於說「不」:保護自己的能量
很多時候,我們的疲勞來自於過多的工作和壓力。如果我們總是答應別人的請求,把自己搞得團團轉,很容易就會感到疲憊不堪。
因此,我們要學會說「不」,保護自己的能量。不要害怕拒絕別人的請求,也不要勉強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。
我的經驗是,在拒絕別人之前,可以先評估一下自己的時間和精力。如果真的無法幫忙,就坦誠地告訴對方,並提供其他可能的解決方案。
找到自己的「休息開關」:量身打造專屬的休息方式
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都不一樣,因此,適合每個人的休息方法也不一樣。我們要找到自己的「休息開關」,也就是那些可以讓我們快速恢復精力的方法。
例如,有些人喜歡聽音樂、有些人喜歡看電影、有些人喜歡和朋友聊天、有些人喜歡到戶外走走。找到這些可以讓我們感到快樂和放鬆的方法,並在感到疲勞的時候,適時地使用它們。
我的經驗是,多方嘗試不同的休息方法,並記錄下自己的感受。這樣就可以慢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休息方式。
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:不要把弦繃得太緊
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很快,我們常常把自己逼得很緊,忘了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。但其實,適時地放慢腳步,享受生活中的美好,也是一種很好的休息方式。
可以花點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,像是閱讀、旅行、看電影、聽音樂、和朋友聚會等等。這些活動可以讓我們放鬆身心,轉換心情,讓我們更有精力面對挑戰。
我的經驗是,每個週末都要安排一些讓自己感到快樂和放鬆的活動。這樣可以幫助我擺脫工作壓力,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。
休息不是偷懶,而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
很多人都覺得,休息是偷懶的行為。但其實,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。就像運動員一樣,他們需要充分的休息,才能在比賽中發揮出最佳的表現。
我們也是一樣,我們需要充分的休息,才能在工作中保持高效,在生活中享受快樂。所以,不要害怕休息,也不要覺得休息是浪費時間。
希望這些經驗分享,能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休息方法,擺脫疲勞,重新找回像開外掛一樣的滿滿活力!記住,休息不是終點,而是為了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,走得更遠、更穩、更開心! 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