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你不再有「不知道要讀什麼」的煩惱!
你有沒有過這種時候?滑手機滑膩了、劇也沒什麼想追的,突然覺得:「我好像該讀點書了。」但下一秒,腦袋一片空白,完全不知道要讀什麼。別擔心,這篇就是為你準備的!
我每天的生活儀式之一,就是閱讀。不一定要讀得多深、有多強的目標,有時候只是想讓腦袋換個口味,就像嘴饞想吃點甜食一樣,閱讀對我來說也是一種「補給」。這篇我整理了幾本最近看過、風格不同的書,不管你今天想要來點輕鬆的、沉靜的、激勵的,或是思考人生的,我都幫你準備好了!
從我開始經營 IG 自媒體以來,很多人問我:「你怎麼會想分享這麼多跟閱讀有關的內容啊?」老實說,我的初衷其實超簡單,就是想讓更多人找回閱讀的樂趣!不是那種「非得讀經典名著才能叫閱讀」的感覺,而是單純享受那種沈浸在故事或知識裡的過程。
我發現很多人對閱讀有一種無形的壓力,總覺得要讀點有深度、有品味的書才叫「會閱讀」。但我想說的是:閱讀就跟追劇、玩遊戲一樣,只要你開心,怎樣都行!
像我剛開始接觸閱讀時,完全是從小說入坑的。我還記得那時候拿著《暮光之城》在捷運上邊讀邊忍笑,完全無法控制表情。雖然那本書不是什麼文學鉅作,但它讓我感受到「原來書可以這麼好玩」!這種快樂,就是我想分享給大家的。
經營自媒體這幾年來,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:怎麼讓更多人覺得閱讀沒那麼難?
所以我開始做一些小工具,幫助不同階段的閱讀者。從剛開始「想建立習慣」的人,到已經有在讀但「想更有系統」的人,我都希望能給他們一點支持。
這些資源原本都是零散地分享到限時動態、貼文,後來有太多人私訊我「找不到那個模板」、「請問之前那篇電子閱讀器的文章還在嗎?」於是我決定:整理一篇文章,直接一次分享給大家! 這樣之後有人需要,我也能更快貼連結給他(笑)。
我會整理幾本不同風格的書,從小說、心理學、理財、成長,到散文或輕小說都有,每本書我都會簡短介紹、附上推薦原因,適合那種「想讀點東西但不知道從哪開始」的你。
有時候還會加碼分享我在讀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,比如某段話為什麼打動我、某個觀點讓我改變對事情的看法等等。
對我來說,這些推薦不只是「丟書單」,而是想讓你感受到:每本書背後都可能藏著一場小冒險,只要你願意打開第一頁。
如果你也常常有這種感覺——
「好久沒看書了,但不知道怎麼開始…」
「買了一堆書卻都沒動…」
「總覺得自己讀太慢,看不完就放棄…」
我想說的是:沒關係,你不是一個人。
我自己也經歷過一段「買書比讀書快」的時期(笑),甚至有時候書才看三頁就睡著。但後來我發現,其實閱讀跟運動一樣,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和方式,就能慢慢培養出習慣。
所以希望這篇文章,能成為你踏出第一步的起點。所有資源我都貼在留言置頂,有需要就拿去用吧!
一起讓閱讀變得更輕鬆、更自由,也更有趣!
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653153
這本書的形式很特別,是用對話體來進行,一位年輕人不斷質疑人生,而哲學家則用阿德勒心理學慢慢引導他。看這本書的時候,我有種「被當頭棒喝」的感覺,尤其那句:「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。」讓我沉默了五秒。
有一段我特別有感:「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。」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討人喜歡,但在追求自我認同的過程中,總會遇到與他人不一致的時候。這本書提醒我: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你,這沒關係,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喜歡你自己。
推薦給:最近在人際關係中卡住的你,或是想重新思考「我為什麼總是這麼在意別人眼光」的人。
《當下的力量》——活在當下,擁抱生命的每一刻
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384567
這本書以簡單易懂的語言,帶領讀者學會放下過去的執著和對未來的焦慮,專注於當下的生命體驗。作者透過冥想與靜心練習,引導人們認識內在的平靜與喜悅。
書中有一句話深刻觸動人心:「痛苦來自於不接受現在的現實。」這句話讓人在面對困難時,多了一分釋然與力量。
推薦給:感覺生活壓力大、容易焦慮,或想學會放鬆心情的人。
《勇氣的真義》被討厭的勇氣姊妹作——勇敢做自己的人生指南
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748910
這本書延續阿德勒心理學的精神,著重於如何擺脫外界評價的束縛,真正成為自己。作者用故事和哲理讓讀者理解,勇氣不僅是面對他人,更是面對內心的恐懼。
「真正的勇氣,是做你自己,即使會被討厭。」這句話再次提醒讀者,生活中必須擁抱真實的自己。
推薦給:想要突破自我限制、擺脫他人期待束縛的人。
《情緒的語言》——理解自己,解讀他人
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745608
這本書透過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,深入淺出地解析人類情緒的本質,幫助讀者理解自己的情感反應,並學會同理他人。書中強調情緒不是敵人,而是內在溝通的橋樑。
其中一段話特別值得回味:「情緒來臨時,不是壓抑,而是觀察與接納。」這讓人在面對複雜心情時,學會不逃避。
推薦給:想提升情緒智商,增進人際互動品質的人。
《活出意義來》——面對生命的無常與挑戰
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712390
維克多.弗蘭克爾在這本經典著作中,分享了自己在集中營中找到生命意義的經驗,並提出「意義療法」的理念。書中提醒讀者,即使在極端困境中,生命仍有價值與意義。
「當無法改變環境時,改變對環境的態度。」這句話給予許多人深刻的勇氣和啟發。
推薦給:面臨人生低谷,渴望找到生活動力與方向的人。
《非暴力溝通》——改變對話方式,改變人生
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703452
這本書提供了一套實用的溝通技巧,幫助人們用同理心與尊重,化解衝突並建立更真誠的人際關係。作者以簡單的步驟示範如何避免指責與防衛,轉而用心聆聽與表達需求。
其中一句話印象深刻:「所有衝突的根源,都是未被滿足的需求。」讓人重新思考溝通的本質。
推薦給:想改善家庭、職場或友情關係,增進理解與連結的人。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——當哲學遇上人生煩惱
🔗 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653153
這本書的形式很特別,是用對話體來進行,一位年輕人不斷質疑人生,而哲學家則用阿德勒心理學慢慢引導他。看這本書的時候,我有種「被當頭棒喝」的感覺,尤其那句:「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。」讓我沉默了五秒。
有一段我特別有感:「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。」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討人喜歡,但在追求自我認同的過程中,總會遇到與他人不一致的時候。這本書提醒我: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你,這沒關係,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喜歡你自己。
推薦給:最近在人際關係中卡住的你,或是想重新思考「我為什麼總是這麼在意別人眼光」的人。
《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》——當小說是一本哲學書
🔗 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902797
這是宮崎駿最新動畫靈感來源的那本書,讀起來像是寫給青少年的成長故事,但每一章其實都藏著讓大人靜靜坐著反思的提問。像是:「你會怎麼對待比你弱小的人?」或「面對世界的不公平,你會怎麼做?」
這本書的文字很柔軟,但觀念卻是直擊內心的那種。看到主角在迷惘中成長,我想起自己學生時代也曾經被這些問題困住,現在重新面對,竟有種被撫慰的感覺。
推薦給:正在思考價值觀的你,或者想透過一本小說重啟對世界與自己的提問的人。
《討好型人格》——我不是怕你生氣,我只是怕你不要我了
🔗 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914552
這本書的書名一出現,我就知道它會刺痛很多人。書裡提到的那些討好行為:「總是說沒關係」、「其實心裡很累卻還是答應幫忙」、「在意對方多過在意自己」——看著看著就像在照鏡子。
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:「你以為的體貼,其實是恐懼的偽裝。」看到這裡,我真的忍不住放下書沉思了好久。這本書讓我第一次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那些總是過度退讓的行為,原來,是因為害怕失去被愛的資格。
推薦給:習慣壓抑情緒、想學會怎麼說「不」的人,或是那個總是笑著說「沒事」但其實早就快撐不住的你。
《情緒勒索》——那些你以為是愛,其實只是控制
🔗 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764200
「你要這樣對我嗎?」「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。」是不是很耳熟?這本書剛開始我讀得有點火,因為實在太寫實,甚至有點像是在戳我那幾段「自以為是愛」的關係。
裡面不只教你辨識「情勒語句」,也告訴你要怎麼建立界線、保護自己。最重要的是,它讓我知道:不是你太敏感,是你太久沒被真正尊重了。
推薦給:被情緒綁架過的人,或者正在親密關係裡反覆懷疑自己是不是「太自私」的人。
《其實你沒有那麼需要別人的認同》——活出你自己的腳本
🔗 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887634
書名就像一記重擊。我們多少都有那種「發文很在意讚數」「不敢表達不同意見」「只敢在心裡吶喊」的時候。這本書的觀點很清楚:你不需要經過別人批准,才能過你的人生。
其中有一段是我最愛的:「我們習慣把目光投向外面,但真正該問的是,我內心在追求什麼樣的自由與安心?」這句話後來成了我寫日記的引導句,每次心煩時我都拿來問自己一次。
推薦給:總是習慣先顧別人感受的人,或是想練習「為自己而活」的你。
《活出意義來》——在極端苦難中找到人生價值
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715253
這是納粹集中營倖存者維克多·弗蘭克寫下的生命見證。與其說是書,更像是一段靈魂的旅程。作者在極端苦痛中,沒有被毀滅,反而從中提煉出一種超越命運的力量。他說:「人可以承受任何痛苦,只要他知道這痛苦有意義。」這句話像是一束光,照進我曾經灰暗的內心角落。
有一段讓我久久不能忘:「生命的意義,不是去問別人、問命運,而是反過來,問自己:我要賦予它什麼樣的意義?」我們太常期待外界給答案,卻忘了,活著的本質,是持續創造意義。
推薦給:正在經歷低谷、懷疑人生目的,或在問「我為什麼要繼續努力」的你。
**《情緒勒索》——那些在愛裡把你推向痛苦的話語
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726603
看完這本書,我忍不住回頭檢視自己的人際關係。原來很多讓我內耗的「關心」「好意」背後,其實藏著控制與恐懼。作者用清楚的邏輯與案例,讓我明白:不是所有愛都是愛,有些是操縱,是讓你活得不像自己的勒索。
我印象最深的是:「不敢說不,不是因為善良,而是因為害怕失去關係。」這讓我突然理解,為什麼自己明明不願意,卻總是勉強答應別人。我學會了分辨真正的尊重與情緒勒索之間的界線。
推薦給:總是活在別人期待裡、在關係裡感到窒息,或想學會說「不」的你。
《內在原力》——讓你穩住情緒、不再內耗的自我修煉術
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806430
這本書像是給現代焦慮者的一封安撫信。作者用淺顯但有力的方式,拆解我們內心那些「一直想贏」「不想被看不起」「想要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」的掙扎。最棒的是,它不是叫你「放下執著」那種空泛勸說,而是一步一步帶你看見,原來很多情緒,是可以被理解、接住、然後放下的。
我特別記得一句話:「不是你太敏感,而是你長期對自己太嚴苛。」看到這句,我突然鼻酸。原來我不是錯了,而是太少對自己溫柔。
推薦給: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「太情緒化」、或者正在努力自我療癒的你。
《其實你很好》——擁抱那個總是覺得不夠好的自己
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912332
這本書的語氣像一位溫柔的大姐姐,用一字一句撫平我們心中那個一直被批評、被懷疑的自己。讀的過程很像跟自己久違地深聊一場。作者不斷提醒我們:「你不是沒用,你只是太不肯定自己。」
印象深刻的一句是:「你一直以為別人不喜歡你,但其實你才是最不喜歡你的人。」這句讓我沉默很久。很多時候,我們想要被肯定,但卻從來沒有學會先接納自己。
推薦給:常覺得自己不夠好、努力證明自己卻越來越空虛的你。
《我決定簡單地生活》——找回內心平靜的生活實驗
https://24zz.com/b.htm?0010711695
這是一本生活風格改造的書,但它講的不只是整理衣櫃或丟東西,更是一種面對人生選擇的練習。作者從一個擁有太多的「現代人」,慢慢變成一個「只保留真正重要東西」的自由人。我看完的那晚,立刻打開衣櫃,扔了一堆穿都沒穿過的衣服。
我特別喜歡一句話:「簡單不是少,而是剛剛好。」我們以為要過得豐富就得擁有很多,但其實,真正的富足,是你知道什麼對你來說才有價值。
推薦給:覺得生活太雜亂、心裡總是煩躁、想找回清爽人生感覺的你。
這是一本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看的小說。東野圭吾在這本書裡沒有推理,只有滿滿的溫暖與人情味。故事的主軸是一家神祕的雜貨店,人們把煩惱寫成信丟進去,隔天就會收到回覆。而這些回覆,有的很實際、有的很神奇,但每一封都像是深夜裡的一盞小燈,照亮某個人的低谷。
讀這本書時我正處在一段對人生方向迷惘的時期,裡面的一句話:「你的人生不是用來被誰評分的。」突然讓我鼻酸。我們總以為要達成什麼才叫成功,卻忘了日常中的善意與理解,其實就是很大的幸福。
推薦給:想被安慰一下的你、喜歡暖心故事、或是對生活感到疲憊的人。
這本書真的是我生活管理工具裡的神隊友。它不是那種光說大道理的書,而是很實際地教你怎麼用「微小但持續的改變」來累積出大成果。我就是用這本書的方法,成功建立了每天晨間閱讀30分鐘的習慣!
有一個觀念我特別喜歡:「你不是要達成一個目標,而是要成為那個做這件事的人。」意思是,與其說「我要讀完30本書」,不如說「我是個每天都會閱讀的人」。這種身份認同的轉變,會讓習慣更容易養成。
推薦給:想培養新習慣卻總是半途而廢的你,或者對時間管理、生活優化有興趣的人。
我是在一次吵架之後翻到這本書的。當下只是隨手翻幾頁,沒想到一頁頁翻下去,竟然有種「怎麼有人懂我這麼多」的感覺。這本書教的不是話術,而是如何誠實但不傷人地表達自己,也幫助你理解那些「話沒說出口,但心裡已經受傷」的瞬間。
裡面有一句我記得很清楚:「溝通不是說服對方,而是讓彼此更靠近。」我們總以為溝通是為了贏,但其實是為了理解。我開始更願意去聽對方說話,也更會用柔軟但有力量的語言表達自己。
推薦給:剛吵完架、溝通遇到瓶頸,或是想練習更好說話技巧的你。
這本書太可愛了!它是一本輕小說,但充滿了自然、人情、還有一點點浪漫。主角是個都市少年,陰錯陽差跑到深山裡當林業見習生。原本想說就混幾天,沒想到這趟旅程竟然徹底改變了他對生活的看法。
書裡有很多森林生活的細節,還有日本鄉村特有的節慶和溫暖人情。讀這本書時,我真的有種自己也跑到山裡呼吸新鮮空氣的感覺。很適合當作「心靈度假書」,療癒又輕鬆。
推薦給:想短暫逃離現實、喜歡大自然、或者最近壓力大想放鬆一下的你。
** 《我決定簡單地生活》——斷捨離不是為了清空,而是為了更靠近自己**
當初是被書名吸引,沒想到越看越入迷。這本書不像市面上一堆講斷捨離的書那麼硬派,而是用非常溫柔的語氣,告訴你如何透過簡單的生活,找到真正重要的東西。
我特別記得作者說過:「不是要你丟掉東西,而是問問自己:這樣的生活我喜歡嗎?」後來我也開始整理自己的房間、生活習慣,發現心裡竟然也變得清爽很多。
推薦給:想簡化生活、總覺得日子被東西填滿但心靈很空的人。
閱讀的樂趣,其實不在書本,而在你自己
我分享這些書,不是想讓你覺得「我應該看這些書才有價值」,而是想讓你知道——閱讀是很自由的事。你可以今天想深一點,明天想輕鬆一點;你可以愛小說也愛理財,你可以讀書是為了療癒,也是為了成長。
每本書都像一個世界,等著你用好奇心去敲門。你不需要一口氣讀完一本,也不需要從頭到尾讀得很認真,有時候,光是一句話,就能改變你一整天的心情。
所以,今天想讀點什麼呢?不如,從上面挑一本,打開看看吧。
如果你喜歡我這種「不只推薦書,而是分享讀書感受」的方式,歡迎追蹤我,我會每天準備不同風格的閱讀小補帖,陪你一起用閱讀充實靈魂,也療癒日常。別再為「今天要讀什麼」煩惱了,讓我們一起愛上閱讀這件小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