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告別腦內小劇場!結構化筆記:讓你的思考像台灣高鐵一樣快又準!
告別鬼打牆思考,用結構化筆記打造個人專屬知識庫,讓你的思緒像開外掛一樣清晰!
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腦袋很混亂,明明昨天才想過的事情,今天又要重新想一遍?或是明明知道這個東西很重要,但就是記不起來,每次都要Google?如果是,那你絕對不是一個人!我也是過來人,這種感覺就像在迷宮裡鬼打牆,超級崩潰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我是如何靠著結構化筆記,擺脫這種「腦內小劇場」,讓我的思考像台灣高鐵一樣,又快又準!
我與「腦霧」的愛恨情仇
以前的我,筆記就只是筆記,上課抄老師說的,讀書抄書上的重點,會議抄老闆交代的,然後…就沒有然後了。這些筆記就像被丟進回收桶一樣,等到需要的時候,根本找不到,就算找到了,也看不懂當時在想什麼。結果就是,同樣的問題,我要花好幾倍的時間重新思考,重新整理資料,簡直就是浪費生命啊!
而且,這種「腦霧」的感覺,讓我變得超級焦慮。總覺得自己好像漏掉了什麼,或是忘記了什麼重要的東西,整天提心吊膽的,深怕出什麼差錯。有一次,老闆問我一個之前開會討論過的問題,我竟然完全想不起來,當下真的超級尷尬,恨不得鑽到地洞裡去!
從一團亂麻到井然有序:我的結構化筆記進化史
為了擺脫這種困境,我開始研究各種筆記方法。試過心智圖、康乃爾筆記法、子彈筆記等等,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,沒有辦法完全解決我的問題。直到我接觸到「結構化筆記」,才發現這才是我的救星!
結構化筆記,簡單來說,就是把你的筆記資料,用一種有邏輯、有組織的方式整理起來,讓你可以輕鬆地找到你需要的資訊,並且可以把不同的資訊連結起來,產生新的想法。這聽起來好像很複雜,但其實沒有那麼難。
我的結構化筆記方法,主要分成以下幾個步驟:
選擇適合你的筆記工具: 現在有很多好用的筆記軟體,像是Obsidian、Notion、Roam Research等等。我個人是用Obsidian,因為它完全免費,而且可以離線使用,非常方便。選擇哪個工具,其實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覺得順手好用。就像選飲料一樣,珍珠奶茶雖然經典,但有些人就是愛喝水果茶,開心就好!
建立你的知識架構: 這一步驟是最重要的,也是最花時間的。你需要思考一下,你的知識領域有哪些,這些領域之間有什麼關係?然後把這些領域整理成一個樹狀結構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是行銷人員,你的知識架構可能包括:品牌、內容、社群、廣告、數據分析等等。每個領域下面,又可以再細分成更小的子領域。
使用「雙向連結」: 這是結構化筆記的精髓!雙向連結就像是把你的筆記串聯起來的繩子,讓你可以輕鬆地在不同的筆記之間跳轉。舉例來說,你在寫一篇關於「品牌定位」的筆記時,可以連結到其他相關的筆記,像是「目標受眾」、「品牌價值」、「競爭分析」等等。這樣,你就可以把不同的資訊串聯起來,更深入地了解品牌定位。
定期回顧和整理: 知識是會不斷變化的,所以你需要定期回顧和整理你的筆記。把新的知識加進去,把過時的知識刪掉,並且重新組織你的知識架構。這樣,你的知識庫才能保持最新的狀態。
結構化筆記:我的超能力解鎖!
自從開始使用結構化筆記之後,我的人生簡直就像開了外掛一樣!
思考更清晰: 以前我的腦袋就像一團亂麻,想到哪就寫到哪,沒有邏輯,沒有組織。現在,我可以把我的想法用結構化的方式整理起來,讓我的思緒更清晰,更具邏輯性。就像把房間整理乾淨一樣,東西都放在該放的地方,自然就覺得神清氣爽!
記憶力提升: 以前我總是記不住東西,每次都要重新查資料。現在,我可以把重要的資訊都記錄在我的筆記裡,並且使用雙向連結把不同的資訊串聯起來。這樣,我就可以更容易地記住這些資訊,並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們。就像把資訊變成故事一樣,更容易記住!
創造力爆發: 以前我總是覺得自己缺乏創造力,沒有辦法想出什麼新的東西。現在,我可以透過結構化筆記,把不同的資訊串聯起來,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,產生新的想法。就像把不同的食材放在一起煮,就能煮出美味的料理一樣!
效率提升: 以前我總是花很多時間在找資料和整理資料上。現在,我可以透過結構化筆記,快速地找到我需要的資訊,並且可以把這些資訊整理成有用的知識。這樣,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更有意義的事情。就像搭台灣高鐵一樣,可以省下很多時間!
我的結構化筆記實戰經驗分享
說了這麼多,可能有些人還是覺得有點抽象。沒關係,我來分享一些我的實戰經驗,讓大家更了解結構化筆記的威力!
- 案例一:行銷企劃
以前,我寫行銷企劃的時候,總是毫無頭緒,不知道從何下手。現在,我可以先在我的筆記裡建立一個「行銷企劃」的筆記,然後把所有相關的資訊都連結到這個筆記裡,像是「目標受眾」、「競爭分析」、「行銷策略」、「預算」等等。這樣,我就可以在一個地方看到所有的資訊,並且可以更清晰地思考我的行銷企劃。
我還會把過去做的行銷活動的成效,記錄在筆記裡,並且分析這些活動的成功和失敗的原因。這樣,我就可以在下次做行銷企劃的時候,避免犯同樣的錯誤,並且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資源。
- 案例二:讀書心得
以前,我讀完一本書之後,總是覺得什麼都沒記住。現在,我可以把書中的重點、心得和想法都記錄在我的筆記裡,並且使用雙向連結把這些資訊連結到其他相關的筆記裡。這樣,我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本書,並且可以把書中的知識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。
我還會把書中提到的概念,跟其他作者的觀點做比較,或是跟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做連結。這樣,我就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這些概念,並且可以把這些概念應用到不同的情境中。
- 案例三:會議紀錄
以前,我開完會之後,總是忘記老闆交代了什麼,或是忘了要做什麼事情。現在,我可以把會議的重點、決議和待辦事項都記錄在我的筆記裡,並且使用雙向連結把這些資訊連結到相關的專案和任務裡。這樣,我就不會忘記任何重要的事情,並且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我的時間。
我還會把會議中提到的問題和挑戰,記錄在筆記裡,並且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。這樣,我就可以在下次開會的時候,提出更好的建議,並且可以更有效地解決問題。
結構化筆記的常見問題與解答
我知道有些人可能會對結構化筆記有一些疑問,所以我在這裡整理了一些常見的問題,並且提供我的解答:
- 問題一:我需要花很多時間學習結構化筆記嗎?
答案是不一定。結構化筆記的基礎概念其實很簡單,只要你願意花一點時間學習,就可以掌握它。但是,要真正精通結構化筆記,需要不斷地實踐和摸索。就像學開車一樣,剛開始可能會覺得很難,但是開久了,就會覺得很自然。
- 問題二:我需要使用很複雜的筆記軟體嗎?
答案是不需要。有很多簡單易用的筆記軟體,像是Obsidian、Notion等等,都可以幫助你建立結構化的筆記。選擇哪個工具,其實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覺得順手好用。就像選手機一樣,功能再強大,如果用不習慣,也是白搭!
- 問題三:我應該如何建立我的知識架構?
建立知識架構是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。剛開始,你可以先從你的核心知識領域開始,然後逐漸擴展到其他相關的領域。隨著你的知識不斷增長,你的知識架構也會不斷進化。就像蓋房子一樣,需要先打好地基,然後才能慢慢往上蓋。
- 問題四:我應該如何使用雙向連結?
雙向連結的目的是把不同的筆記串聯起來,讓你可以輕鬆地在不同的筆記之間跳轉。你可以把相關的筆記連結在一起,或是把不同的概念連結在一起。重點是要讓你的筆記形成一個有邏輯、有組織的網路。就像把珍珠串成項鍊一樣,要讓每一顆珍珠都發光發亮!
結論:擁抱結構化筆記,讓你的腦袋不再卡卡!
結構化筆記,對我來說,不只是一種筆記方法,更是一種思考方式。它幫助我更清晰地思考問題,更有效地管理知識,並且更具創造力。如果你也想要擺脫「腦內小劇場」,讓你的思考像台灣高鐵一樣快又準,那就趕快開始嘗試結構化筆記吧!相信我,你會愛上它的!就像愛上珍珠奶茶一樣,一旦喝了就回不去了!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