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也常常因為心情低落而感到無助,甚至不太知道該如何調整?其實,心情波動不只和生活中的壓力有關,飲食也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。當你感到心情不佳時,或許不妨試試從飲食入手,給大腦一點「補充」,讓自己慢慢回到正軌。
最近,我突然意識到,大家都在拼的,其實不僅僅是工作、學業或成就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拼的是身體。身體健康,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基本的需求,也是一切努力和追求的根基。但有時候,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,總是忽視了最簡單卻最有效的健康方式。對我來說,回歸簡單的生活方式,才是最真實、最有力的自我療癒。
慢下來並不代表放棄
有時候,我會想,為什麼明明累得像條狗,卻還是輾轉難眠。明明已經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差不多了,為什麼還是無法像正常人一樣,安然入睡呢?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,直到最近,我才真正開始反思並嘗試改變自己對睡眠的看法。
親愛的24天後的你:
曾經有段時間,體態這件事從來不是問題。年輕的時候,只要日常稍微動一動、不特別暴飲暴食,身體就會自動維持在某個令人滿意的樣子。那種自然地「看起來不錯」的狀態,在二十幾歲的時候似乎沒什麼特別。但隨著年齡漸長,才慢慢體會:那根本不是「自然」,而是身體本身的年輕正在偷偷幫忙。到了某個階段,體態就不再是「隨便吃、偶爾動一下」就能維持的事,而是一種清楚的選擇結果——怎麼吃、怎麼動、怎麼生活,全都反映在外型上。
說到久坐,大家應該不陌生。從早上睜開眼睛開始,無論是上班、上課、還是待在家裡,坐著的時間總是比我們預期的還要長。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,無論是坐在電腦前,還是擠在交通工具上,久坐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,像是習慣,也像是生活的一種常態。
我曾經以為,快樂是一種很大聲的情緒,比如放假、旅遊、升職、戀愛成功,最好還附帶一點煙火跟掌聲。但後來才慢慢發現,真正的快樂,其實是很安靜的——像早晨陽光灑進窗台的時候、像赤腳踩在溫熱沙灘上那種軟綿綿的觸感,或者,只是一杯剛剛好的溫開水。
每當新的一年到來,我總是會想著要設定一些新的目標,無論是健身、學習新技能,還是簡單地想過上更有秩序的生活。其實,回顧過去幾年的自己,我才發現,最能持久的改變不是那些動輒上千字的計劃,而是生活中那些看似微小卻能深遠影響的習慣。這些小小的改變逐漸地積累起來,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而這些改變,也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平衡和滿足感。
早安,我是蛋餅哥!
夢想這個詞,對每個人來說,都有著不同的意涵。它可能是一份理想的工作、一段理想的關係、甚至是一個與世界相連的遠大目標。夢想是那個我們心中深深渴望的東西,總是讓人心跳加速,眼中閃著光。然而,回頭想想,我曾經也以為自己離夢想很遠,甚至覺得有些夢想永遠無法實現。其實,這並不是因為夢想不夠真實,而是因為我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去實現它。
是在職場上呼風喚雨、說一句話就能讓團隊動起來的人?還是看起來過得雲淡風輕、其實內在堅定得不得了的人?走過幾段職涯、接觸過各種人之後,越來越相信一件事:一個人真正的實力,不一定會馬上表現在他的工作上,但一定會悄悄藏在他的生活裡。尤其是那些下班後還能活出節奏、活出秩序、活出動能的人,不管表面多低調,其實都擁有驚人的潛力。
每當早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灑進房間,心情總是自動亮起來。這是我每天早上的小儀式,也是我日常生活中的心靈加油站。或許聽起來有點理想化,但我發現,這一小段時間能夠讓我從懶洋洋的狀態中轉變成一個清醒、充滿活力的人。
腎臟是個沉默的器官,不像心臟那樣一出問題就跳得讓人心驚膽跳,也不像胃一樣餓了就咕嚕作響、痛了就馬上知道。它就像一位隱形的清道夫,日復一日、不知疲倦地替身體清理廢物、平衡體內環境。但正因為它太過安靜,人們也就常常忽略它的存在,等到發現它出問題時,往往已經來不及。
當耳鳴這個問題悄悄進入我的生活時,我並沒有太過在意。就像很多人一樣,耳鳴對我來說一開始只是生活中的小瑕疵,偶爾出現,像是一種背景噪音。我以為它只是耳朵的小問題,總會自行消失。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個聲音卻變得越來越清晰,甚至開始不分白天黑夜地伴隨著我。那種持續的嗡嗡聲,猶如某種無形的壓力,一直籠罩在我的心頭,讓我逐漸感到焦慮、疲憊。
從小到大,健康檢查報告上最常出現的建議幾乎都差不多,不外乎是「不要熬夜」「多喝水」「少吃加工食品」「養成運動習慣」「避免壓力」。就像是五句老掉牙的經文,卻是醫生口中最實在的處方。明明知道這些是對身體最有益的生活方式,但真正能做到幾項?問問身邊的親友,幾乎沒有人能全部達成。知道歸知道,生活裡總是會被各種理由打亂節奏。
大多數人對收納的第一印象就是「先塞進去再說」,不管是衣服、餐具還是生活雜物,只要看不見就好,眼不見為淨。很多家庭主婦甚至連收納箱都精挑細選,顏色要一致、大小要統一,裝進去之後那個空間的整齊度令人滿意到想拍照上傳。但過了幾個月,這些箱子被放在角落再也沒打開過,甚至裡面裝了什麼都不記得了。
但你要是認識我,可能會以為我一直都很穩定、很好脾氣。大多時候的確是,但那種「穩定」,其實是我長年實驗、觀察自己後,一點一滴建立出來的。
蛋餅哥